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恶妇(158)

二嫁给老鳏夫续弦不是稀罕事,稀罕的是她这又怀上了。

朱老臭婆娘还说那个马老头比她爹岁数还大,这都能让女人家怀上,他怪有本事。村里人都说兴许她命里该有个娃,要不都落了两胎,现在又嫁给个老头子,怎么还能怀上?

……

别人说这些程家贵听着,等人说完,他又做自己的事去了。头年跟杨氏拼了一把,手里又攒下些银两,那势头好,本来应该接着干的,杨氏怀上就不好受累,今年他们顶多把鸡养起来,猪恐怕顾不上了,毕竟地里还有活,土地是农户的根。

程家贵又想到杨氏也是有娘家的,她去年托人送了点东西,今年还没回呢。

想到这里,程家贵就多嘴问了:“要不要给你娘家报个喜?”

杨氏先是摇头,过一会儿才说:“跟我老姨说一声吧,我娘就算了。”

她怕程家贵误会,又解释说:“不是我小心眼嫉恨他们,我想着不回去娘还过得好些,我回去她又该想起我爹了。”

后一日,程家贵把媳妇儿带去三合院,让她跟三弟妹做个伴,自己背了点东西上小河村。他出去得有一个半时辰,回来先上兄弟家去接了人,回到自己屋里才把刚才听说的事情告诉杨氏。

“我在老姨家吃了口热茶,还陪着说了说话。我提到咱们家的事,老姨说到你娘家。你那个妹子,亲事还没说好,曾听娘说她从前对你就不客气,现在还是那样,都没人敢娶她。”

事实上,情况比程家贵说的还要严重。

以前她总觉得是丧门星姐姐拦了路,认定自己的婚事是被这个姐姐耽误了。现在杨二妹都嫁出来一年多,拦路虎已经没了,还是没人跟她提亲,这不是啪啪两巴掌往人脸上扇吗?明摆着是说你嫁不出去别赖任何人,全是自己的毛病。

杨氏那个姨母只说了幺妹亲事难说,都没说她那闺女。两年之前,最先想跟程家结亲的是小河村张家,是这家女儿年岁轻,咋也不肯嫁二手男人,他娘才把程家贵说给了娘家侄女。

当时这当娘的就说过,让女儿以后过得好或者不好都别后悔,路是自个儿选的。

这个做女儿的就比杨二妹晚一点点出嫁,为人妇也有大半年了,当初是高高兴兴的嫁出去,过年回娘家来气色看着却不是很好,瞧得出她是在强打精神。

做女儿的倒是还没说后悔的话,当娘的已经在后悔从前太尊重她,给她的自由太多了,什么都让她自个儿选。早先是她说宁肯穷着过也不要程家贵这种被人用过的爷们……现在她有些明白人穷志短这说法,知道没钱日子难过了。

再说程家贵,对别人如何暂且不说,他对媳妇儿却是数得上的好。

他性子不如程家兴果决爽快,做大事不太行,过日子却不难,在一些小事情上他不太跟媳妇儿起争执,是好说话的。

何娇杏见过杨氏之后就在心里面想着程家贵能娶着她是运气好,赚了。

难得这个新二嫂不光气性好,也不多口舌还不招是非。

其他人的想法跟她是反过来的,比如嫁到小河村张家这个姨娘,她就觉得是杨二妹运气好,当初糟糕透了,这又峰回路转过上好日子,在乡下地头上,程家贵这样的条件真不算差的。

第122章

张家那闺女的确吃了些苦头, 她如今总算知道男人家追求你时说的话不能全信, 那家来提亲的时候说得好好的, 说铁定待她好进门就让她当家做主……真嫁过去她才知道婆婆的厉害,男人家也就是嘴上心疼他, 遇上事都让她忍让, 日子过着很有些憋屈。

即便如此, 她还不至于就后悔了。

哪怕听当娘的说程家贵对她表姐很好, 她也觉得那是理所当然的,这男人前面就休了个婆娘,还对续弦不好的话, 他是想再娶一个吗?

总之这当下张家那头还没很大的心理落差,甚至当姨娘的还打算抽空来趟大榕树村,想着这姑娘她娘不疼,如今怀着娃也没人教什么, 做姨娘的有经验, 好歹跟她说点。

这么盘算着, 她初八过来了趟, 同样是初八这天,刘枣花她娘家小妹子也跑过来。

刘家这个嫁出去也有半年, 当初还指望她姐出点钱替她添份嫁妆,刘枣花没出。她那时堵着气,还在心里咒过, 盼着刘枣花在县里的生意赶紧凉掉。结果谁知道呢?几个乡下人随便做的吃食在县里竟卖疯了,她没亲眼看见, 也听说姐姐挣了很多,村里人都说她挣的钱兑成铜板要用箩筐来装用牛车来拉……

要是个硬骨头,前头让你落一回脸面,以后再不登门找她。

很显然,刘家小妹不是这种。

她心里非常嫉妒,却没想着跟刘枣花楚河汉界划个明白。想起刘枣花跟村里人抱怨说赚钱归赚钱,做吃食生意太累人了,开门前一两个时辰就要忙活起来,打烊之后还得慢慢收拾,该涮的涮该洗的洗。

尤其她还有一儿一女,铁牛常在学堂就不说,七斤那么小,忙起来经常顾不上。

刘家小妹听说之后心念一动,就想出个法子来。

做花生米就栽过一回,她已经明白做吃食生意最要紧是方子跟手艺,她没手艺,就想着是不是有可能去偷个师。何娇杏那头忙不过来都知道请娘家兄弟帮忙,刘枣花忙不过来也该请娘家妹子去帮她才对。

刘家小妹本来想找她娘,让当娘的去说,又想到自己已经嫁了人,搞不好娘家不会帮,甚至可能截她胡,让其他人顶替她去刘枣花店里。

这么一想,她都没告诉别人,自己抽了个空跑去程老大家找人。

她过去的时候,铁牛把文房四宝在堂屋的大方桌上铺开,在写字,听到声响出去一看是小姨过来。

“小姨你有事啊?”

“我找你娘。”

“娘没在家,她刚才抱妹妹出去了。”出去之前还警告铁牛老实呆在家里好生抄书练字,说回来要检查的。

“那你知道她往哪边走的?”

铁牛没想那么多,大概给指了个方向,还好心告诉小姨人多半在三叔家:“我娘没事就爱找三婶婶说话,来家找不见她一般都在那头,要那头没有,你去大榕树下看看。”

……

要不咋说是亲母子?

铁牛真是太了解他娘了。

刘家小妹一路找去三合院,就看见坐在院子里的刘枣花,她往前赶了几步,走近点正想喊声姐,刘枣花也看见她了。本来满面红光笑眯眯跟何娇杏说话来着,一看见她脸都拉长不少。

何娇杏同样注意到有人过来,她朝那头看了一眼:“是来找嫂子你的?我看着有点像你娘家妹子?”

“是我娘家妹子。”刘枣花抱着七斤站起来,跟何娇杏打声招呼,说她去会会小妹。她就走到刘家小妹跟前,直筒筒问了:“你来干啥?”

刘家小妹说有点事。

自己娘家都是些什么人刘枣花能不知道?她略一撇嘴,道:“有话就说,没话就滚,杵这儿真败我心情。”

刘枣花张嘴就这样不客气,要不是有求于她,她妹这就要开骂了。刘家小妹忍了又忍,说:“你不是盘了个铺子在县里面做吃食买卖吗?听说生意还很好,平日里忙都忙不过来。你雇我咋样?我去县里面帮你,就跟何家那个帮何娇杏那样。”

“你可打住吧,我没钱,请不起人。”

刘家小妹一咬牙,说:“你包我三餐,不给钱我也帮你。”

刘枣花本来就在怀疑她,听到这话,越发觉得她目的不纯:“你都嫁了人还说要去县里面帮我,这不是得跟男人分隔两地?你说你要是急需用钱,必须出去挣钱我还勉强可以接受,偏你又说只吃饭不要钱……这么折腾你不图钱图啥?别说是姐妹情深?我信你个鬼!”

“……”

要是一句实话没有,这事就谈不成了,刘家妹子想想说:“我以后也想跟你们似的做买卖挣钱,可我不会做买卖,就想借这机会跟你学学。”

上一篇:海神的品格 下一篇:盛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