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卜舟湖(38)

作者: 山顶怪物 阅读记录

这条路没有很长,回到卧室的时候时间还很早,我开始捣鼓去海南前新买的小说,有校园言情,公路小说,爆红网文……其实我特爱看这种,只要结局是HE,文笔没有太烂,我都看,这是我枯燥的生活中用来消遣的为数不多的方式之一。

四十万字的轻松小说我一天能连着看两本,但是我觉得我这辈子都读不懂王小波,看不进泰戈尔。其实文学本身没有什么高低之分,但现代的通俗读物的确能让我看起来更容易一些,也更喜欢一些。

至于网上爆红的网文我更多地是买来屯着等着以后慢慢看,因为这些小说里面的内容基本都在网上被剧透地差不多了,能猜到大概讲的是什么,没有一种未知的刺激感。我最偏爱的也是最先看的一般都是关注很久的作者的新小说。题材与之前不同最好,若是重复的题材不同的主角和故事我也能看。我关注的现代作家并不多,长久的就那么三四个,一追就是十几本,好几年。大学之后看得少了,他们出书也越来越慢,每每开篇都有一种和老友会面慢慢听她诉说的感觉,很幸福也很兴奋。那次去书店只翻到了一本,想也没想直接翻开看,我看中的作者,怎么也不会难看无聊到哪里去。

一本近五十万字的小说,我看了将近八小时,除了中间出来吃了一顿中饭上了三躺厕所,长吁短叹N次,几乎没怎么停下,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站起来活动活动脖子,顺便发微信给凉溪寒,正好她也是这个作者的忠实粉丝。

“XXX可真够狠的,搞个战争题材,最后男女主角还都死了。”这可是大大违背了我不看悲剧只看喜剧的原则。

“其实这本书我还没看完,你他妈为什么要告诉我结局?”这人倒是一如既往地秒回。

我抿了抿嘴:“要是有人提前告诉我结局我就不看了。”

“呵呵,你个脆弱的心脏。”

“生活已经很痛苦了好不好,XXX这次没发糖还给了我一把匕首。”

“哈哈哈哈哈哈,你他妈为什么要告诉我!让我停留在他们还活着的片段里不好吗?”

“我想着不能让我一个人难受。”

“靠!你个变态。”

“但我没想到她抽什么风写战地记者。”

我又道:“她写军人写战争我都能理解,至于战地记者,很难有人想到。”

最早看到有人描绘这种职业是在另一个作者笔下,高二的时候,那时真的震撼挺久,但对战地记者的印象也就止步于此,整整七八年没翻到过提到这种职业的小说,中间倒是无意中在微博上关注到了一个挺有名气的真实战地记者,并且买了三本他写的书,买来以后就搁置了,其中一书本的名字一直没忘,毕竟写得有些悲壮--《我从战场归来》。

战地记者,真是一个自带光环出场的职业,他们本可以苟且在城市里做娱乐做社会纠纷,却因为怀有足够的理想信念,像一个军人一样站立在战场上,将真相报道给全世界。

可能是因为被书中的热血所感染,不过冷静下来后,我问我自己,“想去战场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伟大无私的人,只能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活生生的人。可能或许有那么不要命的一天,但不会是无时无刻不享受这和平利益的当下。

把书本收好,放进书柜空余的空间里,然后去厨房。

一直走到客厅看到一堆人的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今天正是除夕啊,我妈坐在沙发上见我从里面出来没什么好气地看了我一眼:“都来了就等着你呢,窝在房间里也不知道在干嘛,一点礼貌都没有。”

我在心里默默翻白眼,你他妈也没叫我呀。

甩甩胳膊认命,环顾了一下四周,比我想象的热闹,要是楚瑜雨今年能生个孩子,明年估计能热闹得开花。

也就他们热闹热闹,与我而言都一样,完成任务一样地打招呼,被打招呼,吃饭,回应。今年对比了一下隔壁的“惨状”我心情还算愉悦。一顿饭也就没有那么如坐针毡,话题在我这停留了几分钟直奔“楚瑜雨什么时候生小孩”。我不还好意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看右边的好姐妹,她伸手在我腿上掐了一把,我依旧笑眯眯地看着她。

“打算就在今年了。”她没什么表情地继续吃肉,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姐夫笑着附和着,和外婆他们讨论起如何积极备孕的问题。我安心地啃着鸡翅,吃饱之后满意地打个嗝,拍了拍表姐的肩膀下了饭桌。我知道此刻她多想杀死小人得志的我。

人生大事与我们看来其实真的很无聊透顶,还要赔上全部的人生。赌注太大而代价却是肉眼可见,我不愿意赌博,我选择放弃。

今天看得那本小说让第一次好好地思考了一下今后的职业的问题,有没有一种可能,有没有这样一份工作能让我用生命去热爱?我想尽力去找找看,如果没有,那我就释怀,做个彻彻底底混吃等死的蛆虫。

这件事我还有大把的时间去考虑,我希望能有个结果,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未来一个方向。

叹了口气,屋顶上的星空难得明亮。

☆、第 22 章

除夕夜的温度比起刚入冬那会还是降了许多,我就套了件毛衣,外面披了一件大衣,此刻走在街上并未觉得冷,反而有种走久了会出汗的预感。

高中毕业至今,每个除夕夜都会和夏大仁在肯德基吃一顿,今年自然不会例外 。

两人在街口会合,直奔商城。

“其实说实话,毕业那么久之后还能每年见你那么多次,真的腻。”夏大仁找了靠窗还有插座的位置坐下,摸了摸鼻子无比真诚地感慨道。

我笑骂:“我就不觉得吗?!真的是一点新鲜感都没有。”

两人点了一样的老北京套餐,加了薯条和蛋挞,她喝可乐我喝万年不变的雪顶。

“明年这个时候我就在工作了。”她突然道,眼睛还是停留在手机屏幕上,应该是在刷微博,逛超话。

我点点头:“是啊,但那时候我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学生。”

这下她抬眼了:“你不是受不了学校的屁事嘛?还羡慕我学制短来着,哼哼。”

“以前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等到一年多后要彻彻底底抛弃这个学生身份的时候我还是会舍不得。”

“诶,我去读研之前就做好了读一天少一天的准备。”她解决着最后几根薯条,吃完之后有种完成任务般地放松感。

“快要失去的东西,怎么着都觉得是好的。”

“对!”她捧起纸杯往我的塑料杯上碰了一下,“为我们终将逝去的学生时代。”

“行!”我也把塑料杯拿起来,举到半空和她的碰了碰,里面还有几块冰块和半杯咖啡,是我最喜欢的充满意义的饮料。

“我订了初四的机票,我们初七就开学了。”

这个我并不意外,了然地冲她点点头,没什么即将要分别的不舍。

“给你打个预防针。”

“什么?”我笑道,有点好奇。

“七月份毕业后,我不一定回国。”

“有工作签证?”

“对。”

“那挺好,国外工作环境或许会轻松许多?”

“哈哈哈哈哈哈哈会吧,起码工资是真的高。不过我还是会回来的,最多再待两年,移民什么的我爸妈也不会同意。”

“回来之后呢?去S市?”

“YEP,一起?”

“也好,但我也还没想好,说实话我还没敢考虑过今后走出校园的生活。”

待在S市也不是不可以,甚至可以说是毕业后最好的选择,还有夏大仁陪着一起。但我内心或许还想再出去看看,像钟言复那样再飘段时间,毕竟我还年轻,我还年轻,不想一辈子交代在这个看似繁荣有着无数机会的老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