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古代行商这些年(42)

作者: 手帕望明月 阅读记录

施大郎乖乖吐了出来,又有些不舍得,弱弱地说:“可是这真的很好吃。”

孙子这可惜的样儿,让施婆婆也有些好奇。

自从她儿媳施大嫂去了宋家的馒头作坊做工,家里的伙食一天比一天好,后来她也开始晒蚕兜,两个孩子隔三差五能吃到一点肉,早不像以前那么馋了。

可他却还是喜欢吃这野果实,看来口味是真的不错。

“你把家伙什儿收拾收拾,这东西也一起带着,咱去找宋四郎瞧瞧,他见多识广,也许能辨出这是个啥。”施婆婆说。

施大郎高兴极了,立刻把铁锹和刚刚挖到的野菜收拾好,又把那几个红皮果实也放进背篓,跟着他祖母下山,向宋家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支持,么么哒~

第33章 第三十三桶金

眼看着就要霜降了, 却迟迟没有人发现红薯,宋菽急在心里, 却不知该怎么办。

在他差点就要忍不住, 亲自去“发现”一下红薯时, 施婆婆和施大郎居然带着一背篓红薯到了他家。宋菽喜出望外,吃到一半的面条也放下来, 热情地迎接了祖孙两人。

“宋四郎啊,我们在山里挖出了这个, 你见识多,给辨辨是个啥?”施婆婆从孙子的背篓里拿出一个红薯来,递给宋菽,“我家大郎刚才吃了一口, 虽给吐了, 但也不知道有没有毒啥的。”

宋菽装模作样地看了半天,故作惊讶道:“施阿婆,您这是红薯呀。”

“红薯?”施婆婆重复, 她从未听说过这种东西,“那可能吃?”

“能。”宋菽说,“您跟我来。”

他拿着红薯转身进灶间。宋阿南看了一眼没理会,继续吃自己的。六娘好奇心重, 跟了进去,五娘目送他们走进灶间, 却没好意思跟着去,七郎听到吃, 屁颠屁颠地跟在他阿姐身后。

三娘正在灶间烧热水,打算过会儿抓几个小的来洗澡。

“阿姐,让一让。”宋菽说,拿起拨火棒,拨开一点正在烧的柴火,把红薯放了进去,又把柴火拨回来把红薯埋在下面。

“这红薯生着吃虽也行,但不可多食,煮熟了更好。”宋菽说,“这样用柴火煨熟最是方便。”

“阿兄,这红薯什么味道?”六娘问。

“甜的。”宋菽说。

“哇!”六娘一声欢呼,她最爱甜的了,七郎跟着喊,也不知道是真心欢喜,还是跟着阿姐起哄。

“这要煨多久?”施婆婆问。

“大约一刻钟多点儿。”宋菽说。红薯大小不一,他也不敢百分百确定,只好说个大致时间,到时再判断。

因要等上一会儿,宋菽本想叫施婆婆他们吃点什么,可施婆婆不想占人便宜,说要回家把刚挖的野菜腌上,晚些时候再来,便拉着施大郎走了。

宋菽也无所谓,这红薯被人发现了总是好事。

“什么?”他刚坐下,宋阿南问。

“红薯,就那藤。”宋菽说。这件事情就他和阿南知道,此时含糊地提起,宋阿南瞬间领悟,可其他人并不清楚他在说什么。

“阿兄,我们也去挖点红薯吧。”六娘说,她听宋菽说这吃食是甜的,便上了心。

“行啊。”宋菽笑,他们家吃上后,想必也会有更多村民感兴趣的,他和阿南在村子附近的山上栽了不少红薯藤,红薯是出了名高产的作物,现代的红薯亩产五六千斤不稀奇,上万都是有的,他们种的那些要是全挖出来,也得几百斤吧。

用来吃是吃不了多久的,用来留种却也够了。

一刻钟过去,红薯的香味飘了出来,六娘和七郎早已经等不及了,跑去灶间在土灶的烧火口旁边等着。六娘念着:“红薯,红薯。”七郎跟着,口齿不清地念:“红土,红土。”

又过了会儿,宋菽来看了看,觉得差不多了,便用拨火棒把红薯弄了出来。此时,红薯的外皮已经烤得焦黑,宋菽把它放在一个小竹簸箕里,拿去院子,施婆婆和施大郎也刚好回来。

“可是好了?”还没进门,施婆婆就问到一股香味,猜是那红薯。

“好了。”红薯稍稍凉了一点,宋菽把它掰开,里面的果肉全都熟了。红薯烤熟后很软,也不用刀切,大家每人连皮带肉撕一点,或拿筷子夹一些,热热的吃下去,满口香甜。

“好甜!”六娘撕了一大块,吃得欢。

施大郎和施婆婆也是连声夸赞,没想到自己挖了这么个宝贝回来。

路过宋家的人,很快注意到了宋家院子里的热闹,大家都习惯了宋菽时不时会有新鲜玩意儿,便有人大声问。

这一问,烤红薯的事情就传开了。

“咱也去挖一点?”

“你会吃吗?就挖。”

“弄来了请教宋四郎啊。”

宋菽这儿,三娘还要逮几个小的洗澡,宋菽也有账本要看,宋阿南不知去哪儿忙了,其他人也各自有事,说好了晚些太阳落山了再去山里挖。

殊不知,他们这一耽搁,就没机会了。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就陆续有人到宋家来。

“宋四郎,可否教教咱们怎么烤这红薯?”有人背了一篓子,鞋上还沾着土,显然是刚从山里出来。

“也教教我呗?”

宋菽的账本看到一半,家里来了好几波人。

这人一多,他家也不方便演示,便去了其中一人的家里。在他家生上火,便把红薯埋了进去,一边埋一边说着自己的经验:“这红薯的大小相差很大,火旺火小的,时辰上不好说,多烤烤便能掌握其中窍门了。像这个大小的,大约炒两个菜的功夫,开火时煨进去,饭做好也就差不多了。”

宋菽一边弄一边说,又跟来瞧热闹的六娘说:“去叫褚宁过来,带上他的菜刀,再拿一小坛子油。”

“诶,我去我去,六娘在这儿歇着吧。”有人自告奋勇去跑腿了。

其他人又围着宋菽问,这东西是个什么味?这就轮到六娘发挥了,她叽里哇啦形容了一番刚才吃到的口感,把跟来的几个小孩说得口水直流。

这期间,又有人在山里寻到了红薯,挖了来。

去宋家却不见宋菽,听好心人指引,来到宋菽示范的这一家,这家房子不大,里里外外围了许多看热闹的人。这热闹景象又吸引了更多人,连一些做买卖的小贩都要来问个怎么回事。

这么一来,又有更多人听说了红薯,蜂拥往山里而去。

不一会儿,褚宁带着刀和油来了。

宋菽跟他交代一番,他便拿起刀,削起了红薯皮。这御厨的孙子到底不一样,手上刷刷刷,红薯皮就落了下来,这皮还削得极薄,几乎没带下多少肉。

削完后,他又刷刷切起薄片。

这片也极薄,一般人根本切不出来,即使偶尔撞大运切出来了,也不可能像他这样每一片都是一样的厚薄。这其中蕴含的功夫,没几个寒暑是练不出的。

褚宁的刀功行云流水,一旁围观的村民都看呆了,甚少有人注意到,宋菽往灶台上的铁锅里倒了大半坛油。等油温升上来时,褚宁已经处理完了两个红薯,宋菽便将它们直接下锅。

哗。

热油接触到红薯,滋滋声瞬间暴起,香味也同时飘散而出。

因为红薯片极薄,宋菽只炸了片刻便捞出。没什么存在感的房子主人拿来大盘,红薯片便装在了里头。因为这些红薯都是山里挖来的,且宋菽用的也都不是同一个人挖的,大家也没什么可计较的,来的人你一片我一片,不一会儿,这大盘就不知传去了哪里。

“还有还有,盘子别拿走。”宋菽喊,他的下一锅红薯片又要出炉了。

盘子又从不知何处传了进来,装上又一锅红薯片,又消失在了人群中。宋菽抢在它消失前,留下几片,给正在切红薯的褚宁也塞了一片。

“唔,甜,脆!”褚宁全靠一张嘴把红薯片咔吧咔吧吃了进去,外脆里糯,还甜甜的,可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