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目标,活过十八岁(168)

作者: 静静看雨 阅读记录

站在城墙上往下看,发现城墙里面四四方方的一大片区域里,都种满了绿油油的玉米。与城墙外面的荒芜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欧阳老师站在城墙上,也很兴奋,如孩子般大声地跟孩子们说:“别看这里面现在是一派安静祥和的农家景象,这绿油油的庄稼地下面,可是有五万尸骨啊。你们能想像两千多年前,这里发生的那场惨烈的大战吗?城破后,五万韩国守军几乎都被秦军杀死在了这里。”

孩子们想像了一下当时大战的情景,不少孩子身上情不自禁地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张铁蛋身子抖了一下,歪头对刘萌萌说:“难怪这里的玉米长得这么好呢?原来地底下都是肥啊。”

“净胡说,两千多年了,那些士兵的血肉早烂完了。”刘萌萌斜了他一眼,嗔道。

“死了五万多人哪,你们觉不觉得这里阴森森的?”丫丫使劲儿地抖了抖身子,想把身上的鸡皮疙瘩都抖掉。

嘴里说完,丫丫转头看马石头,发现马石头身上的气息又有些阴郁。不像昨天嵩山景区时那么温和温暖。忍不住问道:“石头,你哪里不舒服么?”

马石头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身上绷得有些紧。在这种阴气浓重的地方,他确实是觉得不舒服。但究竟是怎么个不舒服法,他却说不清楚。

接下来,他们在欧阳老师两个学生在前方的开路下,踩着荒草,避着酸枣棵子,一点一点把这一面城墙走了一遍。在欧阳老师的讲解下,他们总算对古代城墙的构造有了个基本的了解。也总算把墙体、女墙、垛口、城楼、角楼、城门和瓮城等名次和实物联系在了一起。

尽管,这处城墙因战争遭到了破坏,但大体形貌还是能看得出来的。

弄明白了这些名词,晚上写作文的时候,他们就能写得清楚了。不至于写得自己不明白,别人也听不懂了。

自从开始了这趟文化考古之旅,从第一天起,欧阳老师就要求每一个孩子,每天晚上都要把一天的见闻写下来,然后第二天在车上当场给他们点评,以期在这趟旅程中,能大幅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他们已经写了两篇了。也被欧阳老师当着全车人点评过两篇了。

虽然,多数孩子一开始写得不好,在车上被当众朗读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可是,被欧阳老师点评过后,他们确实觉得收获很多的。也就不像一开始的时候,对这事那么抵触,那么难为情了。

所以,两次过后,每天的作文点评,就成了他们枯燥乘车行程中的一大乐趣了。即使自己的作文,被大家笑话了,他们也不觉得难堪了。相反,能给大家提供笑料,他们还觉得挺自豪的。

中午12点多,他们终于到达了X市的一家宾馆。午饭后,稍微休息了一会儿,欧阳老师便带他们去参观新发掘出来不久的郑公大墓。

已挖掘出来的这座郑公大墓,只是郑国贵族墓地的一部分。据钻探普查,发现这处墓葬群分布极为密集,墓葬总数在3000座以上,其墓葬数量在全国已发现的春秋墓地中为最多,密集程度在全国同期墓地中极其罕见,可用无卧牛之地来形容。

而且这座大墓的葬制非常高,“僭越”的非常厉害。在陪葬坑中竟然出现了九鼎七簋。规格直逼当时的周天子。可见春秋后期诸侯僭越不尊周天子有多么的厉害了。

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是,在已发掘的这座大墓的一角,竟然发现了几具残疾人和小孩儿的尸骨。

经碳十四测定,这些尸骨与郑公墓中其他尸骨年代明显靠后,显然是后埋进去的。这进一步印证了一些野史的真实性。

野史记载,战国时期韩国灭掉郑国后,怕郑国遗民复仇复国,就刻意地破坏郑国王陵的风水,在郑国王陵中埋入了残疾人和孩子。

“哇!古人那时候心机已经这么深了吗?”听了欧阳老师的讲述,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不禁感叹出声。

另一个女孩子立刻附和:“就是,就是。我还以为古人都是纯朴善良的呢。原来已经这么狡诈啦?!”

??这几天来,孩子们耳濡目染的,都是这些考古历史方面的知识。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接触的多了,就连那些原本对考古没有兴趣的孩子,也慢慢地觉得有意思了起来。

特别是今天欧阳老师接合着眼前看到的实物,还娓娓地讲述了这些有意思的野史,一下子就提起了这些孩子们的兴趣。

孩子们紧跟在欧阳老师的身后,走过了一座座车马坑、殉葬坑,兴致勃勃地听欧阳老师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