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七零之我想好好吃顿饭(73)

熏肉被小方挂在了屋檐下,俩个大小男人盯着熏肉,不知道怎么做,张茉莉说道:“要不这样,明天我过来的时候,做个香炒熏肉?”

“太好了,茉莉同志的厨艺一定不错,明天我也得尝尝。”小方奉承道。

李大爷突然说道:“明天让小江一起过来吧,听小方说,他在厂区上班,我们聊聊天。”

第63章 小聚

江文恒对李大爷的邀请感到意外, 张茉莉问:“文恒, 你不会不去吧, 我都答应人家了。”

张茉莉皱皱眉, 又摇摇江文恒的胳膊:“你不许不给我这个面子, 那我太丢人了。”

“去去, 我去还不行吗?”江文恒无奈的说道。

江文恒中午有午休时间, 去吃个饭再上班不会影响工作。

傍晚十分,厂区西边有农民挑着扁担过来卖菜,价格公道不贵, 都是家里自留地里长的,夏秋是卖菜的高峰期,厂区的人们经常会买一点回去, 尤其是家里自己开伙做饭的。

第二天要去李大爷那, 张茉莉就买了三样菜,今天她观察过了, 李大爷家里的厨房非常干净, 不像是经常用的, 不过小方告诉她, 调料一应俱全, 可以直接用。

江文恒提着菜和一瓶酒, 张茉莉两手空空的去了军区大院,门口的门卫认识了张茉莉,但是循例还是要登记问话的, 张茉莉签了名, 就和江文恒去了李大爷的院子。

小方没在,听李大爷说是去办什么事情了,最少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回来,李大爷有个小菜园,到了夏天的时候就种点菜,他长期吃食堂,种菜就是一个乐趣,打发时间的方式,大部分菜,都被他送了出去。

张茉莉以前不知道后院还有小菜园,今天才看见,李大爷刚薅了草,满手都是泥:“我去洗洗手,你俩随便坐。”

江文恒把东西放下,张茉莉拉着他:“文恒你看,咱们要是住小院,也能自己种菜吃了,楼房里什么都种不了,阳台太小了,哪里能跟大队咱们的大院子比。”

江文恒说道:“菜也不是随随便便怎么种都行的,咱们在家那会儿,自留地也有要求,后院的菜园子,也有种类的限制,你忘了?”

这倒也是,张茉莉叹口气:“啥都被管,要是以后可以随心所欲就好了。”

这两年,已经比之前宽松很多的,七八年前,种菜?想都不要想,不符合规定,连鸡都不让养,违规的全被没收了,什么理由都没有用。

可怜兮兮的那么一点自留地,粮食不够吃还想种点粮食呢,谁舍得去种菜呀。

李大爷这里没人管,种菜全是随着自己的心意,他洗完手出来,给他俩泡了一壶茶:“茶叶是去年的陈茶了,凑合喝喝吧。”

张茉莉拎着东西问:“李大爷,我去厨房啦!”

江文恒要帮忙,张茉莉连忙按下他:“你陪着李大爷聊聊天。”

不就是做几道菜吗?她一个人就能搞定,菜园子里的菜,李大爷说了,随便用,都是一些家常的蔬菜,张茉莉自己拿着小竹篮去摘了一点,西红柿还带着早晨的雨滴,红红的很诱人。

大院里有平房有楼房,像李大爷这里,是二层的小楼,目前只有他和小方两个住,以前家里人多,每天都很热闹,现在只剩下他一个人孤零零的了。

孩子们逢年过节才会回来,平时忙,也抽不出时间,李大爷退休以后,开始还不适应清闲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慢慢习惯了。

张茉莉炒好一个菜端出去,她发现李大爷和江文恒很投缘,两个人聊天聊的十分热烈。好像在说什么政策之类的话,张茉莉也没听清。

等张茉莉再出去的时候,看见李大爷拍着江文恒的肩膀称赞:“年轻人,很有想法啊!”

夸江文恒就和夸张茉莉一样,甚至比夸她还开心呢,张茉莉美滋滋的拽拽套袖,小跑着去了厨房。

张茉莉做了五菜一汤,辣炒熏肉、香菇油菜、拔丝地瓜、韭菜炒鸡蛋、蒸茄子,汤是豆腐粉丝汤。

拔丝地瓜是张茉莉第一次做,以前她都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菜,是跟着蔡师傅学的,也真是学会了做法和步骤,今天是第一次实践。

别看李大爷不做饭,但厨房的调味料可齐全了,拔丝地瓜需要不少白糖和油,张茉莉在厨房一看,油壶里的豆油还有多半壶,白糖整整两袋,其中一袋拆封了只用了一点。

张茉莉咂舌,不做菜的厨房,这调味料也太全了,什么都有。

小方说,李大爷胃口不好,上个月他曾经在家里做了几次菜,这些调料都是那时候采购的,只是……自从在家里开伙之后,李大爷比以前的胃口还差了,小方就再也不敢直接开伙了。

正好张茉莉来做菜,这些全都能用上,指望他们俩,都得放过期了。

张茉莉忍不住摇摇头,守着一个菜园子,还有一厨房的炊具和调味料,条件这么好,不自己做饭做菜,太浪费了。

食堂是好吃,但吃的多了,也不是家常菜的味道呀,张茉莉自己都琢磨着,等到了秋冬,她和江文恒不在食堂吃了,每天在家里吃,一来能节省一点,二来还能练练她的厨艺。

地瓜谁家都有,属于最不值钱的粗粮,也最容易填饱肚子,一种地瓜多种吃法,拔丝地瓜算是最“奢侈”的了,地瓜便宜,但糖和油贵呀,都属于难买的调味料。

拔丝地瓜最重要的步骤就是熬糖,白糖和半碗水混合,大火煮开后改小火慢慢熬,关键就是火候,时间久了糖就糊了。

锅里的糖在开锅后冒气泡,当气泡变小变成焦糖色时,张茉莉拿筷子尝了尝,蔡师傅说,熬好的糖立马放进凉白开里,看看是不是变脆了,变脆就代表成功了。

熬糖的香气飘满了整个厨房,连李大爷都忍不住探头问:“你这是做什么菜呢?”

张茉莉刚尝了糖,成功!她喜滋滋的说:“拔丝地瓜!”

已经下油锅炸好的地瓜放进去,把糖往地瓜上淋,成丝的糖浆裹着地瓜,一圈一圈绕城丝,准确的来说,这道应该归到甜品里面去。

当所有的菜做好的时候,小方也从外面回来了,隔着大老远推车的小方就闻到了香味:“是要开饭了吗?”

李大爷拿了碗筷:“你这孩子,回来的太是时候了,文恒拿酒来了,咱们仨喝一杯。”

李大爷年纪大了,轻易不沾烟酒,他今天高兴,破例喝上一次,小方就没阻止。

李大爷和江文恒继续聊刚才的话题:上大学。

自从大运动开始,高考已经停止七年了,青年们到农村来建设,多余的劳动力也存在无法安置的问题。

不过现在也不是大学完全不招生。从前年开始,大学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工农兵学员,但是这样招上去的学生良莠不齐,更看重的是政治背景,而不是学识。

像江文恒这样的人,如果政审的话,基本通过不了。

李大爷谈起这个来痛心疾首:“好多届的学习苗子,就这么断了。”

江文恒也沉默了,他和李大爷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他想考大学,但不是现在,不是工农兵大学生,而是像多年前,那样堂堂正正的高校大学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学习的动力。

只是目前的大环境下,他的这些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李大爷意味深长的说道:“万事无绝对,只要你准备好了,就会有机会来的那一天,刚才咱俩聊,感觉你知识很扎实,要是应对个高考,应该不成问题,你还年轻,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江文恒微微点头,和李大爷聊了聊,感觉整个人开阔了很多,不愧是从解放前的死人堆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看人看事都很有一套,江文恒自诩自己还算聪明,但在阅历丰富的老人家眼里,自己的那点聪明劲不值一提。

张茉莉没听到头尾,不过江文恒非常努力学习的,这一点她可以作证,有时候为了看书,连张茉莉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