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为你打开时间的门(下部大结局)(57)

不过,外婆的生活……以唐宓所见,真是不算好。

小区里环境挺好,时常有一些老头老太太出来活动,但外婆和他们没共同语言,方言是个问题但并非完全不能克服,但是观念问题更显眼。人家聊着电视剧和孙子,外婆能聊什么?在唐家村的时候,满村都是外婆可以聊天的对象,隔壁的二婶、大院子里的三爷爷等,至少不会没人陪着说话。

她想,如果外婆和自己一起生活,那是不是也会这样呢?大城市里固然很好,但是,对外婆这种以土地为命的人来说,生活差异带来的问题,哪个方面都是不适合的。

这是一个无解的命题。

就像是农村无法抵御大规模城市化的进程,传统手艺渐渐消失,连方言都在消失——时代洪流冲刷之下,每个人都不能幸免。

就算唐宓能力逆天,也无法让外婆的日常生活更舒服一些。

对她读研究生的打算,唐卫东只说了一句:“做你想做的,外婆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唐宓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人都准备出国,数学系的姑且不论,计算机系的也不少,当然,也还是有人准备考研的,年底的时候,唐宓去了次航大见严晓冬,她正在苦哈哈复习准备考飞行设计专业的研究生。

她大学成绩尚可,但因为曾有一次挂科记录,够不上保研的那条线,只能选择考试这个方法。

唐宓对她也深感同情。

她那次挂科是因为一度沉迷游戏自作自受,严晓冬叹息:“这是报应啊。”

“把握大不大?”

“应该还不错吧。”严晓冬说,“我挂科的那门考研不考。”

“……”

“不过我没想到你会上研究生,还以为会工作呢。”严晓冬说。

“人的想法会变吧。”唐宓含混地说。

“有什么八卦可以说给我听吗?”严晓冬忙着复习,连各种八卦都没关注了。

“没有。”唐宓指着她的数学题,“题目做错了!”

“错了就错了,你不要试图转移话题!”严哓冬义正词严,“快把李知行和叶一超消息说给我听。这两人的消息你是一定知道的。”

唐宓无言以对严晓冬是有点奇葩,她所在的专业大都是男生,她性格也很外向,但大学四年,她也没找到男友,反而对高中时代的两名优秀男生兴趣一直不减。

严晓冬没说错,唐宓是蛮清楚的。可是,她能说什么呢?

年底的时候,叶一超和吕子怡两人都拿到了普林斯顿的“offer”,这消息在数学学院传得沸沸扬扬——并且这则消息有飞出学院,冲往全校的可能性。比翼双飞成就一段佳话,那些欧几里得俱乐部的后辈是这么形容的。

唐宓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她想起当时吕子怡对她说的那番话,于是想,她到底还是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而李知行,他似乎也在准备留学,他拿到了不少教授的推荐信,又随随便便去考了下GRE,得了1500分,让人羡慕嫉妒恨。李知行说:“我就是英语比他们强点罢了。”

唐宓想说“不是强点”,是“强很多”,高中时代他的英文水平高得让人仰望,大学了也没放松,但这话终究没有说出口——跟李知行计较这事儿,有意义吗?

大四下学期开始,课程非常少,取而代之是做论文——不得不说,实习期间大量的报告给了唐宓丰富的经验,她随便选了个感兴趣的论题,翻了翻相关图书,开始了论文。

这期间她考了考GMAT,分数还不错,数学系双学位的学分也已经足够,随后唐宓想了想,选择了另外一种放松的方式,就是读书。她去图书馆借了最近五年的经济金融学相关领域的图书,中文的英文的,国内的国外的,一本本地看起来,边看边做笔记。

课本的东西学得再好,课外的知识程度也是不够的,她试图通过看书,努力恶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李知行已很少和她一起去图书馆了,她知道他在忙着申请学校的事情,如果没大的差错,他应该选择去伯克利的。

欧几里得俱乐部的众同学也纷纷有了出路,罗志维去了哈佛,大家都铆足了劲出国,留在国内读研的一个都没有。国内的理科环境确实差太多了。但只要他们还会回来,哪怕只有一半,也是好的。

吕子怡对自己的俱乐部的成果很满意,开会的时候交代给下面的新生:我们的俱乐部就是要保持这种传统,坚持只招有志于理论数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