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677)

乔将军年纪不算大,但是在大周,也是赫赫有名的将领,曾率兵三日平定南诏国,因为用兵飘忽不定,让人难以预测,还被南诏国国主称为鬼将军。

除了乔将军以外,还有一些官员也值得争取。

就是那位李丞相,李瑾的那些义子们,其实也有不少虽争权夺利,但能力不差,身上有那么一腔正气的人在。

李瑾权倾朝野,能让他看重,认为义子,除了会溜须拍马的家伙,那就是真正有本事,有能力,会办事的人了。

方若华不嫌弃,也不在乎对方的出身,别说李瑾的义子,就是大周宗室子弟,她也一样招纳,调整了下姿势:“如果能找机会兵不血刃,拿下大周京师,那就更好了。”

夜姑耸耸肩:“我看悬得很,咱们虽然进展顺利,可敬德帝手里还捏着五万禁军,各地前来勤王救驾的军队,加起来怎么也有二十万,正向京师集结。”

这二十万可不是虚数,是实实在在二十万兵士,大周打出来的旗号,那就是八十万大军。

“我们海龙军连年扩招,如今也才八万多一点,还有两万属于新兵,战斗力并不算高,另外,真正的精锐也才不到三万,只看人数,远比不过人家。”

夜姑也就是说一说,一开始还有担忧,可打过这么好几场,和朝廷禁军精锐也交过手,她就变得信心十足。

别看自家人数上不占优势,但即便把预备役拉到战场上去,不给分发热武器,和大周较量,也不一定会落到下风,最多取胜相对较难。

至于配备了各类热武器的精锐部队,和大周朝的精锐比,别说以一当十,夸张一些,号称以一当百都不算特别的不可思议。

“唯一可虑的,听说齐王组建了一支火枪营,也配备了火器。”

夜姑抽出一份情报,递了上去。

方若华看了看,沉吟道:“送到前线,让人严密注意这支火枪营的行踪。”

随即笑道,“也不必担心,大周的火器和我们的没办法比,缺点太多。”

就那些火器,在方若华看来,拿到战场上根本就是对自己的战士不负责任,直接砸烂了扔废铁回收站都被人嫌。

“他们的士兵也没有相应的训练,冒然使用火器,其实对大周朝自身来说,也并非好事。”

可惜,就是这些话传扬出去,大周朝廷,也不可能听方若华这个敌人的。

身在南安,方若华已经分了多半的精力在治理国家上,恢复国家经济,进行灾区重建工作,培养底层官员,整合各地原本的官府。

最后一件,最为重要的事,专款专项投入农业研究,第一步准备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事务繁杂,终日忙得快要连前线的战报都没时间看了。

就在第一批基层官员受训结束,走向各个县城,奔向各个村落的同时,大周节节败退,只余下寥寥几座孤城还负隅顽抗。

大部分城池甚至都没有交锋,华夏海龙军未至,守城将领或者被手下绑了投诚,或者落荒而逃,要不然就是大开城门,直接投降。

到了如今的地步,朝野都清楚,天下易主,已成定局。

方若华反而没有继续猛攻,趁热打铁,在最短的时间攻下京城,反而给大周敬德帝王写了一封信,应该叫国书了。

信中字里行间透露出方若华身为一个女子,特有的细腻与温情,丝毫不强势,近乎歌颂地诉说了大周历代皇帝的功德,他们曾经对百姓做出的贡献。

每一个帝王曾经做过的,对百姓有益的事,都写得非常细腻详尽。

就是敬德帝,方若华也不吝惜溢美之词。

夜姑看过信,先是赞了句:“陛下文辞优美亲切,很是难得。”

又道:“我要是敬德帝,一定把陛下引为知己。”

第751章 大周

京城

皇宫还是老样子。

只是所有的宫人都噤若寒蝉,带着一种王朝末路时的颓废。

敬德帝赵书昊跪坐在母后的寝宫内,忽然想起母后最后那段日子,她老人家抱病在床,已经不能理事,时常会和他说一些话。

那些话到底都是什么,似乎早就在敬德帝的脑子里变得模糊不清。

但此时看了那个女人送来的信,他不知怎么的,竟觉得若是母后在世,或许会觉得那人能懂母后的心思,两个人说不得也能心灵相通。

赵书昊此时已经从绝望的情绪中平缓下来。

毕竟他受困京城已经有一段日子,朝中大臣们终日的争论,他也听了一段日子。

此时纵然想要迁都,可他又还能迁往哪里?真到了这等地步,他反而能平静些许。

方若华这封信,他从撕成两半,到捡起来读,再到读得心情好转许多,也不过就过了两日而已。

不得不说,敬德帝身为大周的皇上,大臣中不乏会拍马屁的人。

就是再清高的朝臣,赞美自己的君王,那也是必修课。

赵书昊看过的拍马文章那是数不胜数,有的隐晦些,有的让人深觉肉麻。

到如今,赵书昊觉得,他面对那些赞颂的话,早就可以云淡风轻,只当全然听不见。

但是时至今日,祖宗家业被他彻底败掉,看到仇敌送来的这封信,明明里面的内容只能算是中肯,别说谄媚,甚至只是连这些赞扬,都仿佛是站在更高一点的地处来点评一朝得失。

他却偏偏觉得,心里安稳熨帖了好些。

那个女人说,千百年来,王朝更替,宛如潮涨潮落,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她说,在眼下的社会制度之下,一个王朝不可能长盛不衰。

大周朝的没落,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能全怪陛下一人。

这些话,离经叛道至极,以前绝对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说起,但是,却该死的有道理,有道理极了。

就连那个女人寥寥数语,夸赞他的话,也因为那个女人的身份,而更让人激动。

敌人的一句赞誉,比起臣下的千百句,都要更宝贵些。

尤其是像方若华这样,眼看就君临天下的帝王,对她的敌人的夸赞,只言片语也足以记入史书,千古流传。

赵书昊老了,对身后名,也不是不在意。

他当然不希望做一个亡国之君,只觉得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历代列祖列宗,可是事已至此,他又能如何?

本来赵书昊满腔激愤,只想奋力一搏,即便最后失败,也要殉国而死。

可现在,他却忽然想到自己的儿孙。

他早年子嗣单薄,到是到了晚年,因为好美色,儿女反而多起来。

过去他眼里只有长大成人,母家家世好的儿子,但到了如今,他反而怜惜起幼子幼女的性命。

孩子们来到人世间,还没享受多久的荣华富贵,竟就要为大周陪葬吗?

如果他当真顽抗到底,皇室宗亲,这些孩子们的将来又会如何?

“哎!”

赵书昊转过头,看向老态龙钟的大太监,“高先生可回来了?”

“回陛下,已经回来了。”

老太监轻声笑道。

赵书昊点点头,沉默片刻,看了眼身边这老货:“你这老货,可有什么打算?”

老太监低眉顺眼地立在皇帝身边,声音极平和:“陛下在哪儿,老奴就在哪儿,有什么好打算的。只要将来陛下百年之后,身边给老奴也留个坑,让老奴到了地下,还能伺候陛下,那老奴这辈子也就了无心愿了。”

赵书昊一愣,心下感叹,摇了摇头:“你这人,也是个憨的,不够聪明,你瞧瞧万春,看看张福?人家在京城里,光是宅子就置办了不下十套,还娶了媳妇,养了孩子,虽说是过继的儿子,可只要好好养大了,将来终究会给他们养老送终。”

“你呢?一辈子老老实实,宫里娘娘们的赏赐你也收,人家收了买宅置地,你收了就往你家乡送,送了多少年了?有三十年了吧?人家可念你一点好?连个儿子也不肯舍给你。”

上一篇:清穿之五福晋日常 下一篇:她美貌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