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德阳郡主(重生)(119)

钱兄虽然纨绔但同样是被娇惯着长大的,哪里受过这种气,脸一阵青一阵白,对郭小姐道,“既然你心有所属,我钱永也不是非你不娶,今日当着京城众百姓的苗,我们的婚约就此作罢,明日我母亲便会上门解除婚约。”

殷长欢心说这钱永还算有点血性,要是他还想着要娶这个郭小姐,那才气死个人。

殷长欢以为这不过是一个小插曲,她不会再碰到这个叫楚白的人,结果没几天,她从皇宫回郡主府时看见楚白在她前面倒了下来。

仍然是那天的白衣,俊朗无双的面颊上泛着不正常的潮红,手上挂着一个包袱。

护卫检查后对殷长欢回禀道,“郡主,他正在发高热。”

“送他去附近的医馆,”殷长欢想着那天楚白拿出两锭银子后荷包就肉眼可见的瘪了下来,“确定他无事后再给他留五十两银票。”

殷长欢对老百姓一向很大方,护卫应下。

楚白是发高热而晕厥了过去,在医馆被灌了一碗汤药后很快便醒来了。

医馆的人见他醒了又端了一碗药过来。

楚白接过药,问,“是谁送我来的?”

“德阳郡主的护卫,”这家医馆距离德阳郡主府不远,医馆里的人都认识殷长欢以及她的护卫。

楚白皱了皱眉,他喝完药,见包袱在一旁放着便拿过来想用最后一点钱付了医药费便离开。他没有钱,不能多留,谁知打开包袱后竟然看到了一张五十两的银票。

有这五十两,他再卖卖字画,抄抄书,他或许就能等到明年的科举。

他捏住银票,问医馆的人,“可有人碰过我的包袱?”

“我们可没碰,”还以为楚白有什么东西不见了,医馆的人忙道。

有一个患者小声道,“我看见送他来的那个人碰过他的包袱。”

“你胡说什么,郡主的护卫怎么可能拿他的东西。”

“我没有东西不见。”楚白将银钱放好,他已经猜到这五十两银票是谁给的了。

在医馆歇了一会儿,楚白提着一包药离开,德阳郡主的护卫很周到,连诊费和药费都帮他先付了。

进入五月,郡主府的下人越来越忙,郡主府也一天比一天的更为喜庆。

“郡主,殷三老爷来了。”

刚试完嫁衣,现在只想睡一觉的殷长欢懒洋洋的道,“他来做什么?”

若云道,“同三老爷来的还有一辆马车,也许他是想来给郡主添妆。”

“给我添妆?”殷长欢挑眉,“如果不是我,殷家也不会落到如今的地步,他还会来给我添妆?”

若云道,“殷家的事郡主又没有冤枉他们,再说了郡主是嫁给太子,他们也是想和郡主打好关系吧。”

丫鬟把人请去了前厅,殷长欢一进去就看到了摆在一旁的几抬大箱子。

坐着喝茶的殷博武起身,不像是一个长辈反而有些小心翼翼。

“三叔怎么来了?”殷长欢坐到首位上。

殷博武神色略有些拘谨,“再过不久你就要成亲了,再怎么说你也是殷家的姑娘,这些是我的一番心意。”

殷长欢瞥一眼那些大箱子,拒绝道,“你不用……”

“三弟。”周氏从外面进来。

郡主府没有长辈,但成亲这样的大事不能让殷长欢自己来料理,更不能全让丫鬟嬷嬷做主,周氏便主动过来帮忙,还有郑川的夫人殷长欢的舅母也常过来处理事情。

周氏出去办了点事,回来一听下人说殷博武带着东西上门立刻过来。

“大嫂。”殷博武起身见礼,如今殷家还能在京城有一分脸面都是英武侯府撑着的。

周氏微微颔首,看了眼几个大箱子问,“这是?”

殷博武道,“郡主是殷家的女儿,这是我当三叔的给郡主准备的一点嫁妆。”

周氏露出一抹笑,“你有心了,我替长欢谢谢你了。”

“应该的。”殷博武看了殷长欢一眼,他看得出来殷长欢不想收下这些东西,知道殷长欢不喜他,他告辞道,“我先走了。”

“我送你。”周氏扭头对殷长欢道,“长欢,一会儿我去找你。”

殷长欢不想收这些东西,但周氏做主替她收下她也不会打周氏的脸,点了点头,又对殷博武道,“慢走。”

殷博武受宠若惊的点头,和周氏走出前厅后他道,“多谢大嫂。”

今日没有周氏,他的东西肯定送不出去。

周氏摇了摇头,她收下东西不是为了殷家而是为了长欢,长欢是殷家的姑娘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事实。

送殷博武到门口,周氏想起她听到的一件事道,“现在殷家是谁在管家?”

殷博武不知道周氏为什么会突然问这个问题,“是表妹。”

周氏面色平静的道,“本来已经分家,我不是很适合说这些话,但都是殷家人,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

见周氏这么郑重,殷博武忙道,“大嫂请讲。”

周氏道,“你二哥二嫂是做了错事,但事不及晚辈,你现在既是殷家的当家人,还是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让外人以为你欺负侄子侄女。”

殷博武愣了,他不知道周氏为何说这样的话,但周氏却不是无的放矢之人,“多谢大嫂提醒,我会注意的。”

周氏嗯了一声,该说的不该说的她都说了,剩下的就不关她的事了。

送走殷博武,周氏去到殷长欢的院子,轻言细语道,“我知道你不想收他的东西,但嫁给太子你就是太子妃,你今日若让他把东西抬回去,明日就会有传言说你不敬长辈。”

殷家是对不起殷长欢,但殷博文已死,剩下的人对殷博文做的事并不知情。现在殷博武主动上门,殷长欢若是还因为殷博文的事而怨殷家的话,就是把话头送到那些等着捉殷长欢和叶桓把柄的人的手里。

“几抬添妆而已,你要是不喜欢留在郡主府不抬进东宫就是了。”周氏语重心长的道,“你不收礼是你不占理,他们若敢仗着你的身份谋取好处就是他们不对,你到时候再做什么也无人敢说你不对。”

“我明白了。”

终究是不能像以前那么随心所欲了,但为了叶桓,她愿意做出一点点的让步。

第101章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 五月初十,内务府将嫁妆送到了德阳郡主府。

殷长欢是从一品的郡主, 循礼内务府要出一部分的嫁妆,虽然众所周知殷长欢已经富得流油了。

一长串的单子,从穿的到用的,从吃的到喝的, 无一不全,都是好东西。

殷长欢本就受皇帝郑太后的宠爱,如今又是嫁给太子做太子妃,以后的皇后,内务府的人讨好殷长欢都来不及,自然不敢像糊弄其他宗室的人那样糊弄殷长欢, 而是绞尽脑汁的想在规制内将东西给到最好。

周氏与郑夫人看了单子又是欢喜又是忧愁的道,郑夫人道, “这可怎么办, 嫁妆本来就多得装不下了, 这次宫中又送来这么多。”

无论是皇后太子妃, 还是普通人家, 女子的嫁妆都是有规制的,比如皇后的嫁妆不得超过二百二十四抬, 太子妃的嫁妆则不能超过一百九十六抬。

周氏笑着说,“没事, 长欢就挑自己喜欢的带进东宫就行了, 其余的放在郡主府也是一样, 反正都是长欢的,谁也拿不走。”

长欢和其他人不一样,府中没有其他主子,将东西留在郡主府也还是她的。

“说得也是,”郑夫人道,“不过我看这还不算完,宫中的贵人们可还没送礼呢。”

郑夫人说得没有错,没几天皇帝的添妆就来了,紧接着就是两位太后、皇后以及众妃嫔的添妆。

皇帝皇后以及郑太后的添妆自然是贵重的,让殷长欢有点惊讶的是赵太后都给了一份不轻的添妆。

不止殷长欢惊讶,连赵太后身边的宫人都想不通。

这宫人是跟了赵太后几十年的心腹了,便问赵太后原因,赵太后不在意的道,“不就是几颗拳头大的南珠吗,哀家多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