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景帝纪事(268)+番外

丈量的那位衙役,拿了个步规,这是专门用来丈量田亩的尺规,先开始在庄里测量宅地。步规的两个尖脚之间的距离,就是一步,一块田,长十六步,宽十五步,相乘为二百四十步,就是一亩。

宅地丈量还是比较简单的,因为大多数宅地都是四四方方的,只要确定了各家的分界线,两头拉上一条绳子,让步规沿着绳子一个脚转着另一个脚轮换着量过去,就能量出长宽步数,剩下的就是计算了。

丈量比较简单,但是确定分界线却要扯皮了,差一丝一毫,都要引起邻里纠纷。

这几位衙役,才不管争输了的那方,哭哭啼啼地说原先分界点在哪里,只按现在的分界点算,还很好心地安慰输了的一方:

“没事,他们要多一点宅地,就给他们,反正赋税是按照宅地大小收的,你们家小一点就可以少交一点钱了。”

他这话一出,争赢了的那家脸色就变了。

他们这么做,就是在占邻居的便宜,因为钱是邻居交的,地是他们占着的,但是直接把地算到他们头上,他们这个便宜就占不到了。

“官爷,是我们记错了,我记得是在这里,您往这里量一点。”那人很快回过神来,反悔了。

他这么说,衙役也很好说话,把界点又移过去了。

在乡间做事,就是这么简单粗暴,但是许多农户偏偏吃这一套。要是和他们讲理,才是讲不清。

有人看不懂这里面的道道,不过有悟性的士子,都暗暗点头,偷偷学了一招。

接下来的丈量,大部分人家都客客气气的,该是哪里就是哪里,不去占这个小便宜了。

衙役们用界石,重新给各家分出了地盘,不过这些地盘什么时候又要被人侵占,就说不清了。

宅地量完了,就是外面的田地,田地分上中下三等,每等的赋税各有不同,这些分等都是有规定的,当然,这里面有许多花招可以使。

这次围观的人这么多,还有京里来的上官在场,户房的人当然什么花招都不敢使,老老实实地量了田地大小,又定下了等级。其中肯定有争议,不过官府做事,而且他们这次完全是按照律法在做事,说到天边去都能挺直腰板说话,自然不怕有人来闹事。

齐远恒提出的沟渠位置,也在新修订的鱼鳞册上有了记载。

谢萌的差事,办得很有起色,京里的卫衍,他交代给大管家的事,过了几日也有了眉目。

大管家寻摸到了几个三进的宅子,有远有近,有新有旧,报给他来决定,卫衍觉得各有千秋,难以决断,最后决定让赵石自己去选,他就不操这个心了。

还有官媒那里,也有了回应,不过这些回应,卫衍都不满意。

赵石年纪与卫衍差不多,他这个年纪,想找个合适的夫人,真的不容易,除非赵石的官职再高些,想要有一个好女婿的岳父们,就乐意结亲了。

卫衍沉吟了又沉吟,发现这也不是件容易事,侍卫的升迁,除了皇帝想怎么升就怎么升,在近卫营,升迁是有规矩的,要么立功,要么熬资历。

熬资历的话,赵石入营才没多久,不熬个三年五载,没法升职。立功的话,难道说要将他放到下面去历练一段时间?

他正沉思的时候,外面有小厮送进来了一个匣子。

大管家接了过来,问过是什么人送来的,又仔细查看了一遍印信,才捧到了他家侯爷的跟前。

“侯爷,孙柯孙大人命人送来了一个匣子,说是呈给陛下的急奏。”

“急奏?”卫衍接过匣子,发现匣子没有密封,他打开来看了下,里面有封密封的奏折,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他吩咐道,“备马,我要入宫去。”

“是。”

永宁侯府,离皇宫很近,不到半个时辰,卫衍就捧着匣子,进了昭仁殿。

“陛下,孙柯孙大人的急奏。”卫衍行了礼,将匣子放到了皇帝的案头。

景骊让他坐下来,取出奏折,拆了封,看了几眼,脸上有了喜色。

“好,很好。”他将奏折递给了卫衍,又问他,“爱卿于国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卫衍快速扫了一眼,看到了孙柯禀报的踏犁之事,以及士子们的自述,好笑地望着皇帝:“这是献上踏犁的士子们的功劳,是孙大人的功劳,齐大居士的功劳,臣哪里来的功劳?”

“这些人的功劳,朕当然会赏,不过若无爱卿推荐齐远恒,求朕给他一个机会,也不会引出后面这些事,爱卿才是首功。”

卫衍觉得皇帝这话,很有牵强附会之感,不过他想了想,决定不和皇帝争这个,而是试探着问道:“陛下既然觉得臣有功,臣能不能求个恩典?”

“说吧,你想要什么都可以。”景骊大方许诺。

“臣想将赵石外调出去一段时日,陛下意下如何?”为了赵石的婚事,卫衍决定将赵石外调立功,再调回来升职,不过赵石虽说是他的下属,实际上却是皇帝的人,所以卫衍和皇帝商量起了这事。

景骊微笑着看着他,心里却仔细琢磨了一下卫衍的话。

赵石不听话,让卫衍将他赶出府去,再远远地打发了,才是对赵石最大的惩罚。等赵石走了,他再在卫衍身边安排些贴心人,用水磨工夫将卫衍的心收拢了,到时候赵石就算回来了,卫衍身边也没他的位置了,就让赵石两头落空,抱着柱子去哭吧。

这是他原先的打算,不过他还没进行到下一步,卫衍怎么突然跳着走了一步?这是和他心有灵犀了?

景骊心里有些疑惑,不过他没问,免得被卫衍知晓他的真正用意,反而用一种很无所谓的口气说道:

“随你吧,赵石既然入了近卫营,就是你的下属,你要怎么安排下属,无须来问朕。”

皇帝既然这么说了,卫衍只当他同意了,他就开始考虑把赵石外放到哪儿去,才能迅速立功。

他想了几日,始终没有头绪。

又过了几日,谢萌回京,朝会时上了份奏折,言及民情,恳请皇帝下旨清丈天下田亩,清查鱼鳞册,重新厘清赋税,得到了不少朝臣的响应。

皇帝当廷下旨,升任谢萌为民议司少司正,总领清丈田亩事宜,又命户部派人协助,各州各府县配合。

卫衍听到了这个消息,终于想到该把赵石外放到哪里去了。

“侯爷,您要让属下去护卫谢大人?”赵石听到永宁侯这么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永宁侯让人给他挑了几个宅子,让他选一个做府邸,这可以说是永宁侯对他的看重。据传永宁侯请了官媒上门,要帮他做媒,虽然他用不着,但是这也是永宁侯对他的重视,现在永宁侯这是要干吗?

永宁侯这么在意谢萌的安危,皇帝知道吗?

他是奉了皇帝的命令,来守护永宁侯的,永宁侯就这么把他丢出去,皇帝没有意见吗?

“这可以说是这几年最重要的事了,谢萌的安全不容轻忽,其他人我放心不下,有劳赵石你了。”卫衍觉得这是一桩一举两得的好事。

清丈田亩,只要做好了,必然是大功一件,赵石保护好了谢萌,也能分润功劳,升职是理所当然的,谁都不能反对,就算是皇帝,也不能。

而且,谢萌这次恐怕会得罪不少人,他的安危的确很重要。

“侯爷,陛下的意思呢?”这些道理赵石都明白,但是不问皇帝一声,就这么把他调出京去,有些不大好吧。

“放心,我已经向陛下请过旨意了,陛下也是同意的。”卫衍好好安抚了赵石一番,“而且,让我帮你成家立业,也是陛下的意思。这些年,你的忠心,陛下都知道的。”

永宁侯这话,赵石只能半信半疑。

不过,这样的事,永宁侯若是说谎,随时都会被人拆穿,应该不至于说假话。而且永宁侯都发下了签令,命他带队去保护谢萌,也没人来通知他不准去,赵石只当皇帝真的同意了。

上一篇:我家夫郎很全能 下一篇:九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