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在位手册(299)+番外

周老院使恨不得让镇西王滚出去,你就不能好好说话。

周院使的叙述都是专业术语,单是“浮、沉”二字他已经听的一个头两个大,徐知乎听的神色不开,雷冥九便更烦了,怎么就突然这么严重,不是随便得得吗!

最后两人走出来。

徐知乎看向雷冥九:“不要多想,目前来看周院使尽力了。”

我没有多想!现在就跟你没有一点关系了,无耻也不外乎如此了:“知道了!”

“你还要去前面的土豆店去看看吗!”

看什么看,你都暗示过河拆桥了,再说谁稀罕跟你看看:“还有事,先走一步。”

“不送。”

徐知乎待他走后,皱眉,确实没有更好的办法,心里也急了三分,难道就这样耗时间?!

……

端木徳淑坐在床边缝着手里的小帽子,脸色看起来还好。

戏珠神色难看的走过来。

端木徳淑也不抬头:“不是让你去倒水了吗?水呢?”

戏珠将信递到皇后娘娘面前,不是都说不联系了!镇西王怎么还——

端木徳淑抬头,看一眼戏珠手里的信,心思平静,停了两息后,抬起头过分白皙的手,接了过来。

“娘娘——”您怎么可以接!

端木徳淑发丝披在肩上,语气平和:“他定然是有事。”

——我知道你为什么身体不好!你不用想了!安心的!我来想,大不了你就当我死了!不要总是想这件事,我都说了,谁他妈敢造谣生事,老子拉着她全家一起死,一证清白!

所以安心带着大公主!就算你还没有下定决心,我也已经想到处理办法了!到时候你自己选择!总之什么都不要想,安心养病,没事!

打扰了——

端木徳淑看着薄薄的一页纸,相比他以前啰里啰嗦的很多话,他已经很简单了,大概是看她病着才把信送了进来,若不然是想遵守约定的。

端木徳淑叹口气,将信慢慢的折起来,听说雷老夫人在接触京定侯府的小姑娘,她让品易问过了,京定侯府的姑娘品行很好,人也不错,去年她也远远的看过一眼,是一位可人的小姑娘。

想来,小姑娘会好好珍惜他的,以后好好过日子,安安稳稳的,两个人都安稳。

“娘娘……您怎么……”哭了……

端木徳淑的声音柔柔的:“起风了罢了……”抬手抹掉了不知道怎么落下的一滴泪,她不伤心。

就是想起来有些窝心,抛开出身的成见,现在来看,他是一个好人,也是能托付终身的好选择。

柯姑娘又不是那些娇养着的大小姐,定然会珍惜他的。

端木徳淑将信交给戏珠,声音依旧淡淡的:“处理了吧。”

戏珠恭身。

端木徳淑垂着头,对着做了一半的小帽子发呆……

戏珠小心翼翼的看着娘娘,又看看周围,除了远远站着的值岗的宫人,一个人也没有。

戏珠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镇西王怎么了吗?

品易走进来。

戏珠向他比个小声的动作:娘娘需要安静。

品易顿时放轻了脚步,走过来,看了一眼戏珠手里折的整整齐齐的信,心便了然了三分。

端木徳淑将帽子放在一旁,倾身躺下来:“你们都出去吧,本宫休息一会。”

戏珠看眼品易。

品易颔首,安分的将床帏放下来,示意戏珠出去说。

其实出去有什么好说的,他们到底是下人,谁能真说清皇后娘娘在想什么:“让姑姑处理便处理了吧,留着也是把柄。”

“哎……”谁能想到是今天这样的结果:“我先去,你照看照看娘娘。”

“嗯。”

……

端木徳淑恢复很快,就好像这一个月来汤药不断的身体是个假象,脸色和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丰盈润泽起来,心情也疏朗不少。

阿静服侍皇后娘娘用了早膳,也神清气爽的:“臣妾听说,大公主今天可精神了,还会笑了呢。”

端木徳淑笑笑,可不是吗,两个多月了,都是大孩子了:“是吗?你有心了。”

哪里:“现在娘娘的身体也好多了,不知道皇上什么时候将大公主送回来,到时候娘娘亲自看了,肯定更喜欢。”

端木徳淑被阿静一说还真有些想了:“年节的事你费心了,本宫身体一直不好,又让你操劳了。”

“皇后娘娘说的什么话,能为娘娘分忧是奴婢的福气,而且,有欣圆她们在,我跟着操什么心,都是按例来就是,皇后娘娘赶在节气里好转,才是普天欢庆的大事,娘娘若是再不见好,国公夫人可不知道又要想出什么主意了。”

两人相视一笑。

国公夫人最近两个月没少往宫里跑,若不是皇宫的大门不能随时开着,她都要住这里了。

……

徐知乎这几天心情很糟,可以说非常糟,平时感觉不到什么情绪波动的人,已经因为一些小事,甩袖走两次了。

徐知乎脸色非常难看,那天他回来后,费尽心力的查阅典籍、翻找病例,待他觉得有些头绪时,她突然好了!好的就像前面生病纯碎为了看他笑话一样!

徐知乎可不是觉得自己像个傻瓜,问来问去!不眠不休的看来看去,什么用场都没有!

她到是病的任性!想病着就病着,想好了便好!谁有她那样的本事!

他却在这里没事找事般的瞎操心,也不看看轮得到他一个外人操心吗!

落得现在这样笑话一般的下场,纯属活该!

无虑小心翼翼的走进来,不敢动相爷书房里大量堆砌的散乱的医书:“老爷,老夫人……传您过去……”这些书,最好谁也不要提,看都不要觉得看到了,否则老爷脸色更冷。

徐知乎整理整理衣襟,丝毫不想在书房里待,转身向外走去。

……

要说临近年节,圣都还有什么大事,便是京定侯府的孙小姐将在明年春末嫁给了镇西王坐下第一猛将言势倾。这件事在圣都贵妇圈中引起一阵涟漪般的波浪。

谁不知道京定侯府的小姐,那位柔柔弱弱颇有自己主意,长相漂亮的小姑娘中意镇西王,那些除了看不上京定侯府落魄的夫人们,谁不真心实意的夸一句柯姑娘是好姑娘,怎么就要嫁给名声不好的言势倾了。

更多的是惋惜她没有与镇西王修成正果,自然还有点‘看吧,谁也嫁不成镇西王’的舒心,毕竟这样大的好事,落在身份不高的京定侯府头上,能呕死圣都中大半官员家眷。

只是又难免转过身,感慨镇西王的情史,以前觉得镇西王就是一个笑话,思慕谁不好思慕皇后娘娘,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可一年年过去,如今皇后娘娘做娘都好多年了,还能让一个人如此念念不忘,年轻漂亮又懂事的小姑娘送上门来都没有心动,即便不娶纳为妾的心都没有,又不禁让人羡慕几分皇后娘娘的运到,赞一声镇西王的性情。

倒不是多令京中妇人们推崇,就是觉得挺难得的,一无是处时为皇后娘娘守着,和如今功成名就依旧不对外人动心,是两种概念,更何况镇西王是从小喜欢皇后娘娘这么多年了的,怎么能不更令人感慨。

尤其是看着他们一路走来的人,如今再看又有了另一番感悟。

纹袖甚至会想,若是当初皇后娘娘嫁给了镇西王也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也只能想想,他们两人注定等不到彼此身份相等的时候。

镇西王功成名就回来,徳淑姐姐肯定成亲了;若是镇西王没有如今的地位,端木府又万万看不上他。

可人们还是会忍不住想,会不会存在,端木府家小姐因为没有合适的姻缘一直不嫁,镇西王又功成名就的归来迎娶,定然又是一段圣都的传奇。

……

齐西雨尤为感慨柯小姐订婚之事,这位柯姑娘她见过几次,真心是一位好姑娘,小小年纪有这份沉稳的豁达和拼搏的勇气,难能可贵,若不是徐家没有合适的男丁,她十分想与之成为妯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