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很娇软(50)

魏襄借着两个儿子的光,人生中头一次尝到什么叫万众瞩目,什么叫|春风得意。

武科一甲三人聚在一起,各自都感到天上掉了大馅饼,做梦也没想到今日有这样的荣耀。

尤其如王开诚这般寒门出身的,勉强维持着得体的仪表,笑得合不拢嘴,冲魏祈宁和木康道:“今日与二位兄台同登一甲,也是同窗一场,日后望多多提携。”

魏祈宁道:“不敢妄称兄台,王兄唤我祈宁便可。”

木康也谦虚两句。

王开诚道:“那我也不与二位见外了。”他抬头张望四周为官的百姓,举手投足间不乏难掩的自豪,随后期待道,“咱们是武科头一科的三甲,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安排。”

魏祈宁道:“文科一甲都授翰林院修撰与编修,分别是从六品与正七品。武科先例都在太|祖朝,每科授官悬殊较大,咱们听凭陛下安排,凡事替国家效力。”

木康道:“我想陛下应当会许我回南境,替大延继续守卫一方。”

王开诚这才想起这两人都是高门大户出身,同自己是不一样的,微微失落的同时,不好意思道:“你二位应当都是不担心的,也罢,我也安心等着吧,总之努力科考,为的也就是为陛下分忧。”

魏祈宁见他笑得直率,言语豪爽,印象不错,但科举虽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的垄断,官场上,有世袭爵位的世家勋贵和科举出身的寒门官员之间,仍然有巨大的鸿沟。她不愿说虚假的场面话,短暂的安慰王开诚,并未接话。

木康笑道:“王兄,今日高中,一会儿就要游街,说不定还能得一段好姻缘。”

王开诚又方又阔的脸上竟然有一丝羞赧之色:“我娘在山东老家,已经替我说了一门亲,说好待我考上功名便成婚。”他又问,“不知二位可有婚配?”

木康道:“我同王兄一样,家中已有未婚妻。”

他这样的土官家族,联姻十分普遍,通常在孩子很小,甚至尚未出生时,便定下了娃娃亲。

魏祈宁则道:“小弟还不曾婚配。”

王开诚打量两眼魏祈宁,道:“祈宁才十七,也难怪。你样貌好,出身好,又是状元,一会儿游街时,定是万众瞩目,不愁找不到好姑娘。”

魏祈宁至今还未考虑过娶亲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只好含糊其辞,尴尬的笑了笑。

那边文科三人也聚拢过来,暂时止住了他们三人的话题。

魏祈宁头一次在弟弟脸上见到可以称之为“喜悦”的神色,冲她真心实意的躬身致意。

不一会儿,已有官兵们牵着马匹过来,前面的六人手持大红绸花,交给文武两科鼎甲六人。六人在无数围观百姓的目光下,戴上大红花,坐上高头大马,沿着长街慢慢向前。

道路两侧开道的官兵们手持锣鼓器乐,一路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护送新科进士们游街,跟在一甲后的二三甲进士虽没有大红花,却也同享荣光。长长的队伍在百姓们热烈的议论声中,穿过宽阔的街道。

围观的百姓有老人,有孩子,有男人,有女人,有富人,有穷人,京城中三年才有一次的盛事,谁也不愿意错过。

不少久居深宅的年轻姑娘们,也走出闺房,或坐在茶楼上,或立在宅门边,满目好奇的望着高头大马上的男子们。尤其最打头那个,今科武状元魏祈宁,过去不少人都听过他的坏名声,今日以武状元的身份出现,众人才发现,他不但有才能,更生得俊俏风流,一表人才。

人群中,不少官家女子暗暗生出春心,就连年届四十的中年妇人,都忍不住指着那小生道:“这公子,习武都生得这样俊呐,比咱们家的小姑娘都俊!”

而前来看热闹的读书人,则心生仰慕与向往,将他们当作天下读书人和习武者的典范。不少人开始议论,文科进士们专攻文,武科进士却既要学文,又要习武,这才是真正的文武兼备。

魏祈宁坐在高头大马上,如坠云雾,心情飘飘忽忽,无端想起先人说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行出片刻,她看见身旁的文科状元笑着向百姓们挥手致意,才后知后觉的想起,可看看人群中是否有他熟识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教她应接不暇,看了许久,终于在安定门大街往国子监去的路口处,看到国子监的先生和监生们。

龚劲松领着正义堂的监生们,满身得意,那个最不被他看好的学生都高中了,他身为老师,自然同喜。而他的身旁,有满脸欣喜的郑怀文和林进益等人,也有会试中落榜,满眼嫉妒的徐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