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雪崩-[晋](51)

作者: 猫太婆 阅读记录

慕容恪把燕军分为三部!

自率主力为中军,选善射者枪骑五千人,以铁链连锁战马结方阵而前,另两部各置一侧配合主力进击。

冉闵用兵风格轻锐,精简。

慕容恪认定冉闵必然会用险突击自己所部中军,以求一击破敌;

摆好三军列阵,慕容恪命令左右两翼一待战局焦灼,便从旁合围,可获全胜。

五弟慕容垂与幼弟慕容德站到后方,均冷静观战,不过片刻功夫,俩人已经看出来了。

四哥此战,正是当年垓下之战时,韩信以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十万人的取胜之策,当年的局势与现在何其相似,看来四哥有备而来,此役,将是对决勇将的上佳良方。

俩兄弟均暗中佩服四哥,大燕军神,名副其实。

慕容恪神情冷淡地看着冉闵,不多说一句废话,只淡淡地吩咐:“摆阵——”

战马有铁链牵扯锁在一起,分不散,列队走时,看不出厉害,一但在平原上并排展开时,就显出威力。

冉闵看到战马被锁住的层层铁链,面色微变。

慕容恪挥起长刀高呼一声:“冲峰——”

战马跑不快,因为有铁链牵扯,也跑不散,因为有铁链。

边缘的战马跑得快,中间的战马跑得慢,一但开始冲峰,很快就形成半圆型的围势。

观战的慕容氏众将都看傻眼了,第一次看到这种战法。

最关键的是,兵书上从未记录过这种战法,是慕容恪为了对付冉闵自创的。

冉闵身边的先峰大将只剩下八人,他们早己疲惫不堪,从黎明日出第一战开始,现在己近黄昏,整整一天,面对接仲而来的鲜卑大兵,他们没有休息,体力己耗尽。

八员大将看到慕容恪祭出终极决招“连环马”,己知此战是他们的终点。

董闰满脸血污,大哭道:“大燕军神别打了!皇上别打了!你们以前打架,都是我劝架!现在也听我劝架好不好!?别再打了!!!”

慕容恪沉默地看着他。

董闰嘶哑地哭嚎:“为什么走到这一步!?听我劝架!别再打了!!”

慕容恪脸无表情地说:“这是战争,不是打架。”

董闰的情绪己经崩溃,勉力举起最后的战刀。

一个混身是血,战衣残破的副将沉声道:“黄泉路上有兄弟们陪伴,值了!”

董闰的哭声引起汉将们的悲鸣,若非由冉闵的英勇,他们早己放弃无数次。

“兄弟们同生共死,无憾!!”

“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跟他们拼了!!”

“好男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无憾!!”

“同生共死,此生无憾!!!”

文臣死谏……

武将死战……

后来八员汉将齐声吼道:“同生共死,此生无憾……同生共死,此生无憾……”

……

双方兵力悬殊,冉闵心中明白,这是背水一战,除了拼死突围,别无他途。

……

慕容恪高举长刀,下令:“杀!!!”

“杀!”声四起。

冉闵挥舞双刃矛,找不到突破口,战马面对勇猛无比的冉闵,跑不散,无论多么惧怕,也跑不散,因为它们都被铁链牵扯住。

一只战马倒下了,旁边骑兵依然稳健地指挥战马继续前行,倒下的马被拖行,后排的骑兵队伍继续压进。

左右两翼从旁合围。

董闰倒在血泊中,他在这人世间留下最后的念头:皇上……臣……尽力了……

冉闵的先峰兵团已被纷纷击破,不断有汉将被斩于马下。

慕容氏众将看得惊喜不已,无不拍手欢呼,大叫:“好样的,我大燕军神发威了——”

八员汉将,均战死沙场,无一幸免。

从黎明的阳光开始第一战。

至此天色已暗,借着黄昏的余晖,能看到只剩下冉闵一人还在奋力拼搏。

这时,朱龙马力已尽,倒毙身亡……

大将无马如折双腿……

冉闵展现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的神勇,无战马的情况下,单人击斩三百余敌的表现,和项羽乌江之战的绝唱一样,是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两例。

英雄末路……

徒唤奈何……

……

纵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抵不过数万鲜卑大军,最终冉闵倒下,被燕军一哄而上擒住……

……

主帅慕容恪以十万骑兵对决冉闵的万余步卒,初战十战十败,之后靠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方才获胜,略失名将水准,有胜之不武之嫌。

吐了一口脓血痰,冉闵不屑地说:“车轮战,消耗战!呸!”

慕容恪居高临下的骑在马背上,冷漠地看着冉闵。

冉闵被按压在地,动弹不得,双眸充血,不服。

慕容恪缓缓道:“兵不厌诈!!不管过程,只看结果。”

此战沿袭了韩信当年在垓下之战的策略,并创造性发明了“铁锁连环马”战术,在中军退却后、两翼包抄夹攻将冉闵军全歼。

“铁锁连环马”战术,为后世效防,数百年后,金人的“拐子马”大显神威、所向披靡,就是沿用并完善了此战术。

对比韩信垓下之战,是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决战,身后还有三十万刘邦军支援,一样被项羽打得中军败退,也是靠两翼夹击、兵力极大优势才反败为胜;

慕容恪叹了口气:“世间无奈有两件,一是美人迟暮,二是英雄末路。”

冉闵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十四年前一念之差没杀你!!”

慕容恪冷笑一声:“世间没有后悔药吃!”又神情落寞地说:“你是我这一生,唯一的对手……可惜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好像回到十四年前。

当年少年冉闵获胜,立于马上:“我今年16岁。”

那时少年慕容恪败于马下:“我17岁。”

今非昔比,俩位少年早己长大。

这场在当时代表个人武勇的颠峰水准的一战,因为冉闵被生擒,而结束。

燕魏廉台之战,自此画上句号。

第十一战,胜……

……

兵分两路,立即去报信。

冉闵被擒的消息,传到大魏国,大家都不相信,战无不胜的战神皇帝,怎么可能被俘虏!?

燕王的信送到太子手中,上书:交出传国玉玺,立即开城投降,饶冉闵不死。

经过再三确认,冉闵的确是被燕王俘获了,满朝文武百官皆痛哭失声。

太子赶紧与众臣商量怎么办!?

大臣建议,与其拿传国玉玺降了鲜卑慕容燕,不如投降南方晋朝皇帝。

太子当即发出密函,向东晋皇帝求救,并愿意献上传国玉玺。

……

冉闵被押送至蓟城,燕王亲眼见到这个心腹大患成了阶下之囚,不由大为得意。

燕王板着脸,端着君王的架势问他:“冉闵啊冉闵,你不过是石氏一族的奴仆下人,有什么资格自称为皇帝呢!?”

冉闵双眸深邃,满脸是血污却无丝毫惧怕之色,他淡定地说:“天下大乱,你们这种夷狄禽兽之类的都敢称帝,何况我中土汉人英雄,为何不称能称帝!?”

燕王听了大动肝火,居然敢说他是夷狄禽兽之类,大怒之下,令人打了冉闵三百鞭。

冉闵被挂在刑架上受了三百鞭,已经昏过去了。

……

慕容恪坐在庆功宴主位,静静地看着众人举杯庆贺,将士们都很兴奋,大魔头终于被拿下了。

幼弟慕容德给他倒酒:“四哥怎么这样闷闷不乐的!?”

慕容恪淡淡地看了幼弟一眼:“有什么好乐的!?”

五弟慕容垂哈哈笑道:“冉闵被擒,大魏国唾手可得,我们得了这中原第一大国,已经有能力与南方晋朝相抗衡了。”

慕容恪看着他们嘻嘻哈哈的样子,突然就怒了:“一场胜仗就骄傲自满了!骄兵必败不懂吗!?我看你们吃吃喝喝的样子,都心烦……”

上一篇:无绝 下一篇:家里有皇位要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