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逢春[综](608)

作者: 养心殿 阅读记录

去前线送军饷的军需官将这件事情眉飞色舞的讲与人听,所以这件事很快传到了中军帐中。

正在制定战略的周培公起身给建宁作揖道:“我这个酸书生又要感谢参军大人了,若是没有公主殿下在民间的美名,三十万大军恐怕要喝西北风了。”

图海是看着建宁长大的,这时看着她的目光有一种长辈看晚辈的慈爱,“三格格从小就聪明仁厚,连我也没想到有一天会在军中共事,而且她立下这许多功劳。”

建宁听说这件事有些诧异,几年过去,这点小事她几乎记不起来了,没想到自己当时无心插柳,竟然还结下了这场善缘。她心想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一定要亲自去一次山西,向那位富商道谢。

第197章 刁蛮公主47

有了山西商人捐款捐物的引领在前,各省各地商会纷纷贡献力量, 共同给帮他们保家卫国的大清军队捐款。

康熙十分感动, 现在谁还能说他只是满人的皇帝, 这天下间捐款的汉人不是占了一大半吗?百姓们盼着安定,盼着战争结束。如果说战争刚开始之时, 他觉得自己在孤军奋战力挽狂澜,现在朝廷平叛就是众望所归。

康熙特地因此下旨:所有捐款的商会商人们朝廷没有精力一个个去嘉奖,就让地方官员去做这件事, 给予荣誉称号的嘉奖或者是朝廷扶持优惠政策。

那日军需官并没有隐瞒这粮饷是如何筹集齐的, 于是来源早就在军中传开。抚远军的将士们受了百姓如此大的恩惠, 那些有良知之人自然不用过多约束就不会再去抢百姓的一分一毫,而且所过之处, 力所能及时还会主动帮助百姓们, 远征军在民间的名声打造。

清军这一边军民和乐, 也不在分什么满人, 汉人,回人, 维吾尔人, 蒙古人。在中原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民族一向多种多样, 他们正创造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大团结。他们的共同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早日平叛,好让这天下人过上太平日子。

另一边,吴三桂的日子就不会那么好过了, 他起事之前攒足了银两兵马粮食,足够支持他大军几十年用的, 满以为这样跟朝廷消耗下去,朝廷必输无疑。到时候就算不能将江山整个吞并,也可以在长江以南立国。

吴三桂精于算计,他算足了钱财粮食和兵马却没有算好人心。

王辅臣投降的消息传来,吴三桂惊得张口结舌。起事三年多了,满指望大旗一举,天下响应,挥军渡江,直捣黄龙。可是,打来打去,仍陷在衡岳一带。

正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吴三桂后悔了,他觉得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凭一时之意气,先降闯王又降大清,更不该杀害了永历皇帝,以致在天下人的面前,弄臭了自己的名声,现在后悔莫及。

吴三桂竖起了叛旗,打出了恢复汉家天下的名号,可是响应者却寥寥无几,不但降了清朝的汉人骂他。连前明的遗老遗少,也都指着鼻子骂他。弄得吴三桂起兵造反,竟没有一个叫得响的理由。

吴三桂知道自己臭,所以一开始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到杨起隆身上,想利用“朱三太子”这个响当当的牌子,号召天下。可是,杨起隆不听他的节制,自行其事,结果弄得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吴三桂觉得大清的江山这么稳固久攻不下,一定是他们的龙脉还在的关系,早就听说如果断了关外的那条龙脉,清朝的国运便也会衰亡。

只是一直弄不清楚龙脉到底在何处,吴三桂前些年费尽心思,除了那本作为正蓝旗旗主遗物轻易到手的经书之外,其他的四十二章经无论他如何寻找都是没有踪迹。

现在看来,一是满人太过狡猾,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那东西对他们有多重要,所以才当宝贝一样藏着掖着,必定不让其落入外人之手。越是这样难以得到,就让吴三桂更坚信自己的判断。

他再次命令自己的女婿夏国柱道:“一定要把四十二章经找到!不惜任何代价!”

而近来自从周培公大军压境之后,清朝的战斗力由弱转盛,吴三桂就没有一日展颜过。

他看夏国柱还不出去,有些不耐烦的说道:“怎么还不去?”

夏国柱是吴三桂手下的心腹将领,又娶了他的女儿,深得他的信任,夏国柱能在吴三桂跟前站稳脚跟的方式,其中一条就是极会看颜色投其所好。

夏国柱刚一开口,“大元帅……”看到吴三桂皱起了眉头,立刻改口道:“岳父大人,康熙根本就是为了故意激怒岳父大人,才让一个没打过什么仗的小子作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他的战绩又怎么能和岳父大人您相提并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