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唐(201)+番外

李元婴一如既往地打包票:“你放心,将来我们会去找你玩的!”

金胜曼含着泪笑了,这两年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她永远都会记在心里。她说道:“好,到时我一定好好招待你们,叫人采最好的山参,捕最好的鱼蟹,尝最好的吃食。”

这话李元婴爱听,一个劲叫她别反悔。

在城外依依惜别的不止他们,还有不少远行人,来给亲友送行的人都注意到李元婴这批人,主要是他们男的俊、女的俏,个个都相貌出挑、气度不凡,若非年纪还小,肯定会让无数男女趋之若鹜。

有些心思活泛的人认出是新罗王女和滕王在话别,心里都暗暗给滕王的风流韵事里添上一笔:新罗王女一定也在滕王的群芳谱上占了一席之地!

对于好事者添油加醋的想象,李元婴自是不晓得的,他压根不知道在许多文人骚客心里他已经在众多皇亲国戚之中一骑绝尘,成为最出众、最博爱的风流小王爷,甚至还暗暗认为“做人当做小滕王”!

李元婴送完人,才腾出空来了解卢照邻那边的情况。到这会儿李元婴才晓得卢照邻家里派了老仆过来替他收拾了王义方家旁边的宅子,方便卢照邻就近求学,卢照邻现在已经搬出房玄龄家。

李元婴道:“你搬家也不叫我们,我们可以去给你暖暖屋啊!”

卢照邻腼腆地道:“算不得搬家,何况殿下最近不是在忙吗?”

其实卢照邻离开房玄龄家时还闹了点不愉快,房俊过来对他冷嘲热讽了一番。他想着房家招待了自己这么久,没好意思反驳,只能老实听着房俊刺他。等房俊刺完了,他照旧跟着老仆离开。

他父亲在回信里和他说了家里先后收到两封信的事,说既然他与堂姑姑在李元婴一事上达不成一致,索性不要再借住在房家。理由也是现成的,既是求学,怎么能离先生那么远,肯定得跟先生住一起。

家里怕他脸皮薄,特地派了靠得住的老仆过来帮他忙前忙后办得妥妥当当。

现在,他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意大大方方和李元婴他们往来了!

李元婴道:“现在我不忙了,你得带我们去你住的地方看看!”

卢照邻自是答应,带着李元婴一行人去家里玩耍。一伙人顺便在卢照邻家又写了一轮文章,畅所欲言地聊到傍晚才各自归去。

高阳也跟着李元婴一起去了,全场几乎插不上话,李元婴问她:“你肯定觉得无聊吧?”

高阳哼道:“才没有,我觉得挺有趣的。”大家要么很投入地讨论,要么全神贯注地写文章,她坐在中间没听也没写,光顾着看人了。

明明就那么一个人,每次看过去感觉都不太一样,一点都不无聊啊,哪里无聊了!

李元婴听她这么说,觉得她越发有长进了,高兴地说:“你要是不觉得无聊,以后想跟来也可以跟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不错,高阳要上进了!

高阳:小郎君真好看。

小王爷:?????

第155章

对长安考生来说,春闱贡试还早,考试前还能有不少应酬。今年贡试出了个新规则,卷子要糊名誊录,也就是说阅卷考官看文章时不晓得你是谁,只凭文章高低定等次。

按照往年的惯例,科举取士考虑的东西比较多,出身,名气,才华都在考虑之列。若是过往文章之中有格外出彩的,考官平定等次时会酌情加分!

今年也不知是谁给出的主意,愣是变成了糊名誊录,想趁着春闱前参加诗会写点诗、想给考官送点文章留个印象的人全消停了,赶在年前来到长安的考生们通通傻眼,最后只能把诗会变成单纯的诗会,拜会变成单纯的拜会,歇了走捷径的心思。

如此一来,这一年的长安倒是风平浪静得很,年关一近,街头巷尾都是年味。李元婴想到自己可能马上要去封地,又起了个念头,想带他娘柳宝林出宫走走,看看她待了十多年的长安。

柳宝林被送入宫时还小,路上规规矩矩什么都不敢做,自是没机会见识京城繁荣;后来她就一直在宫里,再没机会出去。他们很快要离开长安了,李元婴想带柳宝林出去看看!

李元婴知道要是和柳宝林商量,柳宝林肯定不会说想去,因为柳宝林一向尽量让自己活得像不存在一样,免得被人注意到。他直接去磨李二陛下,说想带柳宝林去寺里上个香。

李二陛下琢磨着也不是什么大事,便答应了。

李元婴兴致勃勃地规划好路线才去和柳宝林说。柳宝林知道李元婴什么都安排妥当了,也已经得了李二陛下许可,只能由着李元婴高高兴兴地拉着她出宫。当然,女眷出门的幕篱之类的她都叫人仔细备好,不能叫人抓到错处。

年前的长安城热闹非凡,不仅天街上人潮如织,坊市间更是热闹非凡。李元婴怂恿柳宝林下车走走,柳宝林拗不过他,戴着幕篱下了车。踩到青石街面的一刹那,她感觉自己仿佛重回了人间。

上一次走在街上,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母子俩在相对没那么热闹的街道上走了一段路,李元婴对柳宝林说:“等我们去了封地,娘你想什么时候上街去,就什么上街去。”

柳宝林道:“外头有什么好,我还是喜欢多给你做点好吃的。”

李元婴带着柳宝林在街上溜达,不一会便转到魏征家门前,一点都不见外地去把魏姝拉了出来陪柳宝林去上香。

魏姝不知道听李元婴说柳宝林来了,心里有些紧张,李元婴给她鼓劲:“不怕,都说丑媳也要见公婆,何况你又不丑!”

魏姝本来正忐忑着,听李元婴这么一劝,全变成了气。这说的都是什么话?有他这么安慰人的吗!

魏姝被李元婴牵着走出门外,又被李元婴送上柳宝林坐的马车。柳宝林拉着她的手让她坐下,说李元婴不懂事,这么突兀登门着实唐突,太不应该了。

柳宝林一如既往地和气,魏姝那点小忐忑也没了,大大方方地和柳宝林说起话来。到寺门前时她们还聊得正高兴,李元婴就在外头嚷嚷:“到了到了!”

来寺里上香的不乏权贵妻眷,佛门清净地没那么多避忌,柳宝林便也没再戴幕篱,只牵着魏姝的手入内上香。

李元婴看柳宝林牵着魏姝,两边都没自己的份,哼哼两声,勉为其难地担当起男子汉的责任送她们去只许女眷进出的佛堂上香祈福。

柳宝林赶他自己玩去。

李元婴对这种过河拆桥的行径很是不齿,却也没脸再死皮赖脸说自己还是小孩,只能一个人在寺里溜达来溜达去,最终去前头听和尚讲故事。和尚们留住信众的法子一套接一套,喜欢清静的就往僻静的佛堂禅院里引,喜欢热闹的则留他们在前头听些佛理故事,一般称之为“俗讲”。

今天寺里讲的是目连救母,目连的母亲坠入地狱,目连历尽千辛万苦前去相救。群众爱听的,当然是地狱有多可怕,目连救母过程有多惊险曲折,这寺里的俗讲僧很有一套,不仅讲得高潮迭起,时不时还配上点木鱼声或者其他动静,让香客们听得十分投入。

李元婴也听得津津有味,琢磨着要不要添点香油钱,却听有人过来见礼:“殿下。”

李元婴转头看去,来的正是苏七娘和称心。这两个人目前都投身于音乐事业,每天什么都不用想,只须专心琢磨新歌舞就好。

李元婴奇道:“你们也来上香吗?”

苏七娘道:“不是,我们听人说这里的俗讲讲得最好,特地来听听,没想到殿下今天也来了。”

李元婴一听,明白了,他们是来偷师的。不管是歌舞还是俗讲,能吸引人肯定有长处,要是能把它们的长处学来肯定很棒。李元婴对他们的好学予以肯定:“那你们好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