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559)

作者: 红烧豆腐干 阅读记录

张母点点头,“要不也睡着老院,西屋两个房间都很干净。”

“住还是在家里,要不然老幺公他们得有想法。三爷爷是打算让他们老两口一直住在我家,还是怎么的?”

张母皱眉说道:“去年食堂解散,祠堂又有好几间屋子,本来说好让他们老两口去守祠堂,不知怎么的他们也没去。我跟你爹不好意思开口问这事。总不能想用人家就让人家住进来,现在又开口。”

张国庆对于一向毫无关联的外人入住自家心里很不乐意。可事情已经这样,只能去村里看老队长怎么说。

他还真不信自己空着房子,还有谁真敢抢着住进去。他爹还觉得大伯好心。狗屁好心!自己又不是死了,院子又不是无主。尤其听说大伯还想买自己院子。真当自己是死的!作吧,就担心他们不作!

周娇在一旁坏心眼地戳了一句,“娘,你说他们是不是觉得我们家风水好?要不然大伯怎么会想买院子。”

张母心里早有这个想法,可惜没法跟老伴扯,毕竟那是他亲兄弟。这会总算找到知己,要不她怎么说娇娇跟自己贴心?

这时她一拍大腿,“你也这么觉得是不是?我看他们就是这意思。当初你爹要了最靠近山脚下这块地,我们家可不就是过上好日子了。老二院子他知道没戏,所以盯上你那院子。我说呢,你们盖房子那会你大伯为什么还说他是老大,东首第一家本来该是他的。”

周娇心虚地瞟了眼张国庆。她会不会让老张家四分五裂?

张国庆好笑地看了看她,朝张母说道:“可能当时大伯无心说了这一句话,真要这么想他也不会开口吐出来。再说当初是他先挑的,他好意思后悔?”

张母摆了摆手,“你不懂!你大堂嫂不是善茬,根本没法跟你大伯娘相提并论。她要是多捅咕几句,难保你大伯没想法。所以我最讨厌那些小媳妇眼皮子浅。”

周娇笑道:“大堂嫂这么厉害?”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跟你大嫂差不多。你大伯娘多好的人,也被她气得要休了她。要不是她生了那么多儿子,早就回娘家扎脖子上吊。”

张国庆诧异地扬了扬眉,“你们怎么没在信里提起?”

“我让老二他们别写,没得让你心烦。前两年下面村里天天有人打媳妇赶媳妇回娘家,还出了好几条人命。女人不值钱啊,一个黄花大闺女十斤玉米面,前脚休了媳妇,后脚马上娶新人,所以我说你大嫂不懂得惜福。”

这么一对比,他大哥还真能离婚不成?张国庆赶紧摇摇头。

“一斤玉米面九分,十斤九毛。九毛能买四瓶半汽水儿,还挺贵的……”平安打好拳,静静地站在一边听完,嘀咕不停。

张国庆一把抓起他,笑道:“贵什么贵,那是人,你汽水儿喝了就没了。她还能干家务赚工分,更能传宗接代。”

平安搂紧他爸脖子,眨巴着眼睛,这个问题好深奥,他得好好想想。

张母看着孙子可爱的样子,笑道:“等我们平安娶媳妇那可得好好挑。”

“我要找我妈这样的。”

“哎哟,那你可有的挑了。”张母乐得哈哈大笑。

“不怕,我还小。我姥爷说我有本事了,什么姑娘都会哭着喊着当我媳妇,那会我就能好好挑。”

“哈哈……听你姥爷的没错。”

周娇不敢再听,也不知道她爸都给孩子灌输什么思想。她连忙躲到厨房准备早饭,打开锅,她婆婆已经准备好早餐。

看着锅里面的菜粥,边上半圈玉米饼,她再也忍不住呵呵直笑。她心想张国庆一定很后悔刚才提出在老宅吃饭。

用过早餐,一家人一股脑地拥到村里。长久没回来,以往偏僻的北山脚下到村口盖满了院子。

周娇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刚从村口进来,看到是几栋土坯房的院子,越往北上脚,院子一律是青石瓦房,只是上面是茅房顶还是瓦片的区别。

早前大青山脚下搬过来的几十户人家是真得了便利。现在想炸石头估计也就在梦里想想。老队长还是真有魄力。

此刻村子静悄悄,而不远处的田野上多处人群涌动,老队长的声音通过喇叭响彻四下。他似乎看到老张家一群人,停顿了一会,接着喊着让大伙加把劲!

张国庆到了自家院子时,张母已经开了院子大门,进了里面,他发现院子非常干净,没有多了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看到这一切让张国庆的心里好受些,否则总觉得被人鸠占鹊巢。

老幺公老俩口不容易,让人同情。这点张国庆不否认。可要是让他们住一辈子,最后临终还要在自家,他心里膈应的慌。

这是他将来子孙的祖宅,可没打算多了两个祖宗。假如换成张五爷,他还能接受,毕竟他答应自己爷爷,五爷没人养老送终,他就要负担起来。

张家村虽然同族,可已经分开好几支。老幺公这一支不止子孙不成器,最可怕的是人丁凋零。真要按迷信来说,那就是不详之人。

张国庆打从他爹来信告诉他院子入住了谁,他心里就有忌讳。入住没关系,可要是真想一辈子,等于他要替对方养老送终,那可不行!

第620章 张大伯一家人

张国庆看了一圈,没发现老两口子在家。见儿子跟着他那些堂哥们去老院,吩咐几句安全事项。

他转身拉着周娇进了正房卧室,看了眼,轻声说道:“我去找队长叔打听家里到底怎么回事,你先别收拾等我回来。”

周娇点点头,“最低底线,可以入住,但不能在这离世出殡。这个没得商量。真不行,我们替他们将老屋补补。”

“我心里有数,那我先过去。办完事我就不回来,先上山看看。”

周娇跟着他出了房门,不放心地叮嘱道:“药粉记得放在顺手的地方,一定注意安全,别鲁莽行事。”

张国庆笑着点点头,快步出了家门。

走在田岸上,张国庆满脸笑容跟着乡亲们寒暄着打招呼,一路走,一路看,他发现今年还是丰收年,就是不知道要交多少公粮,否则这个年算是缓过气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我还以为你不要老家了。”

张国庆上前笑道:“三爷爷,你这可是冤枉我了。这是我的根,我还能不要?人在外面身不由己。我是天天想着咱们大青山,还想以后老了守在老家哪也不去呢。”

说完,他朝一边的张大伯笑了笑,打了声招呼。

说他是小人也罢。他说这些话是特意给他大伯听的。对方是聪明人,应该听得出是什么意思。

老队长笑道:“真这么想?我还以为你展翅高飞,留不住你了。”

张国庆谦虚地说道:“那是你老看得起我。出门在外都是混口饭吃,哪有我们村里舒坦。”

老队长斜了他一眼,笑道:“嘴皮子越练越溜了。这次回来待几天?”

待几天?张国庆可不能让人产生错觉。他笑道:“这回我把孩子都带回来,打算住到开学前。”

老队长感叹道:“做得好啊。让孩子多跟族人接触,以后也不会忘了自己的根在哪。”说完,他皱了下眉头,“下午你过来搭把手,趁着天气好,先帮老幺老两人他们搬家。等过了冬就不方便了。”

张大伯在一旁问道:“住祠堂还是他们老屋?”

老队长摆了摆手,“还是住祠堂,他们也没几个钱修老屋。”

“要不让他们继续住在小五那。反正小五他们都不在家。”

张国庆看了眼他大伯,笑而不语。

老队长人老成精,品出张国庆的意思,他接着说道:“算了,他们都七老八十了,万一哪天过世了……”

话没说尽,但其中意思,大家都明白。张国庆这个院子可是新房,谁愿意让隔了好几房的老人发丧。

张大伯看了看张国庆一眼,“那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