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始皇在上(74)

经过那次嬴政的不信任事件之后,秦苏就甚少发表自己的意见。嬴政对此也毫无办法,两人之间总似横了什么东西似得,嬴政心里莫名焦躁。可是少年不说话,他也没法强逼不是?但是嬴政也看出公子扶苏对政事的兴趣。所以不论是早朝还是大小会议,都会让秦苏伴着旁听。众大臣们也逐渐习惯了有嬴政的地方必然会有公子扶苏跟着的现状。

就这样又两年过去,公子扶苏已经满十五岁,完全成长成一个形貌俊美的少年,虽然像了阿房女七分,但是难掩眉宇中的英气,倒是和嬴政年轻时颇为相像。嬴政此刻正值三十岁的壮年,整个人帝王感十足,举手投足之间就有种让人想要跪倒膜拜的气势。

而这两年间,赵国经过几场战役,已经被消磨的气喘吁吁,国力衰弱。最后一针强心剂李牧也被当初一开始嬴政就定下的收买赵国重臣郭开的计划奏效而彻底成了赵国的鸡肋。赵国再无望与秦国对峙。

同时,这两年里嬴政也不仅仅只有赵国这个建树。他的远交近攻政策完全奏效。比邻的韩国,也是国力最弱的国家,在年末的时候,也就是公子扶苏的生辰前不久,韩王再禁不起秦国的战事,自动献国称臣。而韩国的城池也成了嬴政送给公子扶苏的生辰贺礼。

只记得当初嬴政如此说的时候,公子扶苏很是惊讶,不过脸上总算是露出了一些笑容。嬴政也算松了口气,就觉得这小祖宗未免太记仇,这气生的够长。

其实嬴政是不知道,在秦苏前前后后跟随他的这段时间里,秦苏总算是领会了什么叫当王得生活。嬴政每日忙的可以,日理万机那绝对不是空话。秦苏觉得秦始皇毕竟就是秦始皇,不论是处事的果断狠辣大气,又或者过人的精力和“现代人眼中的敬业精神”那绝对不是普通人能有的。光看他这么两年来,从未休息过一天就能感觉出帝王的艰辛。

秦苏有过好多次跟着嬴政参加各类廷议,早朝等等,最后都是不知开了多久,他是在嬴政的龙塌上醒来的。而那时候嬴政仍在看着书简。秦苏看在眼里,心里总不是滋味,这人倒也不怕累倒了。所以有时候秦苏会在嬴政惊讶的眼神里,自己挑过一些书简,若是内容不复杂或者相对简单的事情,秦苏就会落下自己的批示。那样嬴政再看的时候,就可以省了不少时间。直到后来,凡是秦苏批示过的,嬴政就不再看。父子两人静静在殿中看奏折的情形,在始终伺候在嬴政身旁的赵高眼里已经见怪不怪。

秦苏早就没有再生嬴政的气,他后来想想也觉得嬴政冲着他不信任是挺正常的一件事。毕竟他又不会像秦始皇那么变态,13岁的时候就能有那么大作为。试想要是换成秦苏本人来看这件事,估计得出的结论会和嬴政一样。

只是秦苏始终没有表现出他原谅嬴政的意思,一是为了不让嬴政和其他人以看天才的眼神来关注他,另外一点,就是他也不想用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识去影响历史的走向。所以秦苏就始终在许多事情上保持沉默。倒是没料到被嬴政误会。这样的误会秦苏自然不会拒绝。因为他能感觉到嬴政似乎对他有种奇怪的愧疚感。这点让秦苏心里挺高兴的。被人重视的滋味总是那么好。就像过去,他的家人都很重视他,有种重温的感觉。

 

直到那天嬴政竟然将韩国的大片土地作为礼物送给秦苏当生辰贺礼时,秦苏竟莫名的心跳加速,看着嬴政眼中闪过的一丝期许之意,秦苏终于是朝着嬴政笑了那么一下。也正因此,秦苏也感觉到一种默默的温情流淌在心里。

嬴政看着秦苏笑,心情大好。再加上韩王献国,赵国又已经危在旦夕,隔日他就准备亲赴邯郸看着赵君的末日。嬴政就和众大臣们杯来盏去喝了个畅快。

秦苏坐在嬴政的下首处,作为主角,秦苏虽然不能喝酒,但是多少也要应个景儿。嬴政倒是和过去一样,替秦苏挡了不少酒。大臣们总不能拂了大王心疼儿子的用心吧?于是起哄的更厉害。

只是这喝多几杯之后,秦苏不知为什么有点坐不住了。嬴政这已经喝了多少杯了?虽然这个时代的酒不像现代那样这么高明的蒸馏技术,多半都是用米酿成,酒精的度数不会太高,但是也经不起这么个喝法吧?

秦苏的眉头已经皱了起来,他记得昨夜嬴政一直看奏折到清早,然后就直接去了早朝,只有下了朝后,略略休息了片刻,紧接着又是和大臣们讨论攻赵的最后细节。此刻的嬴政该是很疲累才是。难得趁着今日是自己的生辰,嬴政也没有那么多奏折,秦苏多少想着能让嬴政多休息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