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145)

作者: 梦中说梦 阅读记录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先审案子。

郑娴儿离开以后,钦差大人便知道楼家“银钱”这一项上已经审不出什么来了,只好把楼家兄弟当先前那些书生一样审:问他们是如何受老师的蛊惑,生出些大逆不道的心思来。

如此一来,审问的过程自然也就跟前几天一般无二了。

楼家众人嘴上尽量不说话,暗里却都悄悄地松了一口气:银钱那一项上没有问题,楼阙楼闵就只能算“从犯”,哪怕最后定了罪,他们也不至于变成罪名最重的那个。

只不过,为了拖延时间,在审问的过程当中以及定罪之后,他们少不得还要吃些皮肉之苦,这却是不可避免的了。

郑娴儿并不知道她的出现帮了楼家一个大忙。她只知道楼阙嫌她碍事,居然当众撵她走。

她生气!

坐着来时赁的那辆马车到缀锦阁和茶楼转了一圈之后,郑娴儿就更生气了:她为了楼家把铺子都关了,楼家居然连受审都不许她旁听!

以后再也不管楼家的事了,说到做到!

她又不是没了楼家活不下去!到时候天高任鸟飞,她说不定还有更好的“钱程”呐!

第93章 满门抄斩

郑娴儿憋了一肚子闷气回到家,晚上也没好好吃饭就睡了,梦里还要把那个没良心的楼阙骂上个三五百遍。

可是第二天她就骂不出来了。

褚仲坦反诗一案,审结定罪了!

郑娴儿听见消息便跳了起来:“怎么就定罪了?!”

韩婆子脸色蜡黄,失魂落魄的:“不知道,就说是定罪了,涉案众人不论主从一律满门抄斩,出了正月就要行刑!”

郑娴儿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险些栽倒。

小枝忙过来扶住她,待要劝慰却已无法开口。

郑娴儿扶着窗台站稳了,发了半天的怔。

“奶奶,您快想个法子啊!”韩婆子急得跺脚。

郑娴儿哑着嗓子苦笑了一声:“上头要杀人,咱们能有什么法子?我一个市井小民……如今怕是连跟他们胡搅蛮缠的资格都没有了。”

韩婆子知道事实的确如此,一时也沉默了下来。

郑娴儿慢慢地坐了回去,心口像是有什么东西扎着,一阵一阵地疼。

满门抄斩?那就是全家上下不论主仆不论老幼,全都要死了?

楼阙那个混蛋……他要死了?

不对啊,他不是说会有办法的吗?他不是一直在暗地里向京城求救吗?

他们那些人的本事不小,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叫人定了罪?

郑娴儿越想越烦躁,忍不住又站了起来:“小枝,陪我去县衙!”

小枝什么也不敢多问,忙扶着她出门,叫了辆马车直奔县衙。

却吃了闭门羹。

黎县令直接不露面了,随便打发了个小厮出来回话,说是在忙。

郑娴儿提出要探监,反被那小厮劈头盖脸地嘲笑了一番,直接当着她的面“嘭”地一声关上了门。

这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

郑娴儿在县衙门口站了一阵子,再也没有人出来理她。万般无奈,她只得重新乘车回府。

恰好撞见一帮子官差骂骂咧咧地从府里出来,一两人手里拖着一个五花大绑的家仆,像是拖着待宰的牲口。

众家仆高声哭喊,听得人揪心揪肺。

不怪他们如此,实在是先前所有人都错估了结局。

大伙儿原本想着,哪怕是诛全族,也没有连府里的家奴一起杀掉的道理,最多也不过是发卖。

谁能料到,案子最后竟是这么个判法:没有发卖、没有充军、没有流放,所有人都是一个“斩”字!

郑娴儿的心里焦得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似的,这会儿却还是不得不硬撑着,迎了上去:“你们要把人带去哪儿?”

官差们先前没少在郑娴儿跟前受气,此刻当然也不会跟她客气:“还用说吗?这是死囚!当然是直接拖去砍了!”

众家仆听到此处,哭声更响了。大部分人都开始后悔当初没有逃,后悔在这桩案子刚出来的时候没有尽早离开楼家。

郑娴儿知道众人的心思,也没法子怨怪他们。

她只得压住心躁,好声好气地问官差道:“离着行刑的日子还远呢,怎么今天就要拖走?”

为首的官差“嘿”地一笑:“不拖走怎么着?这些狗东西一听说要砍头就吓得尿裤子了,弄脏了屋子怎么办?如今这座宅子可是官府的了,凭什么让这帮狗东西玷污了去?”

郑娴儿听见不是立刻要杀,暗地里悄悄地松了口气,立刻从袖中掏出一张一百两的银票递了过去:“虽说是判了死罪,可眼下毕竟还没死呢。回头不拘把他们关在哪儿,请务必宽仁些,别太作践了。”

那官差看着银票,眼睛有些发直。

郑娴儿强笑着解释道:“别担心,这是我的私房,不是官里的。”

官差闻言忙把银票揣了起来,又忍不住嘲笑道:“一百两银子够买好几个奴才了,为了几个马上要死的贱奴,何苦呢?”

郑娴儿抬手擦了擦眼睛,看向楼府众家仆。

这会儿众人的哭声已经低了下去。看见郑娴儿拿钱替他们打点官差,众家奴心里的怨气少了些,只是惧意没那么容易克服,人人都依旧有些腿软。

郑娴儿看着他们,涩声道:“走到这一步,谁也没有料到。如今我也不敢向你们保证什么,只盼你们能活下去……还有半个多月,这案子未必没有转机,你们……撑住!”

人群中响起一片哭声,有人在摇头叹气,有人背转了身子不肯听郑娴儿的话。但直到郑娴儿说完了,也没有人跳出来骂她。

这已经很好了。

郑娴儿又好声好气地嘱咐了官差好些话,正要回藏书楼去,一转眼却看见一队官差押着落桐居的丫头婆子们来了。

韩婆子一见郑娴儿便抹起了眼泪:“奶奶,他们不叫咱们在这边住了!”

郑娴儿细看了看,果然一众丫头婆子们人人背上都背了个大包袱,逃难似的。

这一队为首的官差看见郑娴儿,倒是客客气气地打了个躬:“今儿只好得罪楼三奶奶了——楼府的宅子要整个儿充公,您的院子又不好单独分出来,您还在这里住着就不合适了。钦差大人特地从官中拨了三百两银子在西街替您挑了一座院落,地面虽不大,倒也清静雅致,您这就搬过去吧?”

郑娴儿的心里乱成一团,好半天没反应过来。

还是小枝知道她的心思,替她说道:“替我们奶奶谢过钦差大人的好意。那院子我们就不收了,奶奶在两处铺子里都有住处,不必官府破费。”

郑娴儿听小枝说了,立时回过神来。

不错,当务之急是先管好自己,而管好自己的前提是保住自己的财产——缀锦阁那里她必须亲自守住,谁打主意也不行!

于是等小枝说完之后,郑娴儿立刻附和了一声:“正该如此。”

“这……”官差暗暗叫苦,“楼三奶奶是贞妇,受官府供养本是情理之中……”

“不必说了,”郑娴儿打断了他的话,“小枝回去收拾一下我的东西,咱们今晚就住到缀锦阁去!”

官差不敢多言,只好帮忙拉着马车,好声好气地在旁伺候着。

没办法,钦差大人吩咐了:这个女人过得怎么样,那可关系到朝廷的颜面,委屈谁也不能委屈了她呀!

郑娴儿的东西在除夕那天晚上已经烧掉了大半,剩下的衣服首饰连同没完工的刺绣加起来也才装了一只大箱子,两个人抬着就放到马车上去了。

郑娴儿和丫头婆子们坐了另外一辆马车,无声无息地出了楼家偏门,直奔缀锦阁。

官差们提出要护送,郑娴儿便叫马车放满了速度,让官差们在旁边步行跟着。

不是她愿意这样招摇过市,而是她需要当着官差的面查看一下缀锦阁的现状——若是有人趁她不能出门的时候对缀锦阁做过什么,她是拼上性命也要把事情闹起来的。

上一篇:离朕的龙床远一点 下一篇: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