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十年代锦鲤运(589)+番外

魏镇长谈性甚浓:“就是有麻雀吃了咱们的庄稼,也只能证明一件事,就是我们的粮食吃了没有问题。”

到其他地方去看看,现在哪还有那么多麻雀呀。

林建明觉得这人真是胆大包天,想到了就要做,一点儿都不考虑后果。

魏镇长意犹未尽,扭头看林建明:“你想说什么?”

话头子还是他起的呢。

林建明犹豫了一下:“水镇,老魏,我想在水镇建个发电厂。”

水镇距离江州城其实很近,但因为路没修好,走水路又绕一个大弯子,所以才显得偏僻了。

林建明之所以将主意打到水镇头上,是因为城里地实在批不下来。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

乖乖隆地洞,魏镇长陡然一惊,这可不是小事儿。

还说他异想天开,他倒觉得林建明想得太远。

林建明苦笑:“还不是电不够用。”

电老虎实在太难打交道了,几头猪都喂不饱。

“厂里的机器又不能停,停下来损失太大了。”林建明叹了口气。

他没有将话说完。

他还想着有了发电厂,不仅能够供应红星纺织厂的日常生产,还能倒腾点其他什么的东西。

“你打算怎么发电?”魏镇长来了兴趣,“跟蕊蕊似的,弄个风车发电?”

哎哟,别说,那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居然不仅供应了山上的果树灌溉需求,连秋宝新盖的猪舍都靠那发电机供应电。

如果不是秋宝嫌弃将原本的养猪场电力系统再改造一下太麻烦,就那个发电机,供应养猪场绰绰有余。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他哪里是怕麻烦,是怕出事。”

小规模的倒腾一下,就算有什么问题损失也不大。

可要是搭上整个养猪场,那成本就太高了。

魏镇长聪明地跳过了这一节,只追问:“你也打算用风力发电?”

林建明迟疑了一下:“其实要说稳当,还是火力发电最稳当。”

只要煤炭源源不断地烧着就好。

魏镇长摇摇头:“那水镇不适合,污染真的太大了。”

这冒出来的烟,到时候被风一吹,连港镇也要受牵连。

“你要是搞个风力太阳能发电什么的,我举双手赞成。可你要搞这个的话,我点不了头。”

林建明有点儿想抽烟,搞那些听着是挺好,但实际应用起来困难啊。

水镇虽然有山有河,但真算起来,不是风力多发达的地区,到时候是满足不了需要的。

他跟魏镇长打商量:“污染肯定是会控制的,你就考虑一下。”

魏镇长的算盘珠子拨得比谁都清,立马开始喊价:“我平白无故弄个发电厂回去,水镇人还不骂死我。”

“工作岗位,我给提供工作岗位。”林建明端正颜色,“发电厂的工人,我给留40个名额出来。纺织厂这块儿,我也给30个名额。”

走70个工人,对于乡镇企业而言,已经是不小的规模了。

魏镇长精明得很,对着老熟人也一点儿也不客气:“水镇人口可不少啊,你这大老板可得大方点。”

林建明无奈:“大不了到时候你们要用电,我这儿优先供应,保准比国家电网的便宜。”

在成本控制这一块,林建明是有信心的。

国家发电承担的社会责任更重,那成本自然降不下来。

他之所以打算自己发电,就是为了想要控制生产成本。

在商言商,他一个做生意的,更多的要从企业发展角度去考虑问题。

魏镇长心里头一惊,直接坐起身来:“老林,咱们兜个底,你这是不是要扩大生产规模了?”

林建明面色平静,没说是,但也没摇头。

魏镇长赶紧摆手:“这个你可得考虑市场。现在棉纺市场已经饱和了。”

否则怎么都那么多大纺织厂开不下去,仓库里头的货都积压着呢。

林建明笑了起来,慢条斯理道:“你知道去年咱们国家进口了多少纺织品?出口了多少吗?”

他报了两个数字。

魏镇长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意思?”

“到现在为止,棉纱出口还小于进口。”

魏镇长在心里头拨了一阵算盘珠子,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其实咱们自产的棉纱根本不够用?”

林建明点了点头:“对,这空缺的分量叫外国货给占了。”

他野心勃勃,他要将这部分市场给挤出来。

人家能做的,他们也能做,而且价廉物美。

魏镇长大骇,旋即失笑:“你呀,咱们江州纺织厂的厂长应当你来干。”

林建明笑着摇摇头,感慨万千:“要是江州纺织厂的话,我这事情就干不起来了。”

厂子在发展,他又租用了车间,可他并不想接手纺织厂的工人。

随手进入红星纺织厂板块的,原国有纺织厂工人数目越多,里头涉及到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越复杂。

这不是正常的雇佣关系,他动不得,也打不了。

既然如此,这种老爷宫人他用不起,索性不用。

用发电厂的名义招工,然后再让他们慢慢往纺织厂里头引,这样工人就能够服从他的管理了。

魏镇长来了兴趣:“怎么的?轻工业局没找你谈过话?”

就林建明这工作成绩,轻工业局怎么着也应该考虑提拔一下他。

江州纺织厂可大的很,好几个分厂呢,起码也让林建明当个分厂厂长啊。

他那促狭的话语,引得林建明苦笑连连:“算了,我也就想呆在我的一亩三分地上。”

要他接管二分厂可以,那必须得给他人事任免权。

要是他动不了人,这厂子他就管不了。

魏镇长意味深长:“还是得接手啊,不然你怎么要贷款?”

想要扩张企业的话,单凭自筹资金,那是不现实的。

想要获得银行的支持,那应当付出的代价绝对不能马虎。

红星纺织厂说起来也就是合资企业,眼下是状况,想从银行倒腾出钱来,真心不容易。

林建明叹了口气,看着天花板发呆:“我倒是希望咱们这儿风大浪大,可以有个风车,一年到头源源不断地发电呢。”

可惜事不遂人愿,越是要用电的地方,电力资源越是紧缺。

林建明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贾校长就找上门来,主动提供了风大浪大的地方。

第313章 风从海上来

贾校长只在江州大学挂了一年的名字, 就又接到了新的调令。

这回他自幕后移到台前, 要从学术界正儿八经地进军政界, 主政南省沿海地区城市东海市。

临行前,他来跟林建明等人道别,顺便拉一波投资。

说来也有意思, 南省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都不靠海,而是临着江。

靠海的好几个地方, 因为偏近西北方向加上种种历史因素, 反而经济状况比较糟糕。

贾校长既然要去当父母官, 自然少不了多方奔走,好给自己治下的子民带点儿见面礼。

这人向来自来熟, 而且很擅长杀熟,二话不说,就杀到了串串香店来。

林建明天听他开门见山的一番话,下意识地就要苦笑:“贾校长, 您可真是不见外。”

“咱们老哥老弟的,有什么外好见?”贾校长语气热情,“怎么样?步子要迈大一点,你可不能光守着江州城的这一亩三分地。我可看好你成为咱们南省的一块招牌。”

条件都是最优惠的, 对着林建民的红星纺织厂, 他肯定想办法争取最有利的政策。

林建明还是摆手,表示自己有心无力。

红星厂现在合并进来的厂子实在太多, 贪多嚼不烂,他起码有一半以上的精力, 花在如何消化这些厂子以及工人上头。

“东海有点儿远。”他说了实话,“我这儿实在分.身不开来,冒冒然过去,说不定不仅帮不上忙,反而给你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