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伪装者]何以家为(165)+番外

作者: 水荷澹澹 阅读记录

1943 年 9 月,意大利投降。

……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身亡。

5月9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8月6日,美国投掷代号为“小男孩”的□□轰炸日本广岛。

8月9日,美国投掷代号为“胖子”的□□轰炸日本长崎。

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方开始释放集中营被关押的各国人士。

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舰“密苏里”号的甲板上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同月,日方在国内的最大集中营——“乐道院集中营”中所有外侨获释,前往上海,由各国大使安排其回国行程。

9 月 28 日,丁薇抵达上海,回到明公馆。彼时,由于明楼的身份问题,明家所有人都被软禁,将于 9 月 30 日押往重庆。

9月30日,周佛海等被押送重庆。由于丁薇联合英美施压,明楼与明诚被暂缓押往重庆。

同年 10 月,丁薇收到母亲与 1944 年冬季去世的消息,要求回国,因明楼及明诚不能同行而作罢。

12 月,马歇尔作为驻华特使抵上海,负责“调处”国共关系,有意委派司徒雷登接任驻华大使。

同月,丁薇通过司徒雷登获得美方帮助,与明楼、明诚前往美国。

1946 年 2月,明家抵达美国,与明镜、明禹相见。

10 月,明楼与丁薇夫妻二人前往法国,计划由法国返华。

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

11月7日,国民党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

同月,丁薇获悉戴笠于3 月的空难事故中丧生,与明楼取消返华行程,改道经英国回美。

1949 年 8 月,司徒雷登回到美国。

1949 年10 月,新中国成立。

1950 年 2 月,丁薇获悉司徒雷登中风卧床之事,前往探望并向其提供经济资助。

同年6 月 25 日,朝鲜战争爆发。

1951 年6 月起,在丁薇安排下,开始以明镜的名义向国内提供物资,直至明镜去世。

1954 年,除了少部分战时转移国外的,其余明家财产尽数归为国有。

1962 年9 月,司徒雷登去世,遗愿希望骨灰能葬在燕京大学。

同月,明镜提出回国。

1963 年 10 月,明家计划回国,因丁薇急病而搁置。

1965 年3 月,经多方打听,获知明台已于48 年 8 月牺牲,曾有一子一女。

1966 年年底,明楼夫妇再次计划返华,听闻国内形势后取消计划,改道香港。

1970年 10 月,中加建交,明家在香港定居。明楼更名谭晟,明诚更名谭煊,明禹更名谭凯。

同年,谭氏集团成立,主营业务由日用品转向地产开发。

1982 年9 月,明楼汉奸之名得以平反。

1983 年1 月,明镜去世。明楼与丁薇将明镜骨灰送回苏州。

……

1995年8月28日,谭氏集团掌权人谭凯将集团正式更名晟煊集团,大力推进与大陆业务往来。

1998 年12 月,明楼去世。

1999 年 12 月,丁薇去世。

2000 年 2 月,晟煊集团落地上海。

同年 10 月,明诚将明镜、明楼、丁薇骨灰带回上海安葬。

2001 年 1 月,经多年打听寻找,得知明台之女于 68 年被恐吓后离家,再无踪迹。明台之子于 48 年随蓝营前往台湾,后因更名未有踪迹可循。

同年 6 月,明诚去世。

作者有话要说:【声明一下】:关于司徒雷登,在我看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之前,司徒雷登是一个出色的教育家。他 1945 年之后的外交生涯我功课做得不够多,不予评价。

【其他想说的话】:

从最开始丁薇的人物小传出来,我就为这后面留了无数的伏笔,这个后记补上了大部分的伏笔。坦白说这版结局是相对最好的结局了。古今中外,做明楼这个工作的,基本是不可能有好下场的。

另外几版结局的构思会在明台的番外之后单开一章简单说一下,如果你们可以接受就看,希望保留美好的话,就到这一章吧!我不想去美化太多,毕竟现实本来就是残酷得血淋淋,如果你有兴趣,那么再看一看其他版本的结局也可以。

【丁薇为什么要去燕京大学】:

1、周佛海和戴笠之间一直是丁薇在做中间人,所以当日本败局初露端倪的时候,周佛海一定要给自己留好后路。中间人可以是丁薇,当然也可以是明楼,所以丁薇是逼周佛海必须保明楼。

2、丁薇明知司徒雷登被捕,依然前往北平,一是她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么多青年学生被捕,这些国家未来的栋梁值得她全力去救;二是她知道日本人对她、对明家都充满怀疑,可是还没有证据,司徒雷登被捕说明日本已经不忌惮英国、美国的压力了,那么她给日本一个抓捕她的小借口,一个和明楼无关的借口,她被捕后,日方一定会想从她嘴里撬开和明家有关的口子,但她是因为燕京大学的事情被捕,那她就有空间可以尽可能地靶子都立在自己身上,尽量把明楼撇干净。

3、她知道美方一直在要求释放司徒雷登,为了面子,英国方面至少不会沉默,所以她衡量之后,认为自己还有生还几率的——只要她活着,日方就不能借她无中生有。

所以,在这种种原因之下,丁薇是自投罗网,并且告知了所有人(给明堂的口信、给明楼的书上的暗示、对阿诚的叮嘱、和张月印的交代)不要营救自己。

☆、明台番外

——月印同志,请你正面回答我的问题!

——我需要答案!

——这对我很重要!

东中胡同的四合院里,明台跟在张月印的左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被烦了一个上午之后,张月印终于不再用一句“纪律”搪塞:“你真的是……崔黎明同志,我希望你明白——”

“他们是我家人!”

看着面前还带着稚气的少年,张月印语气严肃:“我希望你能记住,崔黎明同志,你是学金融的,从上海来,暂住在朋友家里,经人推荐去北平银行任职,三天后就要报道。你的家人都已经去世,以前家里人给你说过亲事。”

“亲事?”明台愣住,他早就把自己的身份背得滚瓜烂熟,他记得清清楚楚,那些信息里,没有说亲这件事。

见明台终于冷静下来,张月印指了指院子里树下的石凳:“坐会吧!”

虽然不清楚张月印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明台此刻已经比之前平静了稍许,他依言在石凳坐下:“你要说什么?”

“我知道,自从明太太失踪,你一直很担心,今天日本人终于承认他们抓捕,你此刻的焦虑、着急我都可以理解。”张月印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虽然他和玫瑰同志很多事情看法不同,但是在明台这件事情上,她是对的。

“我和她打了个赌,我输了。”

明台激动道:“这么说,您和她很熟?”

张月印没有接明台的话茬,继续说:“我输了,所以要按照她的方法来。”

“她的方法?”

“她和我说,你人生的选择权,应该握在你自己手里。”

关于明台的问题,丁薇和张月印曾经有过争论,她坚持明台的人生不应该是一场骗局,坚持明台应该自己想清楚弄明白,坚持明台的选择要自己做。

“我大嫂还说了什么?”

张月印提醒:“崔黎明同志,是明太太。”

明台知错,改口道:“明太太……她还说了什么?”

“她从未去过延安。”张月印道,“但她是我们的战友。”

“她是……”明台脑海中闪现一个词,“国际?”

回忆起飞机上他和丁薇遇上戴笠的情景,一个大胆的猜想在明台的脑海中闪现:“什么时候?从一开始就是吗?”

“从一开始就是。”张月印肯定道,“你和她,一个被王天风带走,一个被戴笠带走,这在她的计划之外。她知道你想救国,知道你有一腔热血想要为国效力,她尊重你的理想,但她不想看你被迫走一条错误的路。飞机上,她阻止不了你,所以选择陪同、保护、引导你,带领你作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