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七零王老头(131)

作者: 一点萤 阅读记录

“啥项目?”王世全愤愤然地说:“你联系好酒水生产线了?说吧!得花多少钱?”

“酒水生产线目前还没联系上。”王国栋卖关子:“这个项目投资少,利润大,只要乡亲们愿意,老弱妇孺都能在家挣钱,大爷您一定满意。”

“到底啥项目?”王世全被他挑弄得心痒痒。

“木耳,咱们人工养殖黑木耳。”王国栋不再卖关子,直接把自己准备集资入股成立菌丝袋加工厂和干木耳加工厂的计划和盘托出。

王世全犹豫不决:“那啥,菌丝袋是买到家里浇浇水就能长出木耳来的?”

“是呀!”王国栋点头:“不过也没那么简单,还得管控温度洒水量什么的,想做这个最好家里能专门建上一间土坯房。”

“土坯房算个啥!三五天就能盖起来。”王世全疑惑地问道:“我就是纳闷这木耳还能从啥菌丝袋里长出来?那东西不都是长在烂木头上的么?”

“嗐!大爷这就不用你操心了。”王国栋安抚他:“这可都是省里的种子研究所研究出来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厂子建好后会有研究所的专家来给咱们进行技术指导。大爷您就说,这项目行不行吧!”

听他这一说王世全激动了起来:“这咋不行呀!木耳可是好东西,价钱高着呢!咱要是有这技术,还愁发不了财?”

激动得脸都红了的王世全立马拉着王国栋去了县里,早一天确定了工厂用地,就能早一天建厂房,早一天建好了厂房,就能早一天挣到钱!

县里的新书记原本对于王国栋不肯投资饲料厂也是颇有微词,现在一听王国栋要投资这么一个木耳的产业链,高兴非常,大笔一挥给他划了朝阳镇上好大一块儿地。

爱好书法的书记还给王国栋写了安平木耳四个字的颜体横幅,王国栋对着这书记一通彩虹屁后,当场拍板木耳加工厂生产的产品就叫安平木耳了,他要把这几个字拿去注册商标!

王国栋这一通操作瘙到了书记的痒处,立马把工厂的土地使用费给了一个大幅度的优惠,王国栋心道这马屁拍得好还真是有用,看来自己以后还是要多多练习才对。

交过土地使用费后,小秘书给他整顿的人马也就位了,厂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耸立起来。

王国栋事先联系好的人才也一一被他召集到了安平,梁旭升不愧是王国栋看好的人,竟然已经提前做好了集资入股的规划书,喜得王国栋连连夸奖他,当场任命他是安平木耳产业的总负责人。

梁旭升得了夸奖和肯定,犹如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一时宣传造势收拢股本招收员工,忙得不亦说乎。

正当安平木耳一切进展顺利时,王国梁给他打来了电话:“大哥!我给你找到酒水生产线了,还带生产工艺跟技术人员,你要不?”

王国栋一听大喜:“那正好啊,三大爷还正愁他的土法酿酒术和酒水生产线不配套,你这还有生产工艺那可太好了,让工厂的技术人员跟三大爷好好交流交流,取长补短,咱说不定还能改进一下生产工艺呢!”

“呵呵,呵呵呵!”王国梁干笑几声:“这生产工艺大概用不着跟三大爷讨论了。”

第86章 啤酒

一听王国梁说生产工艺不用和三大爷讨论了, 王国栋大感兴趣:“怎么说?难道他们的生产工艺特别先进不成?”

“先进不先进咱也不知道,不过确实用不上三大爷了。”王国梁又尬笑了两声:“这套酒水设备和工艺是生产啤酒的。”

啤酒?啤酒也行呀!

现在国内的饮品市场远没有后世那么丰富, 除了南海的椰汁,羊城的健立宝, 安市的冰锋就剩下了几个其它小众品牌了。

啤酒在这年代还被大部分国人归类在饮品里,市场占有率还是很高的,发展前景非常不错。

再说啤酒都是麦子酿制的,他们安平正好是麦子的主要生产区之一,做啤酒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我到处打听了,没找到白酒的,这家是他们知道我打听酒水生产线主动找上门来的, 报得价格非常实在,提供的后续技术支持也相当到位。”

王国梁说着顿了一下:“但是他们要求也多,首先生产工艺要和他们总厂的保持一致并且产品冠他们的名字, 产品售价也必须接受他们的指导。大哥你有意向吗?要是不行我就回绝了他们。”

照王国梁看来,这家提的条件太具体, 掣肘太多了, 真要合作起来, 怕是会麻烦不断,远不如自己直接成立一个新品牌来的便宜。

“别别别!”王国栋连声阻止他:“啤酒可以,我有意向, 要求这么多他们是什么牌子?”

“东省的清岛。”王国梁苦笑。

“东省的清岛?”王国栋一惊,这家不是国有企业吗?怎么会找上自己?再一品他们的要求条件,嘿!自家不就是个冠名生产商吗?

“那他们对咱们的资金股本有什么要求吗?”王国栋觉得还是先问问清楚的好, 他是想带领乡亲们一齐致富的,如果人家不认同他的集资入股方式,那就没有必要再谈下去。

他本身除了盖房子外对这些实业又不感兴趣,也没那个精力管理,如果这个项目不能给乡亲们带来足够的利益,那就完全没必要开办。

“他们对这个倒是没有什么要求,只要求工艺和冠名售价,别的都随便咱们。”王国梁已经凭借着自己的商人本能和对方先进行了一轮细致认真的讨论了。

自家大哥回安平办厂子是为了什么他清楚得很,自然把最关键的问题先问了个清楚。

王国栋琢磨来琢磨去,觉得这个项目还是有利可图的,虽然冠名代加工对于工厂本身来说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但是只要能跑量销售,还是有赚头的。

清岛本身已经是国内非常成熟的啤酒品牌了,群众接受度高,走跑量销售肯定没有问题,再加上投资少,肯定能给乡亲们挣上一份稳妥钱。

下定了决心后他交代自家弟弟:“那啥,国梁,你嫂子快生了,我这儿也走不开,这事儿我就全权委托给你了。你跟厂家好好协商,如果能成,咱们就赶紧地签了协议,正好凑着这次建木耳厂的机会一气儿把这啤酒厂也给建起来。”

王国梁不满地连连抗议:“大哥,不带你这样的,怎么又变我的事儿了?铺排下这一通摊子你忙得过来吗?洽谈阶段我能帮帮你,等到正式实施后你有人用吗?”

“所以说我缺人呐!我缺管理人才,国梁你有没有合适的给我推荐几个?”王国栋不放过一切拉拢人才的机会。

王国梁气结:“没有!我也缺!”

“没有就没有吧,你可抓紧了时间和他们洽谈,争取尽快把厂房确认下来。”王国栋一边儿使唤兄弟一边儿还不忘记关心兄弟的终身大事:“你跟云霞啥时候结婚?这丫头医学院是不是也该毕业了?”

一提到林云霞,王国梁的心情就开始美丽,语调轻快地跟自家老哥炫耀:“她今年就毕业了,等她一毕业我们就结婚,婚礼场地我们都商量好了。”

长达八|九年的爱情长跑终于要开出最美的花朵了,王国梁恨不能跟全世界炫耀。

“那可太好了!到时候哥给你包个大红包!”王国栋也为他感到高兴。

国梁的婚事早已成为自家老娘的一块儿心病,幸好林云霞很懂哄人,每次假期都会到老娘面前刷好感,不然自家老娘怕是早已按捺不住要催婚了。

心情很美丽的王国梁颠颠儿地帮自家大哥跑腿儿去了,木耳加工厂快要完工时,郭绒花发动了。

这一段儿时间夜里王国栋都是抱着郭绒花睡的,她现在肚子大顶得难受,饭也不能好好吃,多吃几口就嚷撑得慌,呼吸也总觉着困难,不管是躺着睡还是侧着睡都不得劲儿。

看到抱着肚子气儿都不好喘的郭绒花,王国栋心疼又愧疚,孕育孩子时母亲是最辛苦的,除了要承受长达十个月的孕期折磨外还得承受世上最强烈的疼痛,这份痛苦是男人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