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最终流放2(59)


这片林子虽然地形复杂,但他们已走过无数次,训练也好,玩耍也好,都是在这些林子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那些刚来不久的特训班学员,绝不会比他们更了解这里。
……
跟着熟悉的人,走着熟悉的路,于小北心里却有些不安,他几次想喊住前面的陈功,但都没能开得了口。
信任这个人已经成为习惯,他不知道该怎么提出异议。
他们总共五十号人,刚进入作战区域就接到指令:每十人一个小组,五个小组分别向五个方向分散,遇敌则合围歼灭,不遇敌则向军校包抄。
这是一次模拟作战,他们通过选拔参加到这个名为“Tom and Jerry”的行动中,以进攻方的身份侵入军校,只要夺得大本营的控制权,胜利就属于他们。而他们的敌方是一支十人小队,会在途中对他们进行拦截阻挠,捍卫军校里的大本营。
五十对十,加上他们这些“优等生”对自己很有信心,因此他们原本不把这次的演练看得很艰巨,只当是校长让他们练练团队默契。可他们同时听说了,那个什么特训班小队的两位指挥官都不是平庸之辈——
那两个人的名字,都是他们极其熟悉的,甚至可以说如雷贯耳。
纪策,这个名字保持了军校的多项纪录近十年,其中包括进黑屋次数最多和时间最长纪录,射击项目终极测试最高分纪录,夜不归宿检讨最多字数纪录,战术预测挑战全场考官完胜纪录,还有破坏公物赔偿金额最高纪录。
卢薇,这个名字也是个传奇,传说她十二岁时劝服了自己的同学放弃自杀,十五岁已经能单独审讯反间谍侦察局抓获的间谍,十八岁出国深造,主修心理学,归国后担任了三年军队医院的心理科医师,之后调任到中南海保镖队做刑讯师和心理辅导师。
这两人是他们仰望的前辈,他们中的很多人是抱着超越前辈的心情参加这次行动的,于是对待任务就上心许多。陈功和于小北也都很神往两位师兄师姐,不过……
于小北望着前方慢悠悠开路的陈功,实在忍不住了,赶上几步问道:“陈功,陈功,我们为什么不跟着小组成员一起走呢?”
其他人都按着指示向各自的方向前进了,只有他们俩脱离队伍,走进了一片僻静的山林,而且像在绕圈子,完全没有向军校大本营靠近的意思,简而言之,他们违令了。
违令是大过,但于小北在意的不是这个,反正跟着陈功已经不知道被记了几次过,他只是觉得奇怪,一向很崇敬“纪策”这个人的陈功,为什么会避开与他正面交锋,这是个向偶像证明自己的绝好机会不是吗?为什么他们要在这里瞎兜圈子呢?
陈功回过身对他咧嘴一笑:“在山林里人越多越引人注意,特训班的那几个人都是作战的老手了,咱们跟他们硬碰硬没有优势,还不如窝起来保存实力,要是大部队没能夺下大本营,只要咱们俩活着,他们就赢不了。”
这种想法与军人的常规作战思维很不相符,可在于小北听来,陈功说得很有道理。
他总是说得很有道理,哪怕他的这些想法经常被导师批判,还总是因为不守规矩而受到惩罚,于小北还是愿意听他的话。于小北觉得,陈功说得都是对的,有陈功在,做什么事情都很有趣。
“小北,跟着我,没事的。”陈功说。
“嗯,知道了。”于小北点头,紧紧跟着他。

梁上君调整了一下背包和防弹衣的拉扣,靠在一棵树下隐蔽加休息。不远处的两棵树下坐着丛建鹏和宫持。更远的地方,茂密的山核桃树杈中,趴着个一动不动的人影,那是猥琐的狙击手糙子,在放哨。
他们在林子里探了大半天的路,实际遭遇了三个小组的敌人,但都没有发动攻击,也没有被敌人发现。
目前他们只是在熟悉敌人各个小组的动向,然后向指挥部汇报。论兵力他们不如敌人,以少对多,必须充分保留自己的每一分力量,来对付敌人的要害。
糙子全神贯注地扫视了方圆数百米,没有发现异状,才敢稍微放松一些,趁机用吸管式水壶喝了一口水。
梁上君看了一眼天色,时至黄昏,太阳渐渐隐没在山林之后,大家行进了一天,都已经饥肠辘辘,是时候补充一□力了。
他向糙子打了一个手势,询问他是否安全,糙子回了他一个OK,梁上君便发出了集合的指令,于是糙子几个腾挪爬下来,颠颠儿地跑到自家梁连跟前。
梁上君亲切地说:“把你背包内侧第三个口袋中的盒子拿出来。”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己包里拿出了折叠式工兵铲。
上一篇:来自星川彼岸 下一篇:最终流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