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见贵妃多妩媚(212)

苏轻窈低下头,用帕子擦了擦湿润的眼角。

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孙若云道:“他失踪是他的事,我要嫁给他是我的事,过两日就到了原定的日子,我还照往常出宫吧,可以吗?”

她懦弱了一辈子,现在却坚强得苏轻窈都觉得陌生,有那么一瞬间,苏轻窈觉得当初就不应该同意沈小将军去边关,但话到嘴边,她还是没有说出口。

事已至此,再去后悔已经全无用处,只能徒增伤感罢了。

“轻窈,你答应我吧,我活到现在,还从未离开过盛京。”

孙若云坚定道:“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便就只有我一个人,我也不会怕了。”

苏轻窈使劲点点头,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口了。

从长春宫出来,苏轻窈心里直发闷,她去前殿跟谢菱菡坐了会儿,对她道:“她以前多柔和的性子,现在竟是不肯听劝了。”

若孙若云执意出宫,苦等沈定安不归,她恐怕还要抱着排位成亲,成为沈定安的未亡人。

那将会面对什么样的苦难,谁都不知道,但苏轻窈可以肯定,日子一定没有宫中舒坦。

谢菱菡放下手中的折子,却问她:“你怎么知道那不是她所想要的人生?”

苏轻窈微微一愣,不知要说什么才好。

谢菱菡又道:“早先同你相熟时,我就发现你很爱替我们几个操心,你为我们打点好一切,安排好一切,操心我们的衣食住行,关心我们是否开心,就像是一个慈祥的长辈,对我们比太后还要细致妥贴。”

苏轻窈心中一凛,这才发现谢菱菡说得一字不差。

因着心境的关系,她总是想照顾好这些朋友们,却总不自觉带入长辈的角色,替他们决定好一切。

这是不对的。

但孙若云这件事,苏轻窈心里还是难受:“她怎么就这么固执。”

谢菱菡笑笑,说:“你这么替我们操心,我们自是感动的,没人觉得不好,相反,我们时时刻刻记着你的好,记着你为我们的付出。”

“可人生还很长,若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想要出宫去看看,这又有何不可?”谢菱菡道,“哪怕日子没有现在安逸,却也有别的滋味在其中,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苏轻窈被她说动,慢慢放下坚持,倒也觉得自己其实有些着相。

谢菱菡说得对,她可以关心朋友,却不能去以自己的意志决定他人人生。每个人的愿望都是不同的,她应该尊重孙如云的选择。

哪怕他们都知道孙若云是为了沈定安,也不能去强留。

苏轻窈叹了口气:“便如此吧,回头我安排她出宫,你给她准备些好带出去的嫁妆体己,我怕她母亲想不到准备这些。”

便是做望门寡,苏轻窈也要让孙若云做最风光的那一个。她嫁给的不是别人,是为国捐躯的大将军,让她风光一回并不为过。

三月初,长春宫的孙昭仪病逝了,苏轻窈按照楚少渊提前留下的圣旨,追封孙若云为庄嫔,陪葬于茂陵皇贵妃圆寝。

四月中,孙家一直住在归安寺的二小姐孙依云回京,留于家中待嫁。

一晃就是七月初,距离罗孚同大梁开战已过半年,距离楚少渊御驾亲征,也已五个月之久,而沈定安依旧不见踪迹。

宫中桃花开了谢,谢了开,楚少渊始终未归,自然也无法同苏轻窈出宫去看看。

转眼又是一年夏。

作者有话要说:陛下:我不在的第一天,想我!

第161章

溧水,平沙关。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热时, 士兵们顶着烈阳操练, 每过半个时辰就停下来喝点水, 也算能休息一下。

因为炎热,就连楚少渊都不顾忌那些规矩礼仪,每日都只穿单衣劲装, 这才觉得凉快些。

此时他坐在大帐中, 袖子直接挽到手肘上, 似乎因为晒黑了一些, 看起来比宫中时要硬朗许多,周身气势越发摄人。

沈如心坐在副手位,也穿着一身青灰劲装, 完全没了贵妃娘娘的做派, 反而利落洒脱, 让人一点都想不起曾经的她是什么模样。

此时大帐中还有几位将军,倒还都很镇定。

楚少渊道:“跟罗孚这么来来回回打游击战,耗了四个多月, 咱们可以耗得住, 罗孚显然不成。”

沈如心道:“陛下所言甚是,现在粮草都是溧水附近的平城禹州所供, 加上今年又是丰收年, 最起码能撑到年末。”

打仗一要看兵,二要看粮,便是兵强马壮, 没粮草也是白瞎。现在大梁对罗孚的骑兵确实没什么好办法,火器营人数太少,弹药有限,根本不成气候。

罗孚骑兵虽然厉害,但罗孚肯定没有大梁物产丰饶。

早晚有断粮的那一日。

楚少渊看了看宿子墨,道:“参军可有良策?”

宿子墨原本是沈定邦的心腹,现在跟着沈如心,依旧尽心尽力。楚少渊来到平沙关,听过几次他的计谋,不由感叹沈定邦会挑人。

他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宿子墨相当聪慧,见陛下问自己,忙行礼道:“回禀陛下,依臣所见,便是咱们大梁不缺粮草,也没必要同罗孚这么耗下去,毕竟连番出战,士兵也多有伤亡,实在令人心痛。”

楚少渊点点头,没说话。

罗孚太难打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大兵压进,一般派一万人左右的骑兵突袭平沙关,但凡大梁军出击,打上个五六天罗孚兵就会撤退,毫不恋战。

由于平沙关外地形复杂,楚少渊哪怕早就往这边发过他和苏轻窈凭借记忆画的地图,许多细节也衣袖都是空白的。

罗孚地貌很特殊,沙漠、石林、沟壑比比皆是,一旦迷失在荒漠中,士兵们一定有去无回,所以楚少渊一直压着,不让他们追击杀敌。

但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

楚少渊不可能在边关待上一年,若是秋日还不回京,京中必要人心浮躁,说不定会以为边关有什么大事。

这段时间西北大营中已经开了无数次军会,就是想要讨论出一个章程来,不能被动挨打。

宿子墨看楚少渊一脸坚定,明白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已经失去耐心,看罗孚分外不顺眼了。

他想了想,还是道:“陛下,依臣所见,若要克制罗孚,一定要攻入罗孚的都城大堰。之前二将军率军杀入靠近平沙关的罗孚军营,迫使罗孚军营后退缩入石林中,因为不熟悉地形,所以一直无法追击,这才导致军情拖延至今日。”

说起沈定安,大家不由沉下脸来,心中皆是一痛。

虽然他们还抱着一线希望,但心中却明白,沈定安怕是凶多吉少了。

楚少渊心中一痛,好半天没说出话来。

宿子墨见他们如此,便也垂下眼眸,却继续道:“想要对付罗孚,一定要知道罗孚大营在何处。当务之急,便是需要一队斥候深入罗孚,摸清罗孚的地形之后,才方便后续动作。”

楚少渊抬起头,淡淡扫了一眼宿子墨:“这一队人若是回不来呢?”

宿子墨淡淡道:“那就再派一队人。”

在场几位将军皆是皱起眉头,脾气火爆的李大勇当场就道:“这不是叫人去送死吗?你这人这么这么冷血。”

自从沈定邦过世时闹过一场,宿子墨同李大勇关系就十分僵硬,两个人平时谁都不搭理谁,一开军会必要吵,便是当着楚少渊的面也谁都不愿意让谁。

所以被李大勇这么一怼,宿子墨也不着急,只用那双淡漠的眼睛看着他,反问:“所以呢?李将军可有更好的提议?”

李大勇被他这么一噎,顿时气红了脸。

仇志成拉了他一把,低声道:“冷静点,宿参军说得对。”

李大勇本来就说不过宿子墨,这会儿被仇志成劝了一句,便也很知道见好就收,于是就闭嘴不在多言。

宿子墨也没心思跟他废话,等他安静了,便跟楚少渊继续道:“陛下,臣知此军令会令士兵伤亡,可若非如此,跟罗孚这一仗只能耗到罗孚粮草枯竭,士兵全亡,到那时大梁军队依旧要摸索着挺近大堰都城,到那时的伤亡只怕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