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唐(302)+番外

于是李元婴一行人抵达长安后还没来得及入宫觐见,两小宝宝就被一群小萝卜头围着看了一遭,待遇和当时送进京来搞科普的鲨鱼崽崽差不多。

两个小宝宝已经会站起来了,想走的话能摇摇晃晃走几步,在长相上渐渐也有了区别,哥哥长得像魏姝、弟弟长得像李元婴,据李元婴说这是异卵双生,即使同一天出生也长得不怎么像。

在脾气上哥哥弟弟也有区别,哥哥每天按时按点醒,按时按点吃,乖得不得了;弟弟每天懒洋洋,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睡姿还总跟大爷似的,有力气蹬人后差点没把哥哥踹下床。

比如这会儿有那么多堂侄堂侄女围着看,弟弟还兀自睡得四仰八叉,一副雷打不动的霸气样。哥哥则一本正经地坐在弟弟旁边,别人和他说什么他都很有礼貌地咿咿呀呀应答,虽然大家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就是了。

李元婴在一旁看着,心里暗暗嘀咕不会是隔代遗传,曾孙像曾祖吧?想想自己和魏姝要是生出个小魏征来,那也太吓人了,老了指不定天天要被他追着规劝!

李元婴有点犯愁,晚上和魏姝嘀咕了半天,说回头一定要好好教育大儿子,坚决不让他走上歪路。魏姝听了捏了他一把,说道:“像祖父哪里就是歪路了?”

李元婴立刻闭了嘴。

第二天他和魏姝带着两小孩入宫觐见。

李二陛下提出想要抱抱两个堂侄,李元婴在一旁紧张地说:“皇兄你挺久没抱过小孩了吧?你会不会抱的啊?可别摔了我儿子,小孩子不经摔的!”

李二陛下横他一眼,觉得这小子还是这么能惹人生气。他稳稳当当地把两小孩分别抱到怀里仔细看了看,才对李元婴说:“你这才两儿子,我孙子都比你多多了。”要说谁更不会抱小孩,那肯定是李元婴!

李元婴振振有词:“我虽然才两儿子,但是我陪儿子的时间可比你陪所有儿子孙子的时间加起来还要多!”他得意洋洋地说完了,又掏出自己亲自画的儿子成长画册给李二陛下看,自卖自夸地说自己孩子学什么都比别人早,句句都透着“我家孩子天下第一”的得瑟。

李二陛下听他叨叨个没完,把他给赶走了。亏他还好意思说,不知道这大半年来有多少人上书参他不务正业天天在家带孩子玩吗?!

李元婴觉得李二陛下不懂欣赏,逮着认识的人一个个骚扰过去,和每一个人夸起他的儿子有多可爱多聪明。

可爱倒是人人都看得出来,但聪明的话大家都觉得李元婴又在吹牛逼,话都还不会说的两小屁孩,绝对得要有亲爹眼神才看得出他们聪明过人!

李元婴锲而不舍地炫耀了一圈,又开始在长安积极建设幼儿园配套设施,早几年已经建起来的文史馆、海洋馆、生态园、异域展馆等等地方都被他拾掇起来好好扩建,这可是他孩子长大之后要去玩的地方,绝对要把它们好好维护起来!

虽然看起来还是不务正业,但李元婴至少在干活了,抨击他偷懒的折子没了大半。

转眼两小孩满周岁,李元婴按照南边的风俗给自家儿子办抓周礼,李二陛下和李承乾他们都添了点名贵的小玩意,连李泰都别别扭扭地拿来两本做工精巧的玉书。

现在大伙都觉得这种编纂成册的书很方便,印书的话基本都这样印,李泰是爱书之人,也紧跟潮流编了几本可以翻页的书让书坊印出来,卖得还挺不错。

想起当年自己拿卷心爱的书去给李元婴抓周,惨遭李元婴辣手催书,李泰决定吸取教训弄两本玉书过来,免得又遭毒手!

李元婴很高兴,把两小孩分别放到摆得满满当当的一圈宝贝中间让他们看着抓。

哥哥见这么多人盯着自己,有点紧张,但听懂了礼仪官的指示之后就认真地挑拣起来,最终挑了一把小巧的金笏板,再也不看别的东西。

李元婴一看,完了,这小子将来不会是要入朝为官、辛辛苦苦为朝廷卖命吧?

比起哥哥的意志坚定,弟弟的状况就多多了,首先是他还没睡醒,哥哥都抓完了他还状况外。魏姝把他喊醒之后他看了眼眼前一堆精致又贵重的宝贝,爬过去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都觉得不错,全给扒拉到自己身边。

瞧见李元婴在一旁一脸赞许地看着自己,弟弟可高兴了,瞌睡虫全跑光光,辛辛苦苦地把宝贝一样不漏拿个精光。

李元婴很满意,这才是他儿子该干的事!

选什么选,全要了!

李元婴高兴地往弟弟脸颊上吧唧一口,看得李二陛下他们一阵无言。

哥哥抿抿唇,坐在一旁看着李元婴,一副“我也想要亲亲但我就是不说”的倔强样。

李元婴在心里叹了口气,唉,谁叫这是自己儿子?哪怕他以后可能像老魏一样烦人,现在也是需要关爱的小可爱啊,李元婴把哥哥也捞到身边往他脸颊上吧唧一口,乐滋滋地夸道:“哥哥弟弟都很棒!”

哥哥弟弟都扔掉手里的宝贝去抱李元婴,父子三个闹成一团。

其他人虽然挺无奈,却也只能由着李元婴胡闹。

想想都觉得魏姝这个滕王妃真辛苦,每天得哄三个小孩!

第226章 番外:女儿儿女儿何时来(六)

这两年李元婴专注在华亭休陪产假,结果关键时刻总被事情缠着脱不了身,怀上不是他第一个知道的,生下来也不是他第一个知道的!

为了防止自己不是第一个听到两个孩子喊耶耶的人,李元婴一直厚颜无耻地让魏姝帮他处理公务,自己在家带孩子玩,岭南诸事他自也没怎么关心过。

另一边,李承乾自从尝到了出去玩的乐趣,再也不关心自己离京后太子之位稳不稳固,一年到头窝在外头捣鼓东捣鼓西,只在年底按时让人给李二陛下献些土特产(顺便打一波广告)。

有太子坐镇,岭南道的开发进程十分顺利。

阻碍当然也是有的,短短两年内薛仁贵率兵七征山蛮,把躲藏在延绵山脉里的几批山蛮打了下山。

对比薛仁贵的霹雳手段,唐璿和唐观等人则对下山的山蛮人犹如春风般温暖,一边负责揍,一边负责安抚,恩威并下,竟让岭南道陆陆续续添了不少人丁。

唐璿虽然是文人出身,在人员调配上却很有一套,不管是薛仁贵从西域带回来的三万俘虏还是薛仁贵从山上驱赶下来的山蛮,都被他安排得妥妥当当,许多措施李承乾听了都觉得耳目一新。

李承乾不得不佩服李元婴的看人眼光,不管是李元婴从东宫里挑出来的薛仁贵还是李元婴在国子监结识的唐观唐璿等人都出色得令人惊诧,假以时日他们肯定都是出将入相的栋梁之才!

这两年间薛仁贵和唐璿文武搭配,一直把岭南道“清理”到安南都护府那边,穿山越水地修了条直达占婆的道路。

占婆现在的确成了种植基地,出入期间的大唐人几乎比占婆自己的人还多。

有大唐来自海上和陆上的支持,占婆女王的位置坐得很稳,有反心的大臣都被修理得服服帖帖,整个占婆境内祥和又安定,百姓们只需要考虑怎么利用杂交技术培育新品种供给大唐就好。

岭南道不仅边事平顺,生活起居也有了不少变化。李承乾南下带来了不少北方和江南的习性,大大地丰富了岭南道的日常生活。

由于李元婴说岭南这边瘴气重,席地而坐容易染病,提出把高脚家具推广到南方,减少染上瘴疠的可能性。

这一举措首先在岭南道的丰泰楼分号里推行,许多人一开始并不习惯在高脚椅子上席地而坐,后来看太子李承乾领头这么坐,其他人哪怕是为了表达对太子的支持也纷纷跟着改了坐姿。

习惯了高腿桌椅之后,大家都觉得腿不酸了,腰不痛了,写字也不费劲了,比以前舒服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