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同人)[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639)+番外

哎,夏多多还比小太子大上几岁呢,果然别人家的娃都比较乖鸭。

这样想的时候夏安然正走在前往假山的路上,然后他惊奇得发现小太子居然已经出来了,他正皱着小眉头指挥宫人打扫现场。

夏安然被小太子严肃的表情唬了一跳,忙加快步子上了前去。

原来是一个女婢在“寻找”小太子的时候被绊了一下摔了一跤,当场就见血了,于是内疚的小太子立刻就顾不得生气,他赶紧钻出来安排宫人将宫女扶下去疗伤,顺便将现场地上的小石子都清理干净,预防再绊倒别人。

听闻前因后果之后,夏安然心中一软,他冲着小太子道了一声失礼,然后就着小太子完全不明所以,但是还是习惯性还礼的动作中将他一把捞了起来。

被抱了个满怀的小太子愣了愣,他伸出小手扶住了皇叔的肩膀,小脸一点一点就红了“皇,皇叔,”小太子嗫嚅着说“吾已经长大了,不能抱了。”

“无妨,”夏安然笑着抱着他往小太子居住的宫殿走“咱们偷偷抱,不要被你爹爹看到就行了。”

可是,可是爹爹就在那儿看着呢。

小太子慌忙低下头,将视线从赵祯身上移开落在地上,他咳了一声,昉,昉制止过了,可是皇叔为长,昉只能从之,他用小手轻轻圈住了夏安然的脖子,又将脸埋在了他皇叔的颈项里头,反正,反正就当昉没看见爹爹就是,便不用同皇叔说啦~

夏安然不知道小朋友在想什么,他将小太子一路抱到他的寝宫之后,将人放下,赶紧招呼人将他手脸擦擦干净,再换上一套衣服。

六岁的小孩躲在那儿一下午,可想而知得有多狼狈。小太子皱着脸让人清理,半响后恭恭敬敬得给夏安然作揖道“昉知晓皇叔来意。”

于一旁品茗等待的夏安然闻言挑了挑眉头,饶有兴趣道“太子已然知晓?”

“皇叔定是为了昉看话本而来。”小朋友面上微微一皱“昉知错了,日后不看便是。”

谁知夏安然却是轻轻摇头道“无妨,太子想要看便看就是了,皇叔会同陛下说的,殿下若是功课做完了,想要休息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说着的夏安然在收获到小太子闪亮亮的眼神之后,没忍住,伸手捏了捏小太子的肉脸蛋,“太子还可以再做一段时间的孩子。”男人微笑着对小孩儿说“不必这般懂事的。”

小孩当下就低下了头沉思片刻后,一板一眼得答道“昉在做一会的小孩就好,昉当尽快长大,帮爹爹啦。”

边说着,他还举起小肉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比了个小距离,表示就这么会,夏安然摸摸他的小脑袋瓜,

“殿下放心。”他就像是世界上所有的熊家长一样说道“陛下会同意殿下在完成作业之后看一会话本的。”

“你还小呢!”

话虽这么说,但是为了让小太子能够光明正大得看小话本,夏安然回去立刻动笔了写了一篇小人书。

后来他还经常给小太子带一些外头最新流行的小人书进来,小太子自此觉得皇叔是世界上最好最好的人了,仅次于爹爹和娘娘的好。

他哪里知道,这位和蔼的皇叔在他的画本里夹带了多少私货!

譬如当小太子不想吃菠菜的时候,便出现了一册名叫《大力水手》的话本,这水手可厉害了,只要一吃菠菜,就会变得力大无穷,可以帮助很多人。

小太子在看完小话本的当晚,第一次犹豫着将菠菜塞到了嘴里,然后他发现,如果不嚼吞下去的话也不是特别难吃,而且,而且第二天他可以拉动昨天拉不动的小弓箭啦!开心!

当小太子有时候觉得冬天冷,不想洗澡的时候,又出现了《邋遢大王》的故事。

在邋遢之歌还传遍了大街小巷的时候,小太子默默得爬进了澡堂子。

如此,小太子一边乖乖吃蔬菜一边勤奋得洗澡,一边自我觉得他自己是个好宝宝得长大了。

一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终于有一天扒了他皇叔马甲,并且在他爹的公文备份框子里头找到皇叔的一干计划的时候,当时已经是大宋最年轻的帝王的他才知道自己的生长环境有多么的险恶。

但是他什么都不能说,因为他不敢让别人知道自己就是那个不爱洗澡,还不喜欢吃菠菜的坏小孩,而他的皇叔为了哄他改变生活习惯编造了这么多的故事。

而且,当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小皇帝只能看着他的皇后对着小崽子们继续讲这两个故事,然后默默得将相关证据毁尸灭迹。

他不知道的是,恰恰是因为他这个反面教材的出现,才在后来让夏安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儿童文学上面。

而大宋朝最尊贵的几个孩子,却在此时成为了试验品。

夏安然将话本以连环画的形式制作出来,上面配以极其简单的文字。小朋友的联想能力是天生的,他们在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过多的文字,只需要有连续的图片,便能将这个故事补完。

其实这些字更多的是给大人们看的。

作为第一批试验品的皇家儿童们对于连环画小故事,适应力非常良好。

无论是大力水手还是邋遢大王历险记,他们都很快能够读懂,并且还能够互相给对方讲故事。

见状,夏安然灵机一动觉得话本还能做到更多,他想到朝野之上如今面对的一个巨大难题——那便是普法之路走得极其困难。

尤其在后来几个被归入宋国版图的地区,其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当地人不够相信宋朝的官府,官官相护、官富相互在他们的思维里面已经根深蒂固,说当地官员会依法办事,他们全然不信。

尤其这些地区民风彪悍,不知道他们当地原来的吏治腐败到了何等程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当地的居民都没有遇到难事告官的习惯,而是主要选择以自己动手解决为主。

如此,一旦事态闹大之后,按大宋条例,本来没有错的因为率先攻击了别人也有错,大宋的法令是不支持私仇私报的,除了极少情况——譬如牵扯到父母的予以一定的谅解以外,都是当做两件案件处理,该罚也要罚。

对于当地人而言,如此便觉得官府偏帮。

即便官府时常敲锣打鼓,上山下乡进行司法普及,并且鼓励观众遇事冷静,有需要帮助就告官,但是所行显效极低。

直至如今,都经常会发生民众私自斗殴事件,此情状于政府治安和官府的信用度建立相当不利。

受小太子的启发,夏安然忽然想到:既然成年人说不通,是不是可以从孩子身上入手?

几岁的孩童也好,十几岁的孩子也罢,很快他们就会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只要当他们意识到遇到私人恩怨,应当以司法的途径解决,那么等到过上十年二十年,如今私了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

这个道理就跟现代普及等红绿灯以及走斑马线的道理都主要以教导年轻人和孩童为主一样。

许多农村的人民,他们从来没有这个意识去等红绿灯。这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束缚,而对于小辈来说,乱穿马路是一件让他们觉得会有罪恶感的事情,等红绿灯和走斑马线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靠小一辈来带动老一辈,这便是现代普及交通法规所使用的手段。

如果以教育孩子为主……还是应当创造一个传统意义的清官,通过他审理案件传递出大宋的司法,教导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需要有朝堂纠葛,一条直线的爽文即可。

他寻思半响,还是写了奏折上去。

半月后,第一册 《少年包青天》出炉。

虽然其实故事完全是少儿化,但是夏安然还是用了这个名字,算是纪念他的童年。

虽然这册话本有溜须拍马之意,也有不少人在此后屡屡弹劾包拯这个臭不要脸的居然美化自己,但是因为不知名原因这侧书在此后连载了很多年,连载到终于有一日,一个学子在参加完科举散场前走到了包拯面前躬身道:我是看着您的故事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