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驿丞大人在上(62)

作者: 七宝花生 阅读记录

任素念看着他,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早日回到京都,了却自己的心事。

食罢,岳虎便告辞了,这个镇子上有很多位和他出生入死过的老兄弟,有老来退伍的,也有伤残避世的,他每次来都要看望,叙叙旧。

凌昱和小弟一起收了碗筷回了屋,已入深冬,蜀地的天气有些潮冷,凌业将自己砍好的整整齐齐的木柴码在火炉旁边,烤出寒气,准备待会添多些柴火将屋子里烘得暖暖的。姐姐刚来这边,一定受不了这种湿冷的天气,别把身子冻坏才好。

他目光看向凌玉,记忆中的阿姐还是那个萝卜头中的说一不二的阿姐,他对她本来只有模糊的记忆,但当今天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瞬间就认出了她,也许这就是血脉的链接吧。今天阿姐说的真相,让他愤怒到无法自抑,但他还是忍住了,因为自己是威武侯的儿子!

虽然在这镇子里与世隔绝,但是幸好母亲博古通今,教他文笔与兵法。又有很多退隐至此地的老兵卒子,不敢说武技有多高,但既然能身经百战没有丢了命,那边自然有最实用的攻击、保命的法子。这些招式、计谋,无一不教给了他。这样一来,跟京都的世家子弟比,他其实并没有落下,说不定,还要更深一筹。

最起码,跟岳虎叔叔对战,也有赢过好几次了。还是小小少年的凌业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学艺,保护母亲和姐姐,再也不让她们掉眼泪。

沈素念就着烛火,从柜子里拿出了一摞衣物,竟然都是崭新的女儿家衣袍。“跟你失散后,到了换季就惦记你有没有增减衣物,实在想得紧了便给你缝衣服,不多,一年两套。想着你的身量做的,这套是最新做的,试试看合不合身?”

凌玉接过来,厚厚的一摞,从小衣、中衣到外袍,无一不全。她抚摸着细密的针脚,布料不是身上这种锦衣玉袍,却格外温暖踏实。她点点头,正要迈步进了里间换衣,门外传来不轻不重的敲门声。

凌玉脸色一变,这声音的节奏,是安瑾来了

☆、安瑾拜见

凌玉回头看了母亲,她有些迟疑道:“是安瑾。”沈素念回了她一个慈爱的眼神,在她心目中,安瑾更多的是她幼时姐妹的儿子,是自家女儿的救命恩人。仅此而已,至于他其他的身份,在对待凌玉的真挚感情面前,都没有那么重要了。

小弟过去打开了门,门外是一个风姿卓越的世家公子模样,他心中忍不住腹诽:瘸腿的阿牛大哥可是说过,这种都叫“绣花枕头”,很少有中用的,我阿姐怎么就看上这副皮囊了。

“是凌业吧?”安瑾仿佛已经见过无数遍一样,很自然的微笑开口。这一声凌业,忽然让少年的心中有些羞涩了。“你是我阿姐看上得人?”凌业歪着脑袋大剌剌问道。

“凌业,不可无礼。”沈素念在屋中制止道,“快把安世子请进来。”

噢,凌业让开身子,但是眼睛还是打量着对面这个人。安瑾进来就行了晚辈的大礼拜倒:“安瑾见过夫人。”沈素念站起身将安瑾扶起来,眼神坦荡的看着他,多年陪在威武侯左右,这个孩子刚进来她就感觉到了,他不是纨绔,而是经过磨难历过血雨的人。

而他如今就这样站在自己面前,隐忍着歉疚的姿态,也完全是因为凌玉这个孩子吧。

思虑至此,她点点头:“叫夫人实在是生分了,想必你也知道,你母亲和我,可是闺中密友。要是都在京都,至少也可以叫我一声姨母。当初生下你,你母亲写信给我,说取名为瑾,我当时就玩笑说那我生了女儿就叫玉。现在,叫我一声伯母也不为过。”她简单和安瑾叙了旧,又转头对女儿道:“你这傻孩子,别发愣啦,给瑾儿倒茶。”

她没有称呼他世子,是因为在这里,她没有把他当作逸王府的人,没有和他站在对立面,而是完全以平凡长辈对待晚辈的态度,这让安瑾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同时对沈素念愈加尊敬。平日高傲的逸王府世子,微微弯了腰,到客座落座。

“伯母,母亲也一直惦念您。这些年没了你的消息,她一直多方寻找。”安瑾道。

“明日我便修书给她,你帮我送给她,让她勿念。如果有缘,我们说不定还能再见。”沈素念微笑道。

安瑾心中暗道不妙,既然要修书给母亲,也便是准备重新回到世人的视线中,但有缘再见就……他看了旁边的凌玉一眼,发现她也微皱眉头,显然也是听出了其中不太吉利的意味。

安瑾起身朝沈素念道:“伯母,凌玉好不容易与您团聚,只求她过门后,让我们略尽孝道,服侍左右。”

沈素念微惊,这意思,竟然是要把自己接过府去么?这孩子的神情很是坦荡,想必不是说得假话。她微叹一口气,待要开口,凌业抢白道:“侯府还有我这个男人呢,我母亲当然要跟着我才对。”

听到小弟用略稚嫩的声音说出这句话,忍不住笑道:“臭小子,你才多大,有这心就够了。”复又看向安瑾道:“安瑾,咱们的事,我同母亲都禀过了,眼下情势有些复杂,我们的婚期……”

“我可以等。”安瑾坚定道,又看向沈素念恳求道:“只求伯母允了我们的婚事!”

沈素念怎么可能不允呢,现在安瑾的出现,让她终于不用再为了孩子们苟活在这个世上,如果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把凌玉交给他再好不过。对于凌业,年岁渐长,可以照顾自己,凌玉这孩子也不会不管不顾。自己,或许,终于可以和兴朝泉下相聚了吧。

她缓缓点头:“我能看出来你对凌玉的心意,只盼你二人和睦美满。我要回趟京都,解决一些事情,待一切了结,就为你们操办婚事。”

安瑾沉默了下,还是艰难张口道:“我父亲做的事……”

“不必说,他们何尝不是痛苦活着呢?我不原谅,但是我同情。”沈素念截住了安瑾后面的话,摆摆手,看似神态已经有些累了。

安瑾起身拜别,想必今日沈素念心神波动很大,应该早些安歇才对,不便多打扰。凌玉将安瑾送出门外,看着他道:“我没有跟你商量便决定延后婚期,是我的错。”

话刚说完便被拥进了一个温暖的怀里,安瑾低低道:“你没有决定抛弃我,我已经满足了。总归你还是我的人,我会加倍看紧你,不让你跑了。”

“说什么呢,我,我才不会跑。只是,你也听到母亲的话了,我和她一样,都想先把当年的事了结掉。给父亲一个交代,让母亲了却心结。”凌玉道。

“你准备怎么做?”安瑾问。

凌玉摇摇头,轻声开口:“我不知道,但是我会协助母亲去完成她想做的,也看好她,不要让她做傻事。我好怕她会真的……”

安瑾呼了一口冬日的湿冷凉气,怕怀里的人冻到一般又紧了紧臂膀。他的思绪回到当年母亲送信给他的时候,信里只说了让他去救人,虽然只来得及救回怀里的丫头,但这,就是一切故事的开始了。

自此之后,母亲和父王的关系就每况愈下。想必王妃的确知晓所有的真相,能等到闺中密友沈素念的消息,想必会非常欢喜。只是,接下来回到京都,他们将面临的事态会更加凶险,也会有更加为难的选择。他拥着凌玉,明明在怀里,心里却害怕她会忽然消失不见。

第二日。

沈素念坐下来写了厚厚两摞节庆对联、红喜字等等,交给镇长,以备她走后镇里的人取用。她在院子里做了会儿,让凌业关了字画铺子,简单收拾回京都的行装。确切来说,她没有拿什么,除了威武侯留下来的血衣。

第三日。

她去了镇子里,和之前自己一直接济的人告了别,将他们托付给手脚方便的人。镇子很小,大家都知道她要离开镇子了,但是关于她的身份,她要去哪儿,都不清楚。他们心照不宣,没有人问出口,只希望将来还能见到她。她是这个镇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