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和投资人谈恋爱(251)

也就是说,极有可能,美国就是杀一儆百,迫使自己的专家学者与中国的中断合作,让自己的大学教授再也不敢“报效祖国”。

吴清波的律师说:“他们只是政府针对华人学者暗地打击的牺牲品。不幸的是,这不会是最后一次。”[注]

据说,除了中国,同样被严防死守的还有俄罗斯的学者、伊朗的学者。

中国呢,在这方面,很天真。因为这个“千人计划”一直是在明面上的,还被作为“唯一一个国家层面上的人才引进计划”广而告之,用以吸引高端人才来华工作,里面有学者,有创业者,有管理者……各个高校、科研机构在网站上毫不避讳,大喇喇地把引进的人才名字还有履历写在上面,比如我们谁谁是CMU的教授,我们谁谁是MIT的教授,是这个计划那个计划的重要一员。直到此次吴清波的突然被捕,官方才如梦初醒,知道这是美国政府要打击的,一夜之间隐藏掉了许多信息。

其实之前的几年里,华人学者有大一票都参与了“千人计划”,乌央乌央的。他们想法十分单纯,一是想为自己祖国做做贡献,二是想再拿一份不错的薪水。因为只要通过审核,便能得到顶级待遇,有薪水,有补助,甚至还有房子车子,有独立实验室,有硕士博士生,有高精尖器材……现在也是如梦初醒。试问,作为终身教授,谁会从来没申请过美国政府科研经费??而且为了避免麻烦当然不会主动交代!其实仔细咂摸咂摸,这确实是违反法律,感觉好像也能理解“不能接受两国资金”这法条的制定初衷——大概就跟“竞业禁止”协议似的,可人没有开天眼,当时大家基本都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到这时候,国家层面上的高科技人才竞争,已经刺刀见红、招招见血。

而易均呢,据邵君理打听到的消息,问题不大。

有两件事。一个是吴清波组织会议购买的iPad,是易均去买的,也是易均签字的,有“分赃”的嫌疑在。另一个是,其中一次订了机票又取消掉的行程原本应该是吴清波跟易均同去,买票、退票的是易均,最后报销的支票上也是写的易均名字。

抓易均的理由相对比较难懂。据说机场逮捕现场除了几个FBI,还有机场安保等等总共二十余人。

“不清楚。”“调查”完的邵君理说,“也许是想告诉学生,海不海归要考虑好……回到中国,要是工作太重要了,是可能被翻旧账的。”

“嗯……”

得知易均并非FBI的主要对象,阮思澄的担心、着急稍稍减弱。她当然也担心大牛吴清波,但毕竟不认识对方,对他和对易均的感情不能比。

…………

两天以后,这事儿又出现更新。

一共44名大学教授联名致函FBI局长和司法部长,他们提出激烈抗议,要求对方对近两年屡屡针对中国学者的众案件进行调查,并且要求他们解释,这些逮捕是否在受国籍、种族等等方面的影响,是否是歧视。他们要求科学研究完全脱离政治因素,还说“这些行为让科学家感到害怕,不利于学术发展”。这44名大学教授来自各个百年高校,有美国人有中国人,还有日本人和韩国人,也有英国人和法国人……鱼龙混杂,其中几个是AI界的泰山北斗,甚至包括邵君理在斯坦福的两个老师。

这个事儿也不新鲜。美国高校还有企业一直有人反对政治,比如Google与五角大楼签订首个人工智能合约以后,为表抗议,几十名员工辞职,四千多名员工联名请愿,反对自己的技术被用于战争,之后迫于巨大压力Google终止了相关合同,还制定了相关规范。

总之,吴清波和易均被捕这个事儿,越闹越大也越来越复杂了。

第79章 被困(三)

几天后,正好, 中美高层在某庄园举行谈话, 10点开始,大约下午两点结束, 共持续了4个小时。当天的下午5点,易均便被保释出来了。

有人分析,中国方面也许承诺了些“好处”, 把易均给救回来了, 然而这些无法证实。在午餐的拍照环节,两边都只说了套话, 比如“加深了彼此了解,增进了相互信任”“期待未来几次会面”“希望造福两国人民, 为世界的和平繁荣尽自己的历史责任”……在之后的发布会上也没提到这个事儿, 只说,双方推进了经济谈判, 探讨了新的合作,打算加强沟通协调, 打算妥善处理分歧……blabla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