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王老头(101)

作者: 一点萤 阅读记录

拉出自己裤腰带上栓的钥匙串,打开铁门对他说:“你就从这门出去,出去就是火车站前的小广场。”

王国栋跟他道谢后就和乔福山顺着这通道走了出去,此时正值傍晚,夕阳西下霞光万丈,天边的云朵被夕阳映得通红一片,余晖折射在人们身上,把他们灰扑扑的衣服都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橘色。

他和乔福山刚在小广场上站定,周围几个人立即认出了他,一个个喊着他的名字围了上来,热情地问候他还争相要和他握手,慌得王国栋赶紧把东西放下,一个个挨着握过去。

几个人还邀请他家去吃饭,王国栋受宠若惊,连连拒绝道出门好久没回家了,想家得很,饭就不去吃了。

旁边有个眼熟的人骑了辆自行车,抢过他手里的东西就往车上绑,硬要送他回家。

这番情形却是王国栋预料不到的,他和乔福山面面相觑,终于是接受了人们的好意,由两个骑自行车的送他们回去。

路上王国栋纳闷地询问这个黑脸膛的汉子:“你们都是怎么了?对我这么热情,我都开始慌了。”

这汉子一边蹬车一边哈哈笑:“你慌啥呢?你可是咱们县的大恩人呐!洪水来时谁家不是在主席礼堂上躲避的?隔壁县没有礼堂,可是死了几千人呢!”

“还有那深水井,以前宣传就说了怎么防疫,咱们都注意着呢,水井一露出来咱都用的深水压井喝的地下水,听说下游的蔡县和汝县发瘟疫好多人都病了呢!现在新社会了,不兴立长生牌位,不然我娘一准能给你立一个,她天天搁家里念叨着谢你呢!”

乡亲们的热情和感激,让王国栋也挺感动,问题是这建礼堂又不是他一个人干的事儿,旁边的乔福山和京城的范武斗都有参与,为什么乡亲们独独感谢他呢?

这汉子听了他的疑问哈哈笑着说:“知道!知道的,这礼堂是范主任乔社长和你一起建的嘛,问题是范主任不是进京了吗?乔社长我倒是也想感谢他,可我不认识他,你们仨,我就认识你一个。当初你领着人在县城建礼堂,我还参加了建筑队呢!”

他这话让王国栋大感意外:“是吗?我说怎么看你这么眼熟,对不住了,刚才没认出来。”

“没认出来不是很正常吗?你一天要认多少人?咱们县哪个村都有礼堂,据说每个村的礼堂都是你监工的,你还能把咱全县人都认识了不成?”

这汉子哈哈大笑:“我们认你可就容易多了,毕竟你就一个人呐,你天天在工地上转,等礼堂建好,全村老少全认识你了。”

听了他这话王国栋一乐:“也是啊!我可是没能耐把咱县所有人都认出来的。”

笑完了王国栋对他说:“今儿个跟我一起的这位就是乔福山社长,你可得好好看看认认了。”

这汉子闻言大乐,把自行车落后了半边,绕到了乔福山乘坐的那俩自行车旁,喜滋滋地跟乔福山厮见了一番,又道了许多遍感激的话才算消停。

二十里路骑自行车个把小时就到了,进了家门后王国栋邀请几个人在家吃了晚饭再走,几人纷纷摇头拒绝,乔福山赶着回家,他两个赶着送完乔福山自己再回家,车都没下就走了。

家里人看他回来了,一个个都兴高采烈,郭绒花跟一只粘人的小猫咪一样围着他绕来绕去。

王国梁问他一路的见闻,有没有见到X主席?有没有见到X总理?

王国芝问他京城怎么样,卖东西的人多不多?东西贵不贵?

唯独老娘微笑着一言不发,忙前忙后给他做饭。

“你以为主席总理是那么好见的?现在这两位的身体都不好,基本整天就呆在医院里了,多少国家领导层的重要人物还见不上他们呢,他们能带病召见我这么个小人物?”王国栋对王国梁的问题嗤之以鼻,要知道这两个人一个再有半年就没了,另一个满打满算也就剩一年时间。

应付完了弟弟,还要应付妹妹,王国栋推开快趴到他身上的王国芝,赶紧回答她的问题:“京城不咋样,街上都是带红袖章的,随地吐痰他们要管,青年男女谈对象他们也管,就连在大街上东张西望他们都管,你说可怕不可怕?”

王国芝打了个哆嗦,又连连追问:“那卖东西的多吗?京城人是不是穿得都跟电影里一样那么漂亮?”

“有穿得漂亮的,比如各个文工团话剧团的艺术工作者和女干部,她们为了形象问题,都打扮得要齐整些。”王国栋一边应付妹妹一边在桌子底下偷偷揉郭绒花的手,小手又柔又软,真想抓出来啃啃。

郭绒花坐在他旁边害羞地低下了头,王国栋看着王国芝好奇的小眼神一本正经地继续回答她:“不过这些人都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人穿的都跟咱们差不多,就是他们的衣服新一些,不像咱们社员多烂的衣服都敢穿。”

“这样啊!”王国芝失望至极,她还以为京城人民的生活就像电影里那么精彩呢!

吃过晚饭,王国栋开始分发礼物,先把各色料子拿出来,跟韩老太说:“娘,这些给您做衣服。”

惹得韩老太喜笑颜开,嘴里还抱怨:“我一个老婆子了,哪用得了这许多好料子,让我仔细算算,都给你们做了衣服才对。”

王国栋故作不悦的跟她说:“娘您这话就不对了,现在我们长大了,有本事给您置办,您就赶紧穿,要是我们没本事,您可想穿呢,我们也给您买不起呀!”

韩老太哈哈笑着说:“好好好,我儿子是有本事了,还越来越有本事,那我还省个啥,全做了穿上!”

“娘您这话就对了!”王国栋连连点头:“我跟您说,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您该吃吃,该穿穿,好好保重您的身体,以后这孙子孙女还都等着您带呢!”

听了他这话韩老太更乐了,笑得合不拢嘴:“那行,我就等着抱孙子孙女了。”说完还意味深长地看了绕着王国栋团团乱转的郭绒花一眼,这一眼害得郭绒花羞红了脸,垂下了头。

等王国栋把相机拿出来,王国梁一把抢了过去,翻来覆去地摆弄:“哥你还真舍得呀,我想买好久了,一直在犹豫。”

也不怪王国梁犹豫,一台相机,便宜点儿的几十块,贵点的几百块,他在阳城也偷偷倒腾做生意,着实赚了一笔钱,要是想买台相机那是绝对没问题的。

有问题的是胶卷和冲洗费,一卷胶卷十几块钱,冲洗一卷胶卷还得十几块钱,一卷胶卷顶多能拍三十来张照片,这一张照片的成本最少也得一块多钱。

这在人均工资不过三四十块钱的年代来说,真的是非常奢侈的消费了。

所以尽管很想要,懂事的王国梁还是没把照相机和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一样列为家庭必备。

现在王国栋竟然买回了一台,王国梁立刻爱不释手地连连比划,跃跃欲试要给家里人照相了。

“现在不行,煤油灯太暗,光线不够。”王国栋说着把买好的几卷子胶卷扔给他:“先好好看看说明书,明天光线好了再照。”

王国梁连连点头,自去翻看说明书不提。

王国栋拿出来一件羊绒大衣,王国芝发出“哇~”一声惊叹,赶紧接在手里,王国栋又拿出来一件,她又“哇~”一声捞在了手里,等四件衣服全掏出来,王国芝也哇了四声,衣服也全被她捞在手里了。

王国栋掏完了大衣抬头一看全被王国芝捞在手里,气得他一把全拽了回来,顺嘴批评她:“是给你的吗?你就全捞在手里?”

他反手把衣服塞给了郭绒花:“绒花,你看我给你买的大衣!”

“哇~~!”王国芝这回的哇不是惊叹了,这可怜姑娘被他哥给伤透了心,张开嘴哇哇大哭起来。

郭绒花一看不好,赶紧上前搂住她哄劝:“国芝别哭,这大衣有四件呢,国栋哥买的肯定是咱俩的,你两件我两件,你先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