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恶妇(115)

反复教还是不会的就是笨蛋。

以这年头的营养水平来说,一岁学走路真不算晚,但换做任何人看到别家小一个月的已经会自己走,自家的还在扶墙……那个心理落差都不会小。

围过来看热闹的都说程家兴这闺女真聪明,模样也好。

朱家媳妇儿嘴上不好说啥,只得在心里哼一声:那还不是个丫头片子!

用后世的话说,程家兴就是个喜欢听彩虹屁的,他在朱家院子听了个够本,估摸闺女该要饿了才把人带回去,回去发现蛋花已经蒸好了,何娇杏抱着喂的,让程家兴拿烧饼去爹娘大哥那头。程家兴揣着烧饼都没敢从闺女跟前过,直接就出了门,拿去给他老爹一尝——

“这个好,味道比你们头两年做的那些糖要好。”

“那是爹你喜欢咸口的,就你感觉不咋样的字糖,如今在香饴坊卖得很好,成亲的做寿的都会称两斤去。”

这话程来喜是相信的,他点点头,拿着烧饼又啃了一口,问:“那你们是准备进县里去开门做生意了?就卖这个?”

“是试着做出来尝味道的,买卖还早,我跟杏儿商量了几回今年没准备出去,后面的事翻过年再说吧。钱这东西挣不完的,眼下咱们又不缺。”程家兴把烧饼放下,又去他大哥家跑了一趟,回来想着不知道今天三太爷出没出船,他抱着去看看的想法下了河边,何家的小渔船还真在水上漂着,程家兴招手让他把船靠过来,把怀里揣的油纸包递了过去。

……

做这个烧饼想的就是给自家尝尝也为以后的买卖做准备,反正她把会的先做几样出来,给程家兴比对过,再决定后面做啥。

结果黄氏吃的时候给站一起闲聊的闻到香味儿,问了她一大堆。

她说就是普通的烧饼,人家非说普通的烧饼没这么香。

又听说是何娇杏做的,他们就更想尝一尝。

黄氏心好,掰了一小块给人尝,这下生生给人馋着,馋了半天。人实在忍不住跑到三合院那边去找何娇杏,问她烧饼怎么卖?多少钱一个?

何娇杏扭头去看程家兴,程家兴说不卖。

先前开那一炉就把冬菇给闹哭了,好不容易才对付过去,又来?

反正都尝过了,暂时别来了吧。

第87章

很多东西你没尝过的时候惦记, 真尝过就感觉不过如此。字糖就属于这一类, 它好卖纯粹是摆出来吉利, 卖的是寓意,除非遇上吃土红糖都觉得稀罕的, 一般没有吃了还惦记的情况。

这回做的脆烧饼不一样, 那个闻起来就很香, 面前要是有一大盘吃起来简直停不住, 梅干菜和猪肥膘肉以及葱末在经过烘烤之后散发出浓郁的葱香味儿,吃起来外脆内酥,那怕程家兴天天都在吃何娇杏做的饭, 初尝这个,还是在心里感叹了声:这是什么神仙烧饼?

程家兴跟何娇杏一起生活了两年,他属于有免疫力的,他都抵挡不住, 莫说其他人了。

陆续有好些个问过来的。

还不只是外人, 自家人也一样馋, 大人馋在心里头, 小的就没绷住,铁牛吃过一回以后白天想晚上也想, 想了两天没忍住偷偷跑去他叔那头,问他婶婶啥时候再做一回那个烧饼?

“我都没吃过那么香的烧饼!婶婶你手艺真是太太太好了,我娘要是有你一半的好, 我每天能吃八万饭,三两下就长成个大人!”

哪怕铁牛已经八岁了, 比她刚进门时高了一些也壮了一些,在她看来铁牛还是个孩子呢,看他嘴上说,脸上做表情,手上也跟着比划,何娇杏没忍住一个噗哧。

她冲铁牛招招手:“来,给婶婶仔细瞧一瞧你。”

铁牛乖乖往前走了两步,还原地转了个圈,何娇杏一个没忍住伸手捏了他腮帮子一把:“你还真是个宝!”

宝不宝都没所谓,关键是烧饼。

“那婶婶你最近还做烧饼吗?”

“做一回是容易,可你妹子闻不得那香味儿,闻着她馋,我做的时候铁牛你得跟你三叔一道陪你妹玩去,哄着她别闹起来。”

铁牛还问:“冬菇她不能吃啊?”

“她那么小当然不能吃啊。”

……

铁牛这孩子吧,中和了他爹跟他娘。他是能讲得通道理的,尤其大一点之后,人个性鲜明得很,一方面很像他娘,就是那种想要什么都能直接开口。比如你在吃糖,他看了馋,就能直接问你婶婶我能尝一块吗?另一方面他又不像他娘那么刁,你要不给他也不会闹你,也不记仇,顶多自闭一会儿。

何娇杏跟他说好,让他陪着冬菇玩,自己在家做烧饼。铁牛果然跟程家兴出去了半天,等烧饼出炉放凉一些香味儿散去才回来。

难得开一炉,何娇杏做了不少,铁牛倒也不贪心,一手拿了一个挥挥爪走了。剩下的被闻风赶来的大娘大姐求着买去,你两个我三个她五个,一炉子真不禁卖。

何娇杏好不容易才留下一碗给程家兴,上回她就看出来,程家兴爱吃这个。

黄山烧饼在大榕树村刮起一阵风,一夕之间人人都听说了,他们倒不知道这叫黄山烧饼,为了跟镇上卖的区别开,村里人都管它叫老程家的脆烧饼。赶上这一炉的还有人吃完嫌不够,懊恼当初嫌贵没多买几个,至于没赶上的,都在等第三炉了。

何娇杏却没接着做这个,回头借那个土烤炉折腾其他花样,又做了烤鸡。

这烤鸡对冬菇也不友好,程家兴都养成好习惯了,只要听到媳妇儿说要用烤炉,他给闺女把个尿抱着就走,去老屋也好,去大哥家也好,再不就去老朱家找找优越感,最近老朱家都不欢迎他,他最新的去处就是村里老榕树下……

烤鸡同样很对程家兴的胃口,要说其实有点油腻,可这年头从来只有嫌肉柴,哪会嫌肥?尤其是烤鸡那酥皮,程家兴特别爱吃,他怕招着自家闺女让媳妇儿踹到路口去蹲着啃,遇上个过路的就吧喳两下,手拿鸡架边啃边说这个滋味多好,看人家眼也不转盯着他的鸡,他还摆出挺大方的样子,把鸡屁股那头递过去,问过路的想不想尝一口?

何娇杏都觉得程家兴他迟早挨揍,村里人却顾不得跟他计较,冬月头上,刘枣花发动了,她这一年养得好,生下个估摸得有七斤重的闺女。

来给接生的还是为冬菇接生那个。

一看刘枣花这个也不带把,接生婆差点心梗。

刘枣花是更喜欢儿子的,好在这一年见了冬菇的可爱模样,想到三弟妹就一个,是个女儿,都能当眼珠子疼,自家好歹有个八岁大的儿子,二胎生个闺女仿佛也没什么。

这么想着,她就没垮脸,即便没给赏钱也给接生婆拿了鸡蛋。

回头听婆婆黄氏说这闺女抱着还不轻,估摸得有七斤。

“那就叫七斤好了。”

晚些时候何娇杏也过来了一趟,她过来时刘枣花已经歇了一觉,精神头还不错,妯娌两个就说了说话,何娇杏还凑过去看了看大嫂这个闺女:“七斤这模样看着也不错,瞧着挺结实。”

刘枣花都不太记得铁牛刚出生是什么样子,只知道他那会儿情况肯定不如七斤好。

“这闺女还是有福气,挑在家里条件好起来才托生到我肚皮里面。”

何娇杏含笑点了点头,又想起今儿个程家兴说的:“我家那个说,他出门的时候听村里老人说这一冬要冷,嫂子你顶好备几筐炭,女人家刚生完受不得冻,七斤才这么小,也怕冷着。”

炭这个东西,哪怕一时用不完,还能放那儿,刘枣花想想就让程家富借了三房的牛车进镇一趟,买了些炭。程家富只买了炭,程家兴比他想得多,他小时候经历过寒冬,隔几年会有一个冬天特别冷,冷死人的冷。程家兴他不光添了炭火,还去买了些粮食,把家里仓房堆得满满当当的。

棉布棉花早先就买过,老棉被都拆出来重新弹过,他们一家三口包括头上双亲都添了厚实袄子,程家兴这边准备做得足足的,哪怕寒冬真的来了他都不怕。

上一篇:海神的品格 下一篇:盛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