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农家日常(495)

对于这一点,杜锦宁也有自己的考量:“我想,静王在桂省的行踪,只要皇上有心知道,那我跟静王原先的交情就已明摆在皇上面前了。要是我这时候表现出对静王的疏离,不说静王本人作何想,便是皇上也觉得我太过唯利是图、趁炎附势,有过河拆桥之嫌。我只想做司农官,不想卷入党争,我为什么要让皇上在品行上对我产生怀疑呢?不如坦坦荡荡,该如何就如何。”

她笑了笑,十分自信:“凭着再生稻的成功,凭着这大半年一册册话本里表露出来的对于农事的精通,我想,只要皇上希望天下无饥馑,大宋无饿殍,就不会冷落于我的,或因一点小事就治我的罪。”

齐伯昆本觉得自己对杜锦宁的能力和心智已了解得十分透彻了,可听了这番话,他禁不住再一次刮目相看。

“果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不说十四岁的时候,饶是活到这把年纪,朝堂上诸多官员在心智上不如你者甚多矣。”他感慨道。

“啊呀,齐爷爷您快别说这话。要是有人听到了,我还有活路么?”杜锦宁做出惊慌失措的表情。

一老一小两只狐狸对视一眼,俱都“哈哈”大笑起来。

齐慕远则眼眸晶亮,看向杜锦宁的目光里一片星光。

……

只要不是皇帝有意保密,皇宫里就没有秘密。

前朝关于“再生稻”的争执,很快就传到了鲁国长公主赵明月的耳里。

作为话本迷的赵明月,一听到陈主事哥哥的言论,就怒不可言。

她早就从赵昶那里听到过杜锦宁关于这类言论的对策,当下就跑到了郑太后那里去,跟母亲嘀嘀咕咕了一番。

郑太后横她一眼:“前朝的政事,你少插嘴,小心你哥哥不高兴。”

赵明月嘟起嘴:“我还不是为黎民百姓好?那些世家就只知道维护他们的利益,他们作为朝庭官员,有把天下百姓放在心上吗?其实这事说起来,不过是因为触及了他们的利益而已,只要放开田地的种植规定,他们对于再生稻或是双季稻,就再也不会说什么了。”

郑太后若有所思。

她能教出赵晤这么个出色的儿子,并在夺嫡斗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郑太后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她并不认为后宫的女人都得对政事一概不问,跟只鹌鹑似的呆在后宫里。

“待会儿你别作声,我来跟你哥哥说。”她道。

赵明月点点头:“好。”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干政,母后说话却不一样。

待赵晤到后宫给郑太后请安时,郑太后也没明说,只是在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往朝堂的争议上引,赵晤便将再生稻的事说了。

“他们之所以不同意,是因为农田规定只能种稻谷。稻谷产量多了,价钱下降,他们自然就亏。如果让他们种别的,想来他们就不反对了。”郑太后道。

赵晤也想过这个问题。他蹙眉道:“可如果放开这个规定,这些人都不种稻谷了怎么办?”

之所以有这个规定,是因为古代产量低,大多数田地都种上粮食,天下百姓才能不挨饿,国家也才能有储备粮,为战争和天灾做准备。

“今年稻谷产量高了,价钱低,大家都会去种别的;明年因为种稻谷的人少了,粮食价格高,大家就又会跑回来种稻谷了。市场的规律就是这样。”郑太后道,“而且我们也不是一下子把种植规定都取消,只需要在田亩的数量上减少一点就行。大家算是各退一步。”

赵晤高兴起来:“这样好,这样好。”

第627章 话本继续的神话

皇宫里不管怎么闹腾,小老百姓都继续过着自己波澜不惊的平静生活。

郭白近来过得十分开心,他是京城里种植再生稻的十七户人家之一,因此而结交了许多对话本和种植比较感兴趣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此,他对话本越发期待,每月初一天还没亮,他就会带着小厮去书铺排队,好第一时间买到话本。

“咦,今天怎么这么多人?”还没走到书铺呢,就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从书铺门口蜿蜒而来,一直排了两三丈有余。

小厮不由抬头看看天,嘟哝道:“我们没来晚吧?太阳都还没出来呢。现在是深秋了,太阳本来就出来得晚。”

郭白可没空管他,见不断地有人跟过来排到队伍的后面,他连忙紧赶几步,也站到了队伍里面,这才有空伸手去拍了一下自家小厮的脑袋:“你傻啊,上一册话本是十月初一出的,那时再生稻还没收割,影响不大。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全城都在议论再生稻,前面三册话本一印再印,看过的人都在等第四册 呢,能不人多吗?”

小厮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站到了郭白身边:“少爷,您去吃早餐吧,小人在这里排着就好。”

郭白点点头:“好好排,买到之后去玉东楼找我,我跟林少爷、马老爷他们在那里吃早餐。”

“是,少爷尽管放心。”

看着自家少爷离去,小厮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从里面拿出包子吃了起来。

幸好有准备。这还是昨儿晚上少爷担心排队的队伍太长,特意吩咐厨房给他做的肉包子。

郭白去了附近的酒楼,与新近认识的几个好友吃早餐。

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吃着酒楼的点心粥菜,等吃完东西,郭白的小厮就回来了,一见郭白就嚷嚷道:“少爷,少爷,只买到一本。书铺的老板说印刷的数量不多,担心后面排队的人买不到,所以每个排队的人只能限购一本。”

说着,他将话本递到了郭白面前。

因为郭老爷老抢自已的话本看,家里还要留存一本,所以郭白吩咐小厮一共买三本。现在却只买到一本,足见这套话本的火热程度。

“什么?这么紧俏?不知我家小厮能不能买到。”林少爷道。

他就是郭白新认识的朋友之一,早已成了的话本迷了,刚才也是派了长随去买书的。只是他比郭白来得晚很多,这时候自然要担心自家长随买不到话本。

“实在买不到,只能抄一本了。”马老爷道。

“抄的哪有印的好?不管怎么样,这次买不到,等他再印的时候我也要买一本。”林少爷道。

庄越找的是京城最好的印刷坊,印出来的书字迹清晰,纸张也不错,售价也不是很高,倒比自己抄要强。一册话本字比较多,不是专业抄书的人,抄着抄着难免出错,抄出来的书虽能省上两百来文钱,但质量却不如印刷出来的好。

郭白可不管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把书翻开,开始看了起来。

林少爷和马老爷对视一眼,赶紧起身站到了郭白身后,凑着脑袋一起看书。

另外两个一起吃早餐的见状,后悔自己没早起身,让林少爷和马老爷抢了先。

“看到什么情节,给我们说说呀,你们可别光顾着自己看。”其中一个嚷嚷道。

虽然已成了朋友,但大家相处的时日毕竟不长,还没熟到可以置之不理的程度。

郭白性情随和,便一面看话本,一面说了起来:“主人公种植再生稻成功后,对那本古籍越发深信不疑。他又按照书里的指点,在闲置的稻田里种上了绿肥,以增加田地的肥力、改善土壤……”

“绿肥,这是什么东西?”林少爷不禁问道。

他跟以前的郭白一样,也是个对农事万事不懂的。

这个马老爷倒是知道:“绿肥就是苕子,冬闲的时候种在田里可以肥田。”

“不,不止是苕子。话本里罗列了许多绿肥的种类。”郭白道,“除了苕子,还有紫云英,这两样都是适合种在稻田里的。除此之外还有木豆、豌豆、绿豆、饭豆、竹豆、蚕豆、泥豆等豆类,这些既能肥田,还可以做粮和菜,或是给牲畜做饲料用。”

大家都有些吃惊:“这么好?”

上一篇:陌上花 下一篇:王爷别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