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见贵妃多妩媚(20)

因着在慈宁宫,私下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嫔妃们也不会带在脸上。她们三三两两轻声细语说着话儿,显得关系极好。

苏轻窈躲在后面观察,发现贵妃和身旁的贤妃说话,而宜妃是跟自己身边的惠嫔说话。

看到这,苏轻窈微微有些吃惊。

惠嫔按位份只是四品嫔位,倒是坐在了正三品顺嫔的前面,她冷眼旁观,发现宜妃跟惠嫔关系极好,倒是被往后压了压的顺嫔低头吃茶,不由记到心里去。

就在这时,乐水姑姑唱诵道:“太后娘娘到,跪迎。”

她话音落下,宫妃们整齐站起,一起跪迎太后莅临。

薄太后是个相当利落的人,她快步而出,也不需要宫人搀扶,径自坐到主位上,才道:“平身吧。”

等嫔妃们都起身,她才笑道:“一个月没见,是不是都玩疯了,想不起我这老太婆。”

她面上带笑,目光慈爱,显然是在打趣小姑娘们。贵妃也很识趣,捂嘴笑道:“娘娘哪里的话,若不是您不让咱们姐妹过来尽孝,咱们定天天守在慈宁宫,家都不肯回呢。”

嫔妃们什么心思,薄太后其实都清楚。也正是因为清楚,才不叫她们来来回回跑。

她定下一月请安一次的规矩,就照着执行便是,妃嫔们不用来回跑,她自己也落个清静,还不给陛下找事,简直一箭三雕。

有会说话的贵妃打头,这请安就不会尴尬。

一个月就请安一次,当然不能敷衍了事,娘娘把太后的衣食住行关心了个遍,这才过去两刻,贵妃沈如心一瞧今日时间有些短,不由道:“新进宫的妹妹们上次不过打了个照面,娘娘定不太记得,不如叫她们再上来给娘娘瞧看一二?”

她倒是会做人,把别人拉出来溜达溜达,挨到半个时辰便行了,太后也想起近来听琴跟她说的新闻,不由动了心思。

“也好,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确实应当再瞧看瞧看。”

太后肯定了贵妃的提议,新进宫的宫妃就全部起身,由位份最高的吴婕妤开始,挨个上前单独请安。

若说这吴婕妤不过侍寝三次就给提拔到婕妤,听起来是有些太过盛宠,但后来苏轻窈回去反复回忆,突然想起她父亲正在南地巡查,这么一想就明白了。

吴婕妤对苏轻窈自然是毫不客气的,在太后面前却是另一副样子。

她恭恭敬敬行了福礼,等太后叫起,又羞涩笑笑。

苏轻窈心里点评:演技很好嘛。

太后眯着眼睛瞧,慈爱道:“好孩子,瞧着就机灵,你父亲如今正辛苦,可谓是满门忠良啊。”

有太后夸这一句,吴婕妤差点没高兴得飞起来。

在坐的几位主位娘娘却都低头吃茶,仿佛对太后的夸赞漠不关心。苏轻窈只粗粗看过她们的表情,就知道几位主位心里定是有数的。

她们都知道,这个“天真烂漫”的吴婕妤,不足为惧。

叫她们上去在太后娘娘那混个脸熟,不过为了捱时间,所以太后每个人都点评一两句,好歹把场面做得好看些。

无奈再怎么慢人也就这么几个,不过一盏茶的工夫就轮到苏轻窈了,苏轻窈便快步上前,给太后福了万福:“妾碧云宫苏选侍,太后娘娘金安。”

薄太后眯着眼睛看了她一会儿,才笑着说:“你祖父是苏隆镇吧?”

苏轻窈又一福:“回娘娘话,正是妾娘家祖父。”

太后便回忆起来:“你们家倒是家风清正,你祖父是个好按察,确实是个会断案的奇才。”

苏轻窈的祖父虽最终只官拜三品,但在按察使司里绝对是最有名的那一个,早年江南几个大案都是他破的,流传下不少佳话。

这也是为何苏轻窈进宫之后直接封了选侍的原因,否则就凭她父亲那六品官,啥时候才能熬出头。

说起她祖父,太后似乎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

“说起来,我还认识你祖母,当年她家跟我家就住同一条巷子,那时候她可比我大十来岁的样子,却也耐心领着我们这群小丫头玩。”

她祖父出身不算太高,但人品好又聪慧,祖母家中就是看中这一点,才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果然成婚后祖父对祖母恩爱非常,家中侍妾通房都无,成了人人羡慕的眷侣。

若不是儿子们都不太出色,估计就要被别人家嫉妒疯了。

被她这么一说,苏轻窈也从漫长的回忆里找寻到了祖父祖母的音容,过去时间太久,无论她怎么用心回忆,也无法回忆起当年桂花巷中的琐碎细节。

但那些点滴的幸福,那桂花满园飘香的童年,她始终不曾忘却。

想到这,苏轻窈不由红了眼眶。

太后见她低头没有言语,又想到听琴说的那些新闻,不由就有些垂怜:“好孩子,想家了吧。”

苏轻窈沉默地点了点头。

太后看着她圆润稚嫩的小脸,红红的眼眶和鼻头,一下子就有些心软。

“既我跟你祖母有这般缘分,便也就成全在你身上吧,传本宫懿旨,”太后略顿了顿,继续道,“封选侍苏氏为才人,赐住碧云宫。”

这一句,可把在场所有人都说蒙了。

作者有话要说:苏才人:升官发财,指日可待!

第17章

如今宫里头没有皇后,宫事都由太后娘娘一力主持。

陛下是太后的独子,太后对他自是一片慈心,管起宫事来也很上心,从不叫这些事扰陛烦心。

建元元年和建元四年这两次选秀,都是太后独自操办,位份也都是她定的。

但她也就只定那一次而已,再往后的位份升迁,都是乾元宫那边下的圣旨。

是以太后这话一说完,慈宁宫里顿时就安静下来。

就连苏轻窈也没反应过来,甚至都没来得及谢恩,就站在那一脸茫然,似乎压根没听懂太后说了什么。

太后见底下这群年轻姑娘如此,不由淡淡笑笑:“本宫跟你祖母投缘,难得你又进宫成了本宫儿子的妃嫔,倒是缘上加缘,封个才人不妨碍的。”

她语气笃定,仿佛没说什么大事,一双漆黑的眼眸在每个年轻的脸庞上扫过,最后落到苏轻窈的脸上。

苏轻窈自己先反应过来,冲太后甜甜一笑:“妾谢娘娘封赏,娘娘万福。”

她话音落下,利落跪到地上,给太后行了大礼。

无论是为了什么,但太后主动示好,她就一定要接,还要接得漂漂亮亮。再说太后一心为陛下,绝不会做对陛下不利的事,这一点苏轻窈很确定。

见她跪下行礼,太后脸上复又露出些许笑容来。

“好孩子,快起来回去坐下,咱们再说说话。”

苏轻窈回到她的角落里,低调坐下,垂眸不语。

还在慈宁宫中,众人不好明目张胆往她脸上看,但心里的那股劲却怎么也收不住,苏轻窈能感受到,在场除了她身边的孙选侍,其他人心里都不很痛快。

等“见过”新宫妃,时候也差不多了,贵妃领着宜妃、贤妃跟太后说了几句奉承话,太后就道:“时候也不早了,今个儿就散了吧。”

贵妃当即起身,冲她福了福:“那娘娘还请歇着,臣妾过几日再来。”

她起了身,其他妃嫔小主便依次起身,安安静静退出正厅,苏轻窈跟在最后,她低着头,没有多说一句话。

等出了慈宁宫,一向安静的长巷便也热闹起来,娘娘们纷纷上了步辇,小主们站在门边,一个一个送娘娘们离开。

这个时候,忍了半天的女人们,终于把目光扎到苏轻窈身上。

苏轻窈老老实实站在那,就那么大大方方叫人看。反正又不是她舔着脸求太后升位,而是太后主动提的,无论缘由是不是太后表面说的那样,这都是太后自己的决定。

若有人有意见,找太后娘娘亲口说去吧。

瞪她能瞪出花来不成?

妃嫔主位们也还算端得住,到底都进宫三年多了,不过轻飘飘扫了一眼便叫走了。就是剩下的昭仪婕妤们们,瞧着不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