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笙(884)

作者: 南墨离 阅读记录

“大师不在意,可有人在意啊……”魏氏叹了一声,眉头皱了皱,忽然问魏嬷嬷,“你说,这顾家丫头,是不是也有点儿太重情了……”

魏嬷嬷听到这话,却不知该怎么回答,思来想去的,只好道:“按说重情义,也是好事……”

魏氏闻言轻轻啧了一声,半晌才又道:“这倒也是。”

之后便不说什么了。

魏嬷嬷见她不说话了,想了想,也就没再开口。

……

普云大师临终前有遗愿,自己的尸身要火葬,若得了舍利子,请弘济寺上下不要阻拦,随安笙带走。

这原是不合规矩的,但寺内那位平日几乎不出现的老和尚点了头,住持方丈也就没再说什么,他二人同意了,其他人自然也不好不同意。

只是大家心里到底还是有些不愿。

普云大师坐化后必然会有舍利,而他的舍利,那必然是要留在寺里供起来的,可如今却归了私人所有,这实在与这些和尚们平日所信奉的佛法有悖。

但他们到底是出家之人,也做不出争名夺利之事,所以纵然有几分不愿,到底答应了之后也就没拦着。

普云大师圆寂的消息很快就散了出去。

无数的信众争抢着跑上山来,就为瞻仰大师遗体一眼。

最后,连宫里都惊动了!

……

普云大师之名,流传久远,宫中又历来敬重他,太后笃信佛法,听到这个消息听说便晕过去一回,吓得皇上皇后等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都叫了过来,替太后诊治。

好在太后不久之后便醒了。

醒了之后,太后便要去弘济寺。

皇上皇后给唬了一跳,轮番来劝,好容易才将太后劝住了,答应只安排人去山上慰问一番,并送香油钱让弘济寺上下为普云大师举办水陆法会。

皇上和皇后一一应了,将太后哄得差不多了,才相偕着出来。

皇上也挺伤心,看着没什么心思安排这些事了,就将一切都交给了皇后。

皇后刚应了一声,就有宫人来报,说太子殿下来了,请见皇上。

皇上正伤怀着,本不想见人,但太子毕竟不是别人,来了总不好不见,因而便勉强打起精神叫太子进来。

太子进来见了皇上,先夸了一番皇上仁慈德政之类的,又说知道皇上定然伤心,必然想要亲自去弘济寺,但皇上一己之身牵涉国本,不宜前去,因而他特地来请奏,想要替皇上去弘济寺聊表慰问,请皇上允准。

皇上本来正为这件事伤感呢,听太子这样说,当即觉得太子懂他心意,所以立即就允了,又让他去跟皇后商量具体事宜。

太子又拍了几句马屁,领命出来,自去见了皇后。

太子走后不久,瑞王又来了。

皇上想着见了太子,也不好不见瑞王,只好也见了。

没想到瑞王来意跟太子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太子是宣扬皇上德政,请命亲自前去,瑞王是要钱来的……

说是普云大师跟一般僧人不一样,死了应该风光大办,该召集京中各大寺院举办盛大法会,彰显皇家仁德,然后,举办法会需要钱,所以,皇上该叫户部拨些款子云云……

按说瑞王说的也不算错,皇上其实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架不住,户部如今没什么钱啊!

没钱,怎么还铺张浪费得起呢……

第1140章 归处

户部没什么钱,按说瑞王不该不知道,所以,即便想要宣扬皇家仁德,也该跟太子一样,想个不丢面子又不伤里子的办法。

比如太子亲自前去,这就是无上的尊荣,是多少银子都买不来的尊荣。

最重要的一点,还不用花太多银子,简直是两全其美。

相比起来,瑞王的建议就显得不识大体又不懂事了。

但念在瑞王也算是一心向善,且也算是为了皇家脸面考虑,因而惠帝即便不怎么高兴,也没发火,只说这件事已经交给皇后和太子办了,让瑞王不用操心,有空跟着太子去山上慰问一下就很好了。

哪知他有心给瑞王留面子,瑞王却不领情。

瑞王一听自己好不容易想到的得脸的差事又叫太子给抢了,当即就不高兴了!

瑞王一不高兴,狗脾气就上来了。

也怪他从前被惠帝纵容得太过,如今即便惠帝纵容他纵容得轻了,他自己却还总反不过味儿来,时不时地就得糊涂一回。

这不,眼下就闹上了。

“父皇,虽说太子是君,儿臣是臣,可君臣之下咱们还是兄弟呢,都是父皇的儿子,父皇您怎么就如此偏纵太子呢!这样的好事,总想不到儿臣,难道儿臣不是您亲生的么!”

瑞王梗着脖子说的委屈极了,惠帝却听得一脸恼怒。

“这么说来,你还委屈了!”惠帝冷哼一声,看着瑞王的面色颇为不善。

偏瑞王还没看出问题来,顾自委屈着,说着说着,竟然似说到伤心处了,还哭了出来。

惠帝见了愈发气得脑袋疼、心口也疼,指着瑞王大骂道:“你给朕滚回去好好思过两日!”

瑞王闻言,哭声戛然而止,惊愕地看着惠帝,一脸不敢置信。

“父皇!”瑞王震惊得都忘了要哭了。

可惜惠帝却没什么心思管他那点儿脆弱的小心思,转头一甩袖子子走了,扔下瑞王一个人傻站了半晌,被御前太监催了,才反应过来,恨恨地也走了。

宫里向来没什么秘密,瑞王进宫请命却被惠帝申斥并且赶回府中闭门思过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太子听到信儿的时候,也只是冷笑一声,什么都没说。

荣贵妃倒是急着去求见惠帝,想要给瑞王求情,可惜惠帝正恼火着,自然也就没见她。

荣贵妃恨恨地回了宫,也是一阵闷气不提。

……

再说太子与皇后商量定了上山事宜,便动身出宫了。

太子与皇后母子俩的意思都是,普云大师必定不会喜欢铺张,更别说安笙那里还不知怎么安排,因而并没有要做盛大水陆法会的意思。

但太后和皇上的心思也要顾虑,因而太子便寻思着,尽快上山,等见了安笙的面再说。

太子出行,又是代表皇上,自然不同寻常。

但事出从急,太子急着山上,也就让一切从简了,既没叫撒黄土,也没叫鸣锣响鼓开道,只带着一队仪仗并侍卫若干,以及文韬、杜奕衡、林子轩等几个人,就上山了。

饶是如此紧赶慢赶,等太子一行到了山上,普云大师也已经进行火葬了。

因太子要来,弘济寺内必然要清场,但普云大师信众实在太多,因而大家都不愿离开,都聚集在山脚下惶惶等着,等到太子一行上山后,有不少人又偷偷跟了上去。

太子听说后,并没叫人驱赶,只让侍卫们留心。

这么多人挤着上山,若出事就糟了,想一想还是不放心,又叫人去给九门提督和顺天府尹送信儿,让他们派人过来维持秩序。

并特地嘱咐说,只是维持秩序,不许呵止驱赶普通百姓。

九门提督和顺天府尹接到太子敕命,不敢耽搁,忙带着人过来支援。

这么一折腾,动静就更大了,有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的,一问之下得知普云大师圆寂了,纷纷往紫霞山跑去。

信仰的力量往往是不容忽视的,大概谁也想不到,普云大师的死,竟能引起举国鸣哀,国丧也不过如此了。

……

太子到了弘济寺,便得到住持方丈的亲自接待,彼时普云大师火葬已近尾声,太子并没多说什么,只带着文韬几个跟随方丈一起去了行火葬的地点。

太子的到来,并没有让诵经声停下。

安笙跟一群和尚一起,围坐着诵经,也不知见没见到太子,反正并未起身行礼。

陆铮要起身,被太子抬手阻止了,然后也叫寺内僧人为他们拿来蒲团,自坐到诵经的僧人身后,随着默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