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女当家(29)+番外

作者: 佛前青莲 阅读记录

其实她之前在宫里有做过衣裳。

只要拿出银子,你完全可以让内务府的织造处帮你做。

只不过,价格一打听,她顿时觉得,算了,还是穿公服和常服得了。

做一件衣裳,都要赶上她半个月的俸禄了。

虽说手艺么肯定是比自己的好。

可她最最紧缺的,也就是一些贴身衣物罢了。

既然是贴身衣物,自然是自己,或者母亲亲手做的才行。

而沈振光等人听了谨彦的话则更加有些闹不明白了。

谨彦放假差不多要放到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正式去上工。

这很明显,是不得圣心的。

要不然,皇帝哪儿哪里离得了你这么长时间。

可偏偏上至太后,下至一些婕妤,都有赏赐。

宫里的娘娘们那是最最势利的了。

人家干嘛无缘无故对你有赏赐?

邹氏挑了两匹,丁氏挑了五匹布料就跟着沈家三兄弟离开了。

邹氏倒还好些,虽然挑了一匹今年宫里流行的,不过,还有一匹倒是不怎么显眼的。

至于丁氏就不行了,五匹都是好料子。

谨彦怕杨氏和嫂子心疼,便安慰道,“娘,没事,等中秋回来,我再带些回来给你们挑。”

“娘衣裳有,哪里就缺这些,等你嫂子挑完了,到时候娘给你留着,到时候当嫁妆。”

杨氏拍拍谨彦的手道。

至于沈三则问起了谨彦在宫里的一切来。

对于长女的事,他回来之后,杨氏也和他说了。

沈三除了后悔,还是后悔,还和谨行说了,将来的孙子们,还是让他们夫妻带在身边吧。

这不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容易被人带坏带歪。

“乖囡,那你这些日子来,一次圣上的面也没见过?”

一家五口吃完晚饭之后,杨氏便拉着谨彦的手问道。

“嗯,没有,娘,你以为御书房和咱家书房一样小,可大了,我就在妙书姐姐身边办差。

最多有的时候,老大人们叫我做些抄写的工作,别的,就再也没有了。

娘,现在还是不面见圣颜的好,还不知道皇上是否还记着那事呢。”

谨彦劝着杨氏说道。

自从谨沅暴毙之后,原本低调做人的谨彦更加是夹着尾巴做人了。

本来她倒是想着,不再去御书房的当差。

可妙书却并不支持。

现在她在宫里最大的靠山是妙书,妙书总是不会害她的。

而谨彦又和家里人说起,她在宫中是如何的如鱼得水,妙书是怎么的关照她。

在她的口中,宫里简直像世外桃源一般。

为了印证自己说的是真话,谨彦还道,“爹娘你们真的可以放心,宫里的娘娘可喜欢我了,要不然,哪里有这么多的料子,还有那一些的金豆子赏赐给我啊,呵呵!”

第三十五章 送礼

“哎,你就别哭了,女儿说是什么就是什么吧,她也是为了让咱们不要担心。”

谨彦晚上的那番话,哪怕是沈三都不信,更何况是杨氏了。

因此,杨氏在谨彦面前,也是强撑着欢笑,一回到屋子,就开始抹起了眼泪。

“你也别哭了,倘若明天让乖囡看出了什么,她不是更加不舒服?

难得女儿能回府过些好日子,咱总得让女儿开开心心的不是?”

沈三虽然想为国为百姓做些什么。

可是,这些日子一直都在想,他教育女儿也不成功,那么,还怎么治理辖下的百姓。

对,他在农利,水利方面,确实有一定的建树。

可在这次事件里,他也看出了自己的不足。

因此,他倒没有降级备用回京而有任何的不满。

而是觉得,要趁这段时间,好好自己我审查,充实一番。

要不然,倘若第三代的孩子又出一个像谨沅这样的,那么西府也就完了。

杨氏在沈三的劝慰下,渐渐止住了哭声,突然又想起了一些别的,道,“明儿个西府那边不是说要分家,那乖囡那边……”

东西二府早在上一代就分家完了。

之所以明天杨氏和沈三也要去,主要是一方面是去给东府的分家做个见证。

除了有沈三夫妻,东府那边还请了窦家舅爷,是他们东府三兄弟的嫡亲舅舅。

秦家丁家舅爷,还有一人便是邹氏的父亲镇国公。

在杨氏看来,有这么多重量级的人物在,他们夫妻也就不用去了。

怎么着分家也得用个半天时间,倘若商讨不好,一天几天也是有的。

这去了不是耽误自己和女儿团聚啊!!

当年东府开铺子的银子,西府也是占了一成的。

虽然不多,不过,之前丁氏来表示,既然分家了,也得把这个银子还还给西府。

杨氏一听丁氏的话,就明白丁氏的意思了。

杨氏不是那种喜欢占人便宜的,严格来说,那时候入股的本金早就回来了。

只不过,她也不喜欢被人当猪杀。

他们几个兄弟里,老四的孩子还小也就先不比较。

他们三房里的这么多孩子,谁有自己儿女这么有出息啊。

自己的子女虽然最少,现在也就两个了。

不过,两个都有官位,女儿还是少卿呢!!

相比较杨氏,沈三这人就温和些了。

他的意思是,他们夫妻俩去,那就是去当个见证的。

到时候铺子的事,就听老大和老四好了。

本来嘛,分家的事就和他们二人有切身利益的关系。

别以为他一直在外当官不知道,老二那些铺子赚来的银子,三分之一是交入公中,三分之一是捏在自己手里,另外三分之一则拿来做人情往来和流动资金。

而交入公中的十分之一,才划到他们西府来当红利。

所以,要他急什么?

和西府,有半个铜板的关系啊。

本来嘛,他在外面当官时间久了,也真没把那些银子放在眼里。

会稽虽然是小县,可一向土地肥沃,再加上河流众多,夏季的时候,也不会受到太多台风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农业,商业,纺织业都极为发达。

他在任上不伸手,几年下来,也积攒下了可观的家产。

至于在广州更加不用说了。

想当年在广州头一次收年礼的时候,他都吓傻了,人家送了一箱宝石。

大的有鸡蛋那么大,数量还不少,十几颗。

哪怕是小的,也要比大手指甲大。

这一箱宝石,估计在京城就要值个好几千两,还没那成色呢!!

也是沈三在广州府上的时间少,才一年多一些罢了。

要不然,早就积攒下几十万两的身家了。

可哪怕是一年,再加上会稽县的七年时间,夫妻二人,也攒下了不少的银子。

只不过,这些家产夫妻二人都瞒着谨行和谨彦兄妹。

在沈三看来,给孩子们养成花银子大手大脚的习惯可不好。

所以,谨行压根不知道家里有多少的银子。

至于谨彦有些知道,毕竟,那一箱箱的珠宝她是有看见过的。

只不过她懂得匹夫无罪,怀壁有罪的道理。

炫富绝对不是什么好事,还不如低调做人比较好。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五口正在开心的吃着早餐。

谨彦一边吃着拌面,一边和杨氏说,“娘,明天的年货记得多送几处,我可是答应过妙书姐姐和几位老大人哪儿,会送些有会稽县和广州府好吃的特产过去。

对了,会稽县出产的纸记得每位老大人哪儿都送。

还有林大人哪儿,记得把虾饺的配方给附上,他可是喜欢虾饺了。

每次我拿去御书房,他都会吃掉一半,一点也不和我客气。”

杨氏一边帮谨彦挟着小菜,一边道,“那你写一份单子出来,我让薛妈妈去照单送人。

你这孩子也是的,这可是大事,应该昨天一回来就和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