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穿之懒皇帝(133)+番外

宋朝的奏报,已经有了新闻报纸的作用和模式。“定本”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

邸报这个词在北宋时期出现,南宋时期广泛使用。

再次感叹一声大宋人的先进。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清风拉拉 2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胡椒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暗普多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98 章

圣人也是非常自然的回答,笑意盈盈, “喜欢。”

官家瞅着满脸都写着“爱屋及乌”的小媳妇, 在心里笑了笑。和小海鸟对视一眼让它慢慢飞走,他转而说起正事。

“进奏院的朝报, 以前只是不报军机大事或者朝廷密事、大臣上书等。后来因为把各地灾情如实写进报里引发各种不祥之兆的议论, 灾异之事也不报。后来又有地方官因为‘领悟上意’把小报扣住不发。”

“虽然有‘奸人赃吏、游手凶徒喜有所闻,转相煽惑,遂生观望。’可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我听说民间有‘小报’,印刷一些独特的‘新闻’被老百姓所喜,言说‘大道不通小道通’。然而小报的内容没有经过删选、核实, 大多夸大事实或者根本不属实。”

“官家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印刷小报?”圣人这次是真的惊讶了。小报的事儿是这两年刚刚出来的,她也有耳闻···。

官家笑的调皮,小媳妇肯定也看小报。圣人脸红红, 小报确实好看。

“小报的内容比朝报精彩。”圣人小小声的解释。

虽然她知道小报的内容大多不符实, 也知道官家每次都让大臣们把一些事儿如实公告,偶尔欧阳修大人或者苏轼大人他们起草个公告更是文采过人,读来口齿留香。可是一般情况下, 经过了大人们重重严查的“样本”,看起来是非常的无趣的。

官家了然,“人之常情也。所以刚刚倾倾问的时候, 我就想起来这个事儿。不若我们自己办几家小报,写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事儿。游记是一方面,各位大人们的日常生活若是方便是另一方面, 比如苏轼老师今儿喝了什么茶,戴没戴‘子瞻帽’。”

“比如谁家有什么趣事儿;朝廷上有什么大事儿,可以公开的细节等等。我琢磨着,这就和治水一样,堵不如疏。老百姓想知道,那就让他们知道,正好把民间那些引导向太强的小报打压下去。京城居大不易,百姓们休闲的时候,需要欢乐。”

“确实是大不易。”圣人对于汴梁的物价深有感触,将来燕京也会是。

“折家已经是在正常的礼节之外尽可能的节俭了,一个月光日常开支就要十多两银子,其他人家人口少,也是要五六两一个月。普通人家一个月没有几两银子无法过活。不过现在官家给五品以下的官员加俸禄了,他们一年到头应该可以多买两次羊肉。”

“今年我听说羊肉已经比以往好买了,等到了燕京,燕京牛羊多,说不定价格会降下来一些。”圣人心怀期待。

官家眨巴一下眼睛,反应过来后忍不住大乐,“原来倾倾喜欢吃牛羊肉食。”

圣人···,圣人被官家笑的满脸通红,不由得伸手捂脸。

“偶尔吃,在西北的时候。”声音小的,也就官家这样的耳朵听得到。

“爹爹喜欢吃,但是他这两年因为身体原因逐渐口味清淡。”官家伸手把媳妇捂脸的双手拉下来,圣人脸色羞红,不好意思地把身体朝他身上靠靠,然后官家就习惯成自然的把小媳妇搂在怀里。

“倾倾你要早些说给我听。”

圣人身体僵硬;不远处的船工和宫人们呆愣,同样出来散步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后等人呆愣之后俱是蹑手蹑脚的转身就走。

小帐篷还没搭起来啊!官家。

官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欢欢喜喜的抱着小媳妇坐下来看日落。

夕阳西下,海天相交的地方彩霞满天。广阔无边的海面上,十多艘长十余丈,深三丈,阔二丈五尺,可载二千斛粟的巨型宝船在稳速前行,巍如山岳,浮动波上,锦帆鹢首,屈服蛟螭。岸边的百姓和其他船只上的人自然都是抬头翘脚,欢呼嘉叹。

龙舟虽然不是类似外国商人口中那样“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柂长数丈,一舟上千人,舟上有机杼市井,···豢豕酿酒其中”的巨型商船,但是它够辉煌威武,“宝船”的名号名不虚传,官家迁都北上的大事更是大宋人乃至周边各国人口中最关心的事儿。

所以此时此刻,龙舟甲板上两个坐着抱在一起的小黑点儿,和水、天、夕阳融为一体的两个小黑点儿,让每一个看到的人都是情不自禁的捂着嘴巴笑。

官家和圣人都还是“小孩子”吆。

可不是两个小孩子嘛?儿子懵懵懂懂,儿媳妇也不大懂,两个人抱在一起看夕阳,真的是让人生不出来一丝一毫的“邪念”。

太上皇后在心里感叹,十公主直接说了出来,“圣人美的让人一看就心生喜欢,官家俊的和大海一样,让人看着就开怀、自信,我要去画画儿。”

十公主说做就做,要去把刚刚的画面画下来。大公主想说不能把刚刚的画儿画出来,“于礼不合”,可是她也动心--刚刚的画面真的好美好。

圣人是一个很干净的人儿,美的让人生不出嫉妒之心,自然真诚,估计就是因为这样官家才如此喜欢?他抱着圣人就好像抱着一个大宝贝一样。

越想越觉得有道理的大公主对着太上皇后笑道:“他们还小,嬢嬢不用担心。”

太上皇后微微笑,“前几天上皇也说,若是他们自己没有心思,我们就不要催,等他们都过了十五实岁再说。可是到了燕京后,皇儿就要亲政了。亲政后,估计大臣们就会闹腾着给他选妃。”

“选妃?”大公主愣了一下明白过来,官家的后宫就一个圣人,确实是要选妃。

“虽然小一也知道官家应该选妃,圣人的性情也是谦和的很,可是小一莫名觉得他们这样挺好。”

圣人对官家的情意她看在眼里,官家对人对事的懒劲儿她也清楚,他俩真的不适合天天被很多妃嫔们围绕。

太上皇后想到儿子曾经的说法,如今听着大女儿也这样说,无奈的说道:“看他的做法,估计是不要妃嫔了。”

选后这件事儿子是因为孝顺才接受,幸好儿媳妇哪样儿都让他喜欢。太上皇后对于儿子知道了“成人礼”却没有丝毫心动的架势,是真的无奈。所以她和太上皇一样,都不想去勉强儿子纳妃嫔。

大公主震惊,“官家不要妃嫔?”不想要、不宠爱,和不要完全是两回事啊,哪怕是选几个放后宫做样子也是要的。更何况,官家选妃不光牵扯到前朝势力,还关系着子嗣绵延。

看懂大女儿话中之意的太上皇后轻轻摇头,“他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看着懒,最是强势。那些大臣们闹不到他头上,估计都会哭到你爹爹和我这里。至于子嗣,都是天意。这些年,你爹爹和我对于皇家的子嗣问题都看淡了。”

太上皇后说着说着神色黯然。当年儿子出生后上皇不是没有继续“努力”过,结果?宫里一连生了五个女儿,好不容易养住了两个。

这些年来平郡王和平王妃夫妻俩对上皇和她的疏淡,他们真的是看在眼里苦在心里。有时候她也会想,当年若不是送子观音娘娘把儿子送来,现在他们老两口乃至整个大宋皇室、大宋朝的境遇,会怎么样?

反正是不敢想。

大公主也在心里叹气。她怎会不知道爹爹和嬢嬢因为子嗣这些年的折腾?就是他们和平郡王夫妻俩的关系变化她也看的明白。她亲爹是皇家唯一长成的子嗣,现在官家也是。既然子嗣天定,官家又性格强势不被朝臣左右,那也确实不需要纳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