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余光里(7)

作者: 林中树 阅读记录

她对八岁以前的记忆,是模糊朦胧又快乐无忧的。她也有曾经很瘦很苗条的时候,就是在她八岁前。

她曾经觉得她从出生到现在经历过的所有苦难,都发生在八岁以后。

八岁那年她从乡下来到大城市,回到父母身边。第一个苦难,就是知道了她还有个五岁的亲弟弟。

在外公外婆身边时,她是调皮捣蛋的小皮猴,外公外婆说她人小鬼大,可即便她踢天弄井如此淘气,外公外婆仍旧爱她,并把爱都给了她一个人。

而来到大城市后,她不敢在熟悉又陌生的父母面前调皮,高楼林立的大城市也没有能让她捣蛋的地方,所以她变得安静乖巧,可即便她再怎么乖巧再怎么懂事,爸爸妈妈还是会对弟弟更好,她得到的关爱永远是弟弟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到。

第二个苦难,是她来到大城市后爱上了吃各种各样的零食,加之家里开的是小卖店,她无所顾忌地吃了一个暑假后,作为小学三年级的插班生,入学第一天,就被周围的同学嘲笑胖,嘲笑她的名字像男人婆。

名字是外公给她取的。陈君迈的外公姓江,江外公就像樱桃小丸子的爷爷樱友藏,和蔼可亲博学睿智,永远偏爱永远支持小丸子。

所以比起爸爸妈妈,她跟外公外婆更亲。

在大城市上学第一天,她就哭着给外公打了电话,她把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一股脑都告诉了外公,她对胖的介意,她对同学和弟弟的讨厌,她对爸爸妈妈和大城市的失望,以及她对外公外婆的想念,对乡下小伙伴的想念,对田野的想念,她说了很多很多……

江外公当时在电话那头静静听她说完,等她哭得不那么伤心了,他才问小君迈:“迈迈觉得自己的心有多大?”

小君迈不明白外公为什么突然问她这个问题,但她看过《西游记》的电视剧,里面有一话是变成唐僧的孙悟空吐出了和拳头一样大小的心脏,所以她说:“和孙悟空一样大啊,就像拳头那么大。”

她一边说着,一边举起了拳头,像是想通过话筒直观地告诉爷爷,自己的心有多大。

江外公没有反驳,而是告诉了她一个故事。

他说很久以前陆地上有片森林,那片森林在万国的交界处。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猎人身上总是带着一把□□。猎人造了一间小木屋,不大不小,刚好能住下他自己,还能放下他的□□。

有一天森林里下起了暴雨,有路人来敲门,是位求避雨的老奶奶,猎人体恤老奶奶年迈,所以他让老奶奶进屋了。隔了一会儿,又来了个小女孩,之后还来了一个军官和十多个士兵,所有人都进了猎人的小屋避雨。

小君迈打断外公:“不对外公,你说小木屋只能住下猎人和他的□□,怎么现在那么多人都在猎人的小屋避雨了呢?”

江外公在电话那头笑了,他告诉小君迈:“对啊,明明只能容纳猎人一个人的小木屋,竟然能让那么多人避雨。迈迈你觉得是为什么呢?”

小君迈想了想,高兴地回答:“因为猎人又建了一个大的木屋!”

“没有哦,木屋还是那个小木屋,仅容一个猎人和他的一把□□。”

小君迈彻底想不通了,她忘了在学校的所有不愉快,就等着外公告诉她答案。

外公对她说:“迈迈,因为那个小木屋就是猎人的心啊。猎人的心可以很小,只装下他一个人,它也可以很大,装下老奶奶装下小姑娘,装下许许多多的人。就看猎人愿不愿意打开小木屋的大门,把这些人都接进去。”

“那猎人为什么要打开小木屋的大门,把这些人都接进去?”

“因为外面下起了大雨,猎人如果让别人进屋避雨,那么他们就是朋友,如果他不让别人进屋避雨,那么他们可能会成为敌人。迈迈是想要朋友,还是想要敌人?”

陈君迈大声地回答:“我想要朋友!”

“那你愿意把你讨厌的同学和弟弟,还有让你失望的爸爸妈妈,都接进小屋吗?”

小君迈想了很久,最后她告诉外公:“我愿意!”

好吧,八岁以后的第一个苦难和第二个苦难,就这么被外公轻而易举地化解了。

小小的君迈当时就觉得外公是这世上最智慧最聪明的老人,所有她觉得可恶可怕的事,在外公面前好像都那么无足轻重无关紧要。外公让她明白,生活中那些可恶可怕的事,经过思维的发酵,都会变得醇和,一部分化作醉人的美酒,一部分化作飘散的香气。

但八岁以后的第三个苦难,却因为失去外公这个酿酒师,变成了君迈心里的冷疙瘩。

第三个苦难,是她初三时和最好的朋友决裂。

当时她最好的朋友叫孙丽萍,她和她一样,都是胖胖的女生。

陈君迈之所以会和孙丽萍成为好朋友,是因为初中入学时她的男同桌嘲笑她胖,当时就是坐在她前桌的孙丽萍为她解的围,她维护陈君迈,和那个男同桌大吵了一架,然后她就成为了陈君迈最要好的朋友。

这么说来,好像她从八岁以后交到的好朋友,都是像孙丽萍一样站出来维护她的自尊心,为她和邪恶势力做抗争的女英雄。

譬如说她小学三年级插班后认识的第一个小伙伴,黄晓燕。黄晓燕和孙丽萍不一样,她是又瘦又苗条极招人喜爱的姑娘。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小学三年级,陈君迈插班第一天就被男同桌嘲笑是胖妞,那个男同桌还说她是男人婆,当时维护她的人是黄晓燕。所以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黄晓燕是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小升初考试,黄晓燕的成绩没到公立初中的分数线,她被父母送回了老家,渐渐的,陈君迈和她的联系就断了。

是的,陈君迈从小学开始,就是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或许正是因为人在哪方面缺失了什么,就会想要在另一方面补回来,就像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架天平,当他们发现天平倾斜时,会主动寻找东西补在轻的那一边,好让两边的托盘同样重。

因为君迈觉得胖和父母的不重视,让心中的天平倾斜了,所以她找来了优异的成绩和独立自主的性格放在托盘另一边,让天平重新平衡。

再说回初中的孙丽萍。

被接回父母身边后,君迈总会因为和他们缺乏有效的沟通,而感到莫名的孤独和忧郁。她觉得大多数时候,陈先生和江女士并不理解她。

陈先生是典型的中国式男人,他对家庭的责任感伴随着强大又封建的男子主义。在他的认知中,因为他是一家之主,家中的顶梁柱,所以家里的所有人都应该听命于他;他很讨厌或者说很害怕事情脱离既有的轨;他对外人礼貌客气,却对最亲的家人恶语相向。

而江女士又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她不能认同陈先生所说的,却又不自觉地用陈先生说的去教育子女。她时而会很紧张很畏惧陈先生,紧张畏惧到怀疑自己的价值,情不自禁地以夫为天;时而又会突然崛起反抗精神,责备反对陈先生的一切行为。她既矛盾又纠结,永远都在衡量自我和家庭。

可以想见,这样两种人生活在一起,平静和动荡总会形影相随,周而复始。而换个角度来说,陈先生和江女士其实非常般配。

所以在遇见孙丽萍后,孙丽萍的包容和耐心,对问题独到的见解还有善解人意善于倾听的性格,让君迈找到了宣泄的出口,这个出口变成了她的归属,变成了一直困扰她的问题的答案。

她确实曾和孙丽萍好到同穿一条裤子,在孙丽萍身上,君迈曾觉得自己找到了童年在田野大山里奔跑的自由、放松,和愉悦。

两人其实从初一到初二都不住在同一个宿舍,直到初三重新分班,她们总算合二为一,彻底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可正是因为关系比以前还要亲密无间,所以所有的喜爱被放大,所有的缺点也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