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第一萌兔子(30)

作者: 青鸟的麦穗 阅读记录

师兄喝着师弟敬献的茶点,平凡的脸上也生动起来,一高兴,又引申着给小师弟讲得更透彻了点。

宝玉听得如痴如醉。

他自小喜欢跟漂亮的女孩男孩在一起玩,因为她们心思细腻丰满,有一顆有趣的灵魂,即便是玩个饶绳子,也能玩出万种花样。

他竟想不到,这个世上还有人能在学问上也如此细腻丰满,一句普通的话,能引申到天文地理,古往今来,解释出千种心思。

他觉得有趣,对有趣的东西,他便聪明得很。

听着师兄细致的补充,他想到一个人,一个远在天边这辈子绝不可能再见到的人,那位漫不经心给托着腮的小兔子也如此讲解文章的太子殿下。

看着朱先生,他其实很想问,那位太子殿下怎么样了,但自己一介白衣的闲散公子,猛不丁打听太子殿下的情况,人家会怎么想?

直到结束讲学,宝玉也没有勇气问出来,只是有礼地把先生一直送到大门口,并不顾先生的再三拒绝,吩咐了四个身强力壮的小厮,护送先生回府。

如此美貌的先生,怎么放心他只带一个徒弟在这半夜三更中夜行呢。

贾政也跟出来,瞧着四个个虽大,但嘴上还没长毛的大孩子,还是不放心,又加派了四名家丁护院,特别强调要一直护送到朱大人府上才可回来。

暗卫们贴着墙根不远不近地跟着,心想这位公子和大人,您这不是增加我们的活吗?

半大孩子和壮年护院脚步凝涩,生生把回去的时间拖后了将近一倍。

半夜回到太和大宫的元辰,意外地看到等在月下的太上皇和四只动物。

“哟,孙子大了,这嘴角带笑的,上哪花前月下了?”太上皇说话带色,从不担心带坏了少年。

“回来晚了,让爷爷担心了。孙儿去找朱先生听学去了。”元辰收住笑,朝太上皇拱手行礼。

太上皇用我理解我都懂的眼光看着元辰,还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不亏是我元家的子孙,爷爷懂,到了一定程度,只想要两个人在一起,就是那四只不会说话的畜牲,呆在一边流着哈喇子也碍眼。”

白骆驼:“老不死的,谁碍眼了,你才碍眼呢,你全家都碍眼,瞧一个老太监,还拐带了这么多宫女来这里陪他打猎采蜜的,呸,不要脸。”

草原黑马:“哎,死老头话虽不中听,却是实话,王子难道真地跟那个朱美男子有了苟且吗?”

小花豹:“黑妹妹,用错词了,王子身上怎么能用苟且?那是爱情,无关乎性别,超越了师生关系,无视了阶级差别的,伟大的爱情。”

藏地狐王:“爱情真是个无趣的玩意儿,就一个讲书,一个听书?天,好无聊。”

另三只动物转头惊讶地看着他:“狐王先生,您没立后吗?如果没立后,那没谈过恋爱吗?如果没谈过恋爱,那见过别的狐狸谈过恋爱吗?如果没见过别的狐狸谈过恋爱,那您见过其他什么动物谈过恋爱吗?”

藏地狐王:“抱歉,我们那里方圆千里,就我一只狐狸。”

太上皇看过来,指着藏地狐王大声嘲笑道:“瞧,那三只动物都像见鬼了似的地看着它,终于忍受不了它的丑了吧,哈哈哈。”

藏地狐王怒道:“呸,你才是老丑鬼,我是我们那里方圆几千里最好看的一头狐狸。”

其他三只动物心里狂吼:“狐王先生,这跟说您是您们那里方圆几千里最丑的一头狐狸,有什么区别,会有第二头狐狸出来认领吗?”

第27章 中山狼来喽

第二天的早朝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炸开了锅,八百里急报传到乾元殿,北方草原的几大部落王已私下结盟,弯刀的方向,直指皇朝北方重镇苍城。

皇帝有点发怵,他五十六岁登基,之前做为一个不受宠的皇子,丁点的帝王教育也没受过,在处理政事的一个月里,遇到自然灾害的事件,朝臣们的奏折只要有不同意见,他就觉得两方都有道理,左顾右盼不知如何选择,不到一月,本就稀疏的头发更见空旷,这才忙不迭地把理政权交到刚十六岁的小儿子手里。

但毕竟是出于皇家,知道把兵权牢牢掌在自己手里,一是安心,二是皇朝已经稳定数十年,四方小国实力不济,年年来贡,是不可能有什么战事的。

这猛一听到是联盟来攻,又是北方极具战斗力的彪悍部落王,皇帝直接懵了,坐在那白着张脸,半天没吱声,头上重重的玉帘压得他几近窒息。

“皇上,我朝应趁他们未起势前,提前派兵驰入草原,荡平这伙北蛮子。”一老臣出列,斗志昂扬。

皇帝刚想说好,另一老臣也出列,声稳如钟道:

“皇上,万万不可,我朝是礼仪之邦,怎可主动挑起战事,万全之策,应加强防御,以静制动。”

皇帝觉得也很有道理,左瞅瞅,右瞧瞧,不知该如何做答。

众臣以为皇帝年龄大城府深,静默是想等着听其他人的意见,皇帝做皇子时自己没大注意,做皇帝日子又短,都没什么机会彼此了解。平日里也极少有与这位新皇说上话的机会,因为新皇自继位以来,在朝臣中独宠信一人,那便是他的亲舅子忠顺王爷。

此时见有表现的机会,便纷纷出列,从各种角度,引经据典,或慷慨激昂,或老谋深算,除了汇总成刚开始两位老臣的出战和防御的观点外,还增加了第三种观点:以和亲,换和平。

本朝虽然没有适龄的公主,但皇帝的皇子却有的是,不说文治武功的小太子,就是他上面那几个哥哥,哪个不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若能用娶上一个北蛮子的公主换取和平,怎么算都是划算的买卖。

随着讨论的深入,第三种观点扶摇直上,获得了大部分朝臣的认可,最后,唾沫星子都快吐尽了,可上座的皇帝,还是一声不吭,有也被密密匝匝的玉帘盖着,看不清什么意思。

看到朝臣讨论半天后,终于帮着做了决定,皇帝刚松了口气,突然又想到太上皇一生丰功伟迹,开疆扩土,对这种软弱的示好,会不会大怒?会不会觉得自己不中用?会不会废了自己的皇位?

虽然皇位最终还是自己儿子做,但被废,毕竟不太好看,再说,他的复仇打脸正到了紧要处,这怎么能甘心?

他又犹豫了,把目光转到了儿子处,元辰跟他一对视,便明白了那双迷茫眸子的用意,他从皇帝身旁闪出,向前走了几步站定,拱手请道:“父皇,兹事体大,还请父皇先退了朝议,再做详议。”

哎,还是自家儿子甚知朕心啊。皇帝立马点头同意,留下忠顺王爷,解散了早朝。

乾元殿继续举行小范围的朝议,皇帝居中,左边是亲儿子,右边是亲舅子。

“一早上乌泱乌泱的,朕被他们吵得头大,你俩说说,当如何是好。”皇帝扶了扶头上沉重的玉帘,有气无力道。

忠顺王爷虽是皇帝的智囊,但也仅限于此,原先帮着他少受些其他皇子的找碴,现在帮着他打脸虐渣还行,在军国大事上,和皇帝一样,觉得大臣们哪种方案都好。

他拈着胡须,看向太子,本不想说话,但对上太子也不想率先发言的脸,只好咳咳嗓子,装做老成腔道:“臣觉得,三种方案都有可取之处,不妨都采纳。”

这主意出的,跟没说一样,就连皇帝,都觉得自己的心腹怕是与自己一样,才华也就限于内部跟臣子们斗斗的水平。

“舅舅说的对。”

要不是极认真的语气,极正经的脸,皇帝都以为自已的儿子在嘲笑自己的舅子。

忠顺王爷也没想到,自己都不知说了点什么玩意儿,竟然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认可,自己被自己的才华惊着了,瞪着眼,怔怔地望着元辰。

元辰转头,朝皇帝恭敬地回道:“父皇,北方重镇进入戒备防御,本就是正常的反应,不是什么方案。对北方的游牧部落,不可一味进攻,更不可一味防守。自太上皇十年我朝三十万铁骑深入草原,把大可汗赶到戈壁上以来,边境已得几十年平安。他们之所以在恢复元气后再次有了南侵的苗头,根本在于近两年草原大旱,生计难存,和他们的祖先南下夺取中原的野心不同,所以,即要出奇兵给他们长顿教训,又要通过联姻稳住他们,长远来看,还是要增加边境贸易,弱化两族异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把北方万里草原变成皇朝真正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