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王老头(116)

作者: 一点萤 阅读记录

“娘,我在阳城一呆四年,跟云霞也算得上是半个青梅竹马了,当初县里要关掉阳城的办事处时,云霞就来找过我,我那时的想法和您一样,直接就拒绝了她,我还记得她当初的眼神,直到现在想起来我的心还疼得慌。”

“我哥说再过个三四年个人就能做生意了,您看我现在年纪也不大,三四年我还等得起,您就让我等等吧!做生意我有信心,在阳城的几年我不是也挣了很多钱么?”

王国梁跪到地上把头伏在韩老太腿上声音哽咽:“等我挣了多多的钱就去找云霞她爸妈提亲,如果到时候还是不行,我也就死心了,但是不试试我真的不甘心啊!”

韩老太抚摸着儿子浓密的头发也是泪流满面:“儿啊儿,求而不得最最苦!娘只求你管好了你的心,万一到时候不能行,好歹也不伤得那么重呐。”

王国梁伏在老娘膝上连连点头,心里却在苦笑,这心之所系,能由得了自己吗?

林云霞来到小王庄没多久,陈立东来向王国栋辞行了,他已经平反要回海市去了!

王国栋连连向他道喜,陈立东淡淡道:“喜从何来呢?这十余年的身心折磨早已让我精疲力尽,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并没有感到解脱,反而是无限委屈,我何其无辜!为何我要承受这许多折磨?”

“当初满怀一腔热血要回来报效祖国,谁知此后发展让人措手不及,此时想来真是不堪回首,试问当初回国前就知道将会是如此结局,我还会回来吗?”

“白白蹉跎了十余年的生命在无尽的体力劳动与羞辱中。”陈立东摇了摇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十余年来唯一能让我感到安慰的就是这安平县的主席礼堂了,原以为它不过是哗众取宠的产物,哪曾想竟然发挥了意料之外的作用,让我颇感安慰。”

陈立东给了他一张写了地址的纸条:“我走了,你日后如去海市,可找我一叙。”

王国栋连忙要把孩子放下:“我送您去县里坐车。”

他拍了拍王国栋的肩膀:“不用了,县里已经派人来接了。”

陈立东转身潇洒离去了,王国栋看着他微微佝偻的背沉默不语,这十余年的浩劫,给多少人留下了永难磨灭的伤痕?

他抬头望天,蓝天白云,好在阳光普照大地,一切终将过去。

此后陆续走了几个下放人员,无一不是平反回城,王国栋于他们一一道别。

送走了这些人后,他掐指暗算,总参谋长现在已经复位了,估计高考也不远了吧。

果然到了九、十月份,知青们都开始躁动不安,有那消息灵通的,已经隐隐约约地得了信儿。

王国栋是见天地儿往县委跑,仗着他脸大人熟天天去县委打探消息,县里接到确切的通知后王国栋第一时间把消息带回了小王庄。

他回来把这消息在知青点一公布,知青们瞬间炸了锅!

一个个脸红脖子粗地抓住他不放:“王国栋,这消息是真的?真的开放高考了?你不是逗着我们玩儿的吧?”

也难怪他们不信,虽说早前知青们之间就在传说可能会恢复高考,可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高考中断前都是夏季高考,就算有消息,也以为是明年的事儿了,哪知道幸福会降临的这么快这么突然呢?

从五十年代就开始有部分知青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广大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群人中插队最久的一个,已经在小王庄呆了十五年了。

家里有点能力的都会给孩子找门路回城,剩下的这些,可以说是一点回城的希望也没有了。

现在突然一朝出现了这么一条通天路,他们能不炸锅吗?

 要知道现在上大学可是包分配工作的,这意味着他们毕业之后就会有一个铁饭碗,再也不用回农村来干体力活了。

知青们喧腾过后就开始了紧张地复习,林彩霞微笑着对王国栋道:“我得抽空去谢谢国芝,要不是她天天来请教问题,我肯定也早已把文化课给撂下了。”

说完她瞄了一眼谢盛,这下可以考大学了,以谢盛的文化水平考大学肯定是没问题的,看他还有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推托。

看着回避林彩霞视线的谢盛,王国栋挠了挠头,上辈子公社以谢盛的家庭成分为由拦了他一年,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没人提起。

愣头愣脑的林建中傻眼了,为啥?因为他是初中生!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初高中都是两年制,俗称连中,高考规定了,凡是参加高考的考生,必须上完了高二。

林建中上初中时就开始闹腾着要下乡,插队干了六七年的农活,当初的一腔热血早也耗光了。

此时像他们这样的初中生,想要参加高考都要先经过县里的高中考试。

林建中本身就是个不爱学习的,自打下了乡后更是书本也没拿起过一次,他能考得过就怪了。

知青点和他一样情况的还有许多,顿时一片鬼哭狼嚎。 

褚天逸却老神在在不动如山,既不忙着复习,也不说去报名,急的王国栋连连催促他。

他却振振有词:“国栋哥你就别瞎操心了,来安平县插队是我想来,我要是想走,随时都能走,不是非得参加高考不可。我不走,只是因为我舍不得臭妞妞,离开她一会儿我就想得不行,哪有那心思丢下她去上学?”

王国栋气结,却又拿他无法。

转眼就到了考试的日期,王国栋特意借了公社里的拖拉机,把本公社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给一车拉到了县城。

考完后大家忐忑不安地回去等结果,没多久初选名单就出来了,被录上的考生们欣喜若狂,聚拢在一起选报学校。

 让王国栋大感意外的是谢盛,他竟然没有选择前世的清北大学,而是报了南凯大学,王国栋纳闷地问他:“你咋不报清北大学?”

林彩霞也咬着嘴唇看他,谢盛拿过林彩霞的表格在上面写上了南凯大学几个字,写完了把两张表格叠放在一起,对着王国栋道:“不知道分数盲报,还是南凯大学把稳些。”

林彩霞泪流满面紧紧抓住了谢盛的胳膊,她知道,谢盛这么做全是为了自己。

他出身书香世家,父母都是出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谢盛文化底蕴深厚,英语也特别好,他要想报清北大学,那肯定能录取上。

自己呢?以前从未学过英文,全是到了小王庄后才和王国芝一起跟着谢盛学了些,偏偏这次考试有英文这一科目,她自觉自己发挥的不好。

虽然初选通知没有公布详细分数,她也知道自己的英文肯定拖了后腿,想上清北估计没戏。

谢盛此举,只为迁就自己,好以后两个人能上同一所大学,虽说南凯大学也不错,可要和清北比,还是要差了那么一步。谢盛为了自己愿意舍弃清北而就南凯,这么多年的追逐终于有了结果和回应,怎不让她激动万分?

被她紧紧抓住胳膊的谢盛拍拍她的肩膀权做安抚,这么多年她的情谊他全看在眼里,说不心动都是假的,问题是没资格!

当初母亲被批|斗不堪受辱,上吊自尽,父亲被下放到了西南边陲,自己是妥妥的黑|五类狗崽子,面对干部家庭出身的林彩霞,他又怎敢接受?

每每看到她追逐自己的眼神,他比她更痛苦,这高考,是他晋身的阶梯,现在自己终于有资格站在她身边了!

王国芝对着志愿填报表一通抓耳挠腮,她对于各个大学的情况一无所知,偏她又目的明确的不得了,如果学不成和经济有关的科目,她宁愿不去上。

看着谢盛三下五除二就填好了他自己和林彩霞的,王国芝一步就窜了过来:“谢老师,你也给我选选吧!我根本不知道哪个大学有跟经济相关的科目咋办?”

谢盛微微一笑,接过了她的表格,第一志愿填报了复淡大学,第二志愿选报了京城财经大学,第三志愿选报了海市财经学院,第四选报了西方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