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六零卖红糖(64)

作者: 雷兽小白 阅读记录

小叔子们不错,堂小叔子们也是个个有前程。

要林建国说,一个女人会离婚,要么婆婆不好,要么老公对他不好,要么经济上有压力,要么就是脑残。这些苏禾是一个都不沾啊,两口子好的蜜里调油似的。夫家这么好的条件,抛夫弃女,也不一定能得着啥。这种利弊,苏禾肯定是明白的。

再说了,郑医生,还是苏禾的亲娘舅呢。这亲娘舅做的这样的好媒,他们要是还想着拆了,那就只能用一个字形容了---------------作!要是苏禾娘家真的敢棒打鸳鸯,他们老林家也不是吃素的!

要他说,东方红大队的那些没良心的抛妻弃子的,抛夫弃子的,是没遇到他这个治婊专家,当年为了逃避农活儿,为了吃饱饭,在乡下成了亲,现在有机会回城了,就玩起过河拆桥的戏码,连孩子都不要了,真是黑了心肝了。说白了就是欠收拾。

听到林建国这么一分析,二旺心里亮堂多了,哎,对啊,他们老林家,这 些年已经发展起来啦。

“三叔,我这就去鼓励鼓励她。”二旺抱着林建国送的一大摞复习资料,笑眯眯的说道。

第58章 考学

第二天, 林建国私下里跟林妈妈说了这个事, 林妈妈当下拍板决定 ,让苏禾住到城里去复习。

林家在村里一直人缘不错,这两年他们老林家日子是越过越好,加上他们林家屯植树造林后每年每家又都有大量的水果分, 对于“戏匣子”的电费问题,林妈妈也不那么纠结了,再加上蹭缝纫机的,每天来林家串门的人是络绎不绝。这个是绝对不利于静下心来学习滴。

“不用,妈,咱家闭门谢客不就好了。”这种时候,夫妻两地分居总是不太好。

“啥叫谢客?咋谢?”林妈妈不解的问道。

“哦, 就是跟人说好了,不接待串门的。白天关上大门。不让人进来。”

“那,要是有人来借缝纫机用怎么办呢?”这也是个问题。乡里乡亲的,有时候, 一些小事上也捋不那么太清楚。人家上门了,直接拒绝好象也不大好。

“哎呀, 妈, 你这话都哪年的老皇历了,已经过时了, 这些年,咱村里买缝纫机的人家可不少呢。”有山上那一万棵高产果树垫底,家家不能说富裕吧, 但是日子还是过得的。他当年的做为对林家屯的经济建设来说还是有深远的影响滴,不枉他晕倒一场呐。

“那成,回头啊,我每天早上带着小竹去别人家串门去。告诉他们,小禾要复习了,咱家这段时间关大门谢客了。不接待串门子的。”二旺结婚的时候,林建国倒腾了张自行车票,家里给他买了一辆自行车,大旺转业后,家里又买了一辆自行车,大旺两口子每天也是骑自行车上下班回家。孩子还是交给林妈妈带着。

林家因为有收音机和缝纫机,这些年来,一直是林妈妈在家等着别人上门的时候比较多哩。

“小禾呀,你呢,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复习,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先祝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和二旺,洛洛一起等着你的好消息。”晚上,林妈妈拍拍苏禾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仅仅用了十来天的时间,林建国就处理掉了积累十年的全部的高考复习资料库存。林建国大手一挥,在心里用“十年磨一剑”“厚积薄发”来定调了自己这次成功的商业行为。当然,最重要的是近乎完美的执行力。嗯,对,就是这样!虽然自己是自带金手指滴气运之子,但是这么高效率的执行力,林建国觉得,也不是每个人都做的到滴!

林建国暗暗的为自己打了个CALL。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红糖大佬林建国同志最初的资本积累就算是胜利完成啦。下一步怎么办?

那还用说,无数后世的穿越网文作者已经给出了最佳答案:去京城,批发四合院!

这可是后世无数网文工作者智慧的伟大结晶。

林建国决定尊重大家的脑力劳动成果!

林建国开开心心的跑到大队部拿到了介绍信,斗志昂扬的踏上了去往京城的火车。还是卧铺哒。

有钱了就好办事,林建国在京城呆了一个来月,到处走了走,转了转。最后定下来两处四合院,一处就在高校区附近,是个两进的院子。可能是因为房屋以前一直住着人,维护的还是不错的。院子里甚至还铺着青砖,每进都有十几个房间。前面的第一进院子里种了两棵玉兰树,和一片月季。第二进院子里还有两棵柿子树。另外的一处在东城。也是两进,离心脏比较近。建筑大体轮廓都完好无损,就是院子里杂草比较多,可能是好多年没有住人了。不过价钱合适的话,这都不是事儿,他买的是地段和建筑。以后找人收拾收拾就好了。谈好了价钱,林建国愉快的和房主交割了房子。

林建国本来还想着淘点古董的,可是想了想,自己又没有这份眼力,为了避免做冤大头,林建国抑制住了买古董的冲动,返回了家中。

马上就快到高考的时节啦。家里人平时都要上班,送考,做高考餐,搞后勤的事,他就义不容辞了。

临高考的时候,林家迎来了两个客人,一个是林二嫂娘家二哥,另一个是他女婿。二嫂的侄女马媛媛70年的时候嫁给了从京城来的到他们村下乡的一个知青,叫范永。第二年两人生了个儿子大名范佳恒,小名虎头,今年六岁了,林建国见过虎头几次,小家伙长的虎头虎脑的,不认生,浓眉毛大眼睛,一看就是他爹的复制粘贴的小一号版本。

“你有复习资料吗?我们这有。”好歹是拐脚的亲戚,林建国关切的问道。

“建国,你这当叔叔的,说晚了啊。”马二哥打趣道。一听这话音,林建国就明白,他家女婿复习的不错,而且相当有信心哩。

“老话咋说来着,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临阵磨磨枪也是好的嘛。”林建国笑着回道。

“谢谢三叔,看了,前阵子弄了点复习资料。”范永答道。

“那就好,那就好。”

高考后,林家四个考生对了下答案,参考林建国的建议,四人都报了京城的大学。林妈妈每天早上收拾好了就带着小竹去大队部那等着。她家四个考生哩,苏禾,三旺,二壮,小壮,就是轮,也能轮到一个考的上的吧。

“老嫂子,要是通知书来了,我肯定给你送家去。”林有宁劝道。阿松嫂子还很执着哩。

“不用,不用,在哪呆着不是呆着,你说是不是,小竹?”林妈妈笑着拍拍怀里的重孙女。

两岁的小竹忽闪着大眼睛,懵懂的点了点头。

“阿松嫂子,阿松嫂子。”这天中午,林妈妈正带着小竹在家午睡,家门口响起了林有宁的的大嗓门。

通知书!

林妈妈一个鲤鱼打挺,以超乎年龄的异常矫健的身姿从炕上起身,穿上外套蹬上鞋底子就冲出了屋外。

“阿松嫂子,通知书,给,拿好了。”林有宁也是与有荣焉,激动的把信封递给了林妈妈。这是他们林家屯出来的人才呢,还是他们同族的。虽然出了五服,血缘有些远,可也是同族啊。

“谁考上了?”林妈妈开心的接了过来,问道。她老人家不识字啊。

“是二壮,二壮考上了京大。”林有宁道。

“好,好,好!大栓他叔,今天说好了,晚饭在我这吃,一会我把金锁他爹娘也叫过来,正好昨天红言买的肉还有一大块儿咧,晚上咱们就吃那个打卤面。纯白面的。”林妈妈乐的眉眼弯弯。她宝贝孙子二壮,咋这么有出息哩,考上了京大,这要是在古代,就相当于中了进士了吧。

“松嫂子,你家的通知书。”这时候,林长征也进了院子来,拿着两封信递给了林妈妈。

“这是三旺和小壮的,一个清大,一个京师大。”林长征善解人意的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