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穿之懒皇帝(124)+番外

自觉有了勇气,勇气足足的圣人很自然的流露出她平时的模样,姿态闲散自在、悠然潇洒,一派自在安详的少女清纯秀丽的气韵,端庄大方的面对众人含笑的视线和官家一起用午饭--引得众人又是乐呵的不行。

小柳芽、麦芽、豆芽、春芽四位宫女瞅着圣人从未有过的“厚脸皮加懒怠”表现,默契的想着一个说法,越长越像的“夫妻相”。

今天中午的菜品和前几天的一样,用豆芽菜、豆腐、萝卜等蔬菜做的素菜,以及用当地的河鱼煮炖烧的鱼菜。

两个人都是不挑口的人,临到冬天新鲜的蔬菜越来越少,在路上能有这些东西用已经是很好。小两口安安静静的用完了午饭,安安静静的散步消食后,队伍继续行进。官家看着风势还是很大,理直气壮的盘坐在马车里搂着小媳妇继续睡觉觉。

圣人迷瞪了一会儿醒来,发现官家睡得正香,她担心自己没有官家的睡觉功力,现在睡了晚上睡不好,就使劲儿的醒困,拿出笛子吹了两个曲子,窝在他的怀里练习功法,看着他睡觉。

大约申时的时候,风势渐小,官家也睡醒了一觉。想起来还有事儿没做的他打开了一面车帘让光线透过来,捧着他的小地图开始琢磨。

圣人回忆着她来汴梁的时候看的书本,轻声说道:“书上说御河与通济渠一样,又宽又深可走大船。当年隋朝炀帝伐高丽的时候,自扬州乘龙舟沿运河北上,带着百万人组成的船队和人马水陆兼程,全程四千多里,最后抵达涿郡只用了五十多天。”

“我们从洛阳出发去涿郡,全长一千九百多里,一个月就够了应该。”

“一个月不够,估计也要五十天。”官家指着小地图给媳妇细细的解说,“御河段在这一百多年里几乎是荒废掉了,虽然工部已经紧急的清理了大半年,可还是有水量干涸,淤泥堵塞严重无法行大船的河段,内黄和德州这两段最为严重。”

“新开的扬州到燕京运河,估计也要经过德州。所以今早上范大人他们建议,到了德州这几个地方我们亲自去勘察一番。”

“既然不急于赶路,我和大公主她们一起去当地的学院和作坊看看?昨儿阿翁和阿姑说难得到洛阳,他们要在洛阳多待几天,还要去洛阳的慈幼院看看。”

圣人觉得她在去燕京的一路上也可以做些事儿,就和他们从汴梁出来的这一路一样,只要进了城就尽可能的熟悉地方民情。

一直致力于鼓励女子做事的官家自是满口答应,还给出了一个小主意,“各个地方都有其特色风物,人文气候、地理环境。翰林院的几位官员都在配合着做测绘的斥候,边走边记录,画图做册。你们也可以编辑一本书出来。”

圣人眼睛一亮,“官家好主意。”

“翰林院编辑书是国家大事。我们可以一起出一本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可爱的,适合给女子和小娃娃看的游记书。官家觉得如何?大公主她们的文笔都不比这些才子们差,正好用上。”

小媳妇如此兴致勃勃,官家自是大加赞赏,“倾倾想的挺好。适合女子和小娃娃看的书很少,应该多出一些。”

两个人捧着地图慢悠悠的聊天,畅想着有一天御河能够恢复隋唐时期“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繁华盛景。

“三会海口、武清这几个靠海的地方,都产盐。将来可以有漕粮入燕京、北盐入汴梁。御河上下,船桅如林,航运繁忙的景象不远矣。就算是新运河开通后不走御河中下游,把御河完全疏通出来也能方便当地人很多,出门、灌溉、排涝、、、。”

官家对于运河于大宋的重要性看到非常明白。他想到今早上最近刚刚上任的御史中丞,也就是一直反对改革变法的张方平,难得的因为运河之河和范仲淹他们达成了一致,不由得露出一个懒懒的笑容。

“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为主···永济渠废,则大众不可聚,永济渠于燕京,如同汴河之于汴梁,乃是建国之本···。”爹爹和包拯、苏轼他们都说张方平性格豪迈刚正,多识见、有气量,果然是没有说错。

圣人见到官家开心的笑,她也笑了出来。去年从西北来到汴梁的这一路,她也是深刻的感受到了水文化的魅力和水路对比陆路的优越性。

“有河走船,比走马好很多。”圣人回忆着汴河上商船、货船、客船也日夜穿梭,周边各种店铺栉比鳞次,小摊夜市通宵达旦的繁华兴旺,笑吟吟的说道:“很多人坐马车、驴车、轿子会晕车。西北有的新娘子嫁人的时候,因为怕晕改坐担子。”

官家眨巴一下眼睛,把“新娘子坐担子”的样子从脑袋里描绘出来,忍不住笑了。

他刚要说“有些人坐船也会晕···”结果一阵风吹来,被那满天的风沙吓到的官家立即用他最快的速度和风沙比赛,在风沙到达车窗前拉起来车帘。

马车里一瞬间又暗了下来,两个人也就不再说话。官家在心里琢磨着马车的这个构造的不方便之处,圣人静静的窝在他怀里练功。

晚上在驿馆停下来用完晚饭的时候,小媳妇去陪亲娘姐姐们玩叶子牌,心里有了大致主意的官家坐在房间里又仔细的想了一会儿,提笔刷刷的写了一封信,让王颂派人快马加鞭的送给正在朝燕京搬迁的广备处。

然后他又提笔给欧阳修、王安石写了一封信,想着爹爹和范仲淹他们也应该知道,就拿着信来到他们的房间。

太上皇正在和范仲淹下棋,包大人不在,官家瞅了棋盘一眼,知道这盘棋下到明天也下不完,就没等他们,把信直接放在棋盘上。

正在纠结着下一步棋怎么走的太上皇,面对棋盘上突然多出来的一封信,愣了一下后举着信和范仲淹一起。

“琉璃真的能做出这样的东西?”

太上皇不敢相信,可是他想着儿子身上的种种神奇之处,想着他们如今搬迁燕京的事实,还有广备处已经有了眉目的火器研制,又不敢说不可能。

范大人回过神来也是一副不敢置信却又忍不住想相信的样子。

“如果广备处真的能根据琉璃延伸研究,进而造出这样的新物事,不光是马车,不光是燕京城,整个大宋的“住”、“用”、“行”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作者有话要说:豆芽,北宋有豆芽了吼。春芽,就是香椿芽吼。叶子牌,斗地主类似?隋唐就有嘿。

宋朝人叫永济渠为御河,当地人和汉人受惠于永济渠的疏通,对隋炀帝还是很感恩的,所以叫御河。明朝时期改成卫河。

历史上,在宋一朝代的永济渠几乎是荒废的。因为他们没有收复北方。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膝丸 166瓶;窥暗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2 章

“应该很简单。”官家语气平静。

太上皇和范大人对视一眼, 俱是无言。对于皇儿/官家而言, 好像真的没有什么难的事儿?

按照官家的想法,这个真的不难。

目前琉璃制法太耗时, 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的代价是制作工艺的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 手艺精湛的老匠人花一二十天的时间,经过几十道工序, 经过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的考验,去拼一个七成的成功率。

但就因为琉璃的珍贵,才更要努力改进, 发扬光大。

想象一下, 作为华夏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的其中之一, 带有会呼吸的气泡,永不褪色,能让人泛起无限的想象力, 灵气四溢的琉璃, 如果能安装在大宋每一扇窗户上, 那不光是可以透光, 还会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官家越想越心动。琉璃,它完美体现的华夏人的精致、细腻、含蓄。它和红宝石、玉石这些天然的物事不一样,它是华夏人思想情感与艺术文化的融会,是天然和人类智慧结合起来再造出来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