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子,妾身邀你扛牌坊(99)

作者: 梦中说梦 阅读记录

郑娴儿定了定神,露出笑容:“不知大人在此公干,多有冒昧,还请大人恕罪。”

黎县令皮笑肉不笑地道:“下官有公务在身,不便闲谈,楼三奶奶请回吧!”

郑娴儿往路中间站了站,昂首挺胸:“不敢打扰大人的正事,只是我家大哥和五兄弟昨夜未曾回府,家中公婆挂念得很,特遣了大嫂和我来问一声,还请大人通融,让我们见他二人一面。”

黎县令背着手,鼻孔朝天地“哼”了一声:“不用急,等官司完了,自然有你们见面的时候!”

郑娴儿闻言忍不住皱眉,胡氏已在旁怒道:“便是死囚也没有不许探监的道理吧?现在案子还没审呢,凭什么把我们男人关起来不给见面!”

“你们男人?”黎县令眼角一眯,意味深长地向郑娴儿挑了一眼。

胡氏知道自己说漏了嘴,立刻无措地攥住了郑娴儿的手。

郑娴儿浅浅一笑,叹道:“我大嫂性情耿直,冒犯之处还请大人海涵。大人也知道,我们家二哥是不成器的,老爷太太一生所望都在大哥和五兄弟身上。这一回他们兄弟两个出了事,家里急得什么似的。还请大人体谅一下做父母的苦心,也体谅体谅我们府里这些不成器的老弱妇孺——他兄弟两个不回去,楼家就连一个能挑动大梁的男人都没有了。”

她费了好半天的口舌,终于把“我们男人”曲解成了“我们家的男人”。至于黎县令还会不会多想,已不是她能控制的了。

黎县令眯着眼睛盯了她许久,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郑娴儿心里估摸着,他这是在等孝敬呢。

若是在平时,郑娴儿乐得花钱消灾;但如今这个特殊时候,任何有可能会授人以柄的事情,她都不会做。

所以,郑娴儿只是反握住胡氏的手,安静地等着黎县令的答复。

良久之后,黎县令发出一声冷笑:“本县倒是愿意体谅楼先生楼夫人做父母的苦心,只不知楼家会不会体谅本县身为人父的苦心?我儿延卿被你们家五公子打得现在还起不来床,我又该求谁去?我的儿媳妇怀着六七个月的身孕,受了这番打击也已卧病在床,谁又能体谅她为人妇为人母的辛苦?”

郑娴儿这时才想起还有这么一档子事,一时竟是无言以对。

她不可能把黎赓挨打的前因后果说给黎县令听,所以此时黎县令心中的怒气再大,她和楼阙都只能受着。

这事儿可就麻烦了。

眼下犯在黎县令手里,他怎么可能不公报私仇!

“怎么办?”胡氏急得掌心冒汗。

郑娴儿心里只有更急,眼下却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下跪磕头赔礼道歉是不会有用的;送钱送东西也许会有用,但更有可能被盛怒的黎县令借题发挥,再给楼阙他们加一条行贿的罪名。

难道就此无功而返?

可是既已知道了黎县令在记仇,她又如何能放心地回去!

从昨天下午到现在,楼阙还不知道已经吃过他多少亏了呢!

想到这些,郑娴儿的心里越发堵得难受,也不知是该恨黎赓还是该恨自己。

黎县令欣赏着郑娴儿面如死灰的样子,心中觉得有些快意,但很快就不耐烦了。

今天的郑娴儿,显然远不如前两次去找他送礼的郑娴儿聪明可爱。

真是晦气!

黎县令在心里骂了一声,抬腿便走。

他身后的衙役立刻心领神会,很不客气地开始撵人。

正在这时,郑娴儿忽然听到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这里是在做什么?”

是黎赓!

郑娴儿立刻转过身,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喜色。

黎赓转过墙角来看见她,愣了一下,脸上莫名地红了。

郑娴儿这才想起自己是从来没给过他好脸色的。

她敛了笑容,急急地走了过去:“黎大公子。”

黎赓避开她的目光,看向黎县令:“父亲,为什么突然查封书院?褚先生他们……”

黎县令皱了皱眉,脸色不善:“此事与你无关。你不好好在府中养伤,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黎赓急道:“父亲,当初是您亲自送我到褚先生门下求学,他老人家的为人,您是知道的!”

黎县令的脸色愈发难看了几分:“褚仲坦有罪无罪自有上头来人详查严审,岂是你随口一说便能算数的?你还不快给我滚回家去!”

“好,”黎赓挺直了脊背,“褚先生的事我无权干涉,可我总该进去跟我的同窗们一起蹲着吧?修诗集的事我有份参与,如今出了事,我断无置身事外之理!父亲是一县父母官,难道要为了儿子徇私枉法吗?”

“你……胡闹,简直胡闹!”黎县令气得胡子都飞了起来。

黎赓脸上挨打的淤青尚在,他却浑不在意,昂首挺胸一派坦然。

这姿态,倒是让郑娴儿又小小地敬佩了一把。

“来人,把大少爷拖回去!”黎县令咬着牙下了命令。

黎赓踉跄着后退了两步,郑娴儿这才注意到他的腿是瘸的,也不知伤得到底怎么样了。

楼阙说他得躺到过年来着。如果都是皮外伤的话应该不至于啊!

眼看衙役们就要过来拉扯,黎赓靠在墙上冷冷地盯住了黎县令的眼睛:“父亲,书院之中很多人都是有功名的,定案之前您无权拘禁他们!您若执意把他们当犯人来对待,儿子只好上告学政,请他们来主持公道!”

黎县令险些被这个死心眼的儿子气死过去。

但生气归生气,他还是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了几条理由,诸如“上边有令不得不如此”“放出去以后极有可能畏罪潜逃”之类。

黎赓还是那句话,坚持要进去跟里面的人关在一起。

父子俩争执了老半天,最后各退一步:黎县令同意黎赓进去探视,并且承诺为涉案众人提供简单的被褥和饮食;黎赓同意在探视过后回府养伤,算是保外候审。

达成一致之后,黎县令似乎深受打击,带着衙役们径直走了。

黎赓由一个小厮搀扶着,慢慢地走到了郑娴儿的面前:“家父不知内情,如有冒犯之处,还请郑姑娘恕罪。”

郑娴儿避开他的目光,淡淡道:“父母爱子之心都是一样的,黎大人有理由生气。”

黎赓有些无措地舔了舔唇角,须臾又道:“我会向父亲申明我的立场,绝不会因我之故让桐阶多受委屈。此案尚有回旋余地,请郑姑娘暂且宽心。”

郑娴儿点了点头:“如此就多谢黎公子了。我家中长辈不放心,特遣了我和大嫂来看看他们,还请黎公子帮我们进去。”

黎赓忙答应了,这时才来得及与胡氏见礼问好。

胡氏早已急得喉咙里都要冒火了。

偏偏书院还大得出奇。三人穿过第一进的大厅,沿着长廊走了好久,满以为已经到了,谁知进去以后却是平时读书的地方,要找人还得再往里面走。

胡氏的脚下越走越快,郑娴儿却要顾忌到黎赓的伤,不得不压下满心焦灼放慢了脚步。

与黎赓并行,气氛却有一点尴尬。

当然,尴尬的只是黎赓一个人。郑娴儿满心想着楼阙,这会儿已经顾不上别的了。

看着胡氏远远地走在了前面,黎赓便压低了声音道:“那几个人,我已经照桐阶的吩咐处理过了。如果你还不解气,我仍然愿意照你的吩咐……”

“罢了,”郑娴儿低声道,“都过去了。”

黎赓的脸上很明显轻松了许多。

郑娴儿有些歉然地看着他:“桐阶说他打你了,我先前还不信,想不到他还真下了重手。你……没什么大事吧?”

黎赓尴尬地笑了笑:“这是我应得的。前一阵听说你病了,想必……”

郑娴儿勉强露出了几分笑容:“都不值一提。活着就好。”

黎赓似有所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上一篇:离朕的龙床远一点 下一篇: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