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90之留学生(8)

作者: 小鱼叉 阅读记录

林易挑了挑眉,倒是个好苗子,还没出社会就这么人情练达,就算不搞科研混得也不会差。

“当然,我的荣幸。托尼,一起吗?”对于唐润生当年的照拂,林易一直心存感激,他也愿意将这一份照拂传承下去。

托尼耸耸肩,“当然。”

徐东奎领着三人往里走,不久就看到几张被拼在一起的方桌,桌旁坐了十几个人,有说有笑,看到徐东奎带着林易等人过来,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呦,这不是我们的辛普森实验室研究员助理何群先生嘛,您也来跟我们一块吃饭啊?”一个角落里的男生突然开口道。

场面有一瞬间的僵硬。

何群站在那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面上几乎能滴出血来。

“张赫!”徐东奎低声喝道,示意他闭嘴。

张赫努努嘴,“班长啊,您现在还只是一个非正式的实习生,而人家因为会扫地,成了正儿八经的研究员助理,您不觉得不公平?也不知道那个研究员是不是瞎的,居然能忍受他这样的人。”

徐东奎的面色已经不能用尴尬来形容,他看向林易,努力想要解释什么。

“他们在说什么?”托尼茫然地开口问道。

“在向我们打招呼。”林易嘴角勾了勾,一本正经地说道。

“哦?你们华文和人打招呼真像是吵架,你好你好,你们好。”托尼兴冲冲地和众人打招呼。

众人的目光不自觉都集中到现场唯一一个外国人的身上,托尼感受到华国人的热情,笑得更加灿烂了,“非常高兴见到你们。”

有人噗哧一声笑出声来,现场的气氛为之一松。

“吃饭吃饭,先吃饭,天大地大吃饭最大。”有人笑呵呵地打圆场。

众人见有台阶下,也纷纷附和。

这时,有人笑着开口问道:“同学你也是伯克利的学生吗?我们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说话的是一个容貌清秀的女生,她看向林易,目光里带着几分羞涩。

“我?”林易用手指指了指自己。

“我以为等吃完饭再自我介绍比较好,不过既然你问了,我嘛,就是那位同学刚刚说的那个瞎子研究员。”

第七章 热压烧结

一分钟,两分钟,好像电影被人按下了暂停键,画面一下子就静止不动了。

林易慢条斯理地拿起叉子,将一块沾满酱汁的牛肉送进自己的嘴巴里,托尼显然还不在状态,他看看林易,再看看神情各异的华国留学生众人,摇了摇头,华国人真是奇怪。

食堂里回响着圣诞音乐,学生们嬉笑着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一片欢声笑语下这个安静的角落就显得格外显眼。

林易轻笑一声,“吃饭吃饭,论年纪说不定我还没有在座诸位大,不要这么严肃。”

留学生众人……为啥觉得心里更难过了。

女孩子们最先从尴尬中缓过来。

“林研究员,您真年轻,这么年轻就是辛普森实验室的研究员了,真了不起啊。”

“是啊是啊,听说研究员经常要熬夜的,但您的皮肤真好啊。”

“睫毛也长。”另一个小姑娘忙不迭地接了一句,说完整张脸都变得通红,羞得不敢再看林易。

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要缓解气氛的男同胞们,瞬间又没有了说话的兴趣,怏怏地低头扒饭。

“谢谢。”林易显然对这种场景已经非常习惯了,大方地接受女留学生们的赞美,并附赠一个大大的微笑。

女同学这边的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了。

“林研究员,您吃干辣椒吗?我妈妈亲自做的,有时候吃不惯美国的菜,拌着饭吃,可香了。”

“这是我家里秘制的豆瓣酱。”

“我熬了大骨汤,昨天去唐人街买的大骨头,炖了一整天呢。”

有位男同学的勺子一下子掉在了白色瓷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众人不自觉看过去。

“呵……呵呵,就是第一次发现我们女同学还这么多才多艺。”

不管其他人是不是吃得愉快,反正林易这顿饭吃的还是很愉快的。礼貌地和徐东奎等人说了再见,他和托尼便起身告辞,何群见状也立刻站了起来,跟着两人就要离开。

突然有个女声叫住了他,“何助理,我看你没吃两口,这个带着路上吃吧。”说着塞了一个苹果给他。

何群整个人一下子从头顶一直红到了脚趾头,耳朵旁就好像有火车开过,嗡嗡嗡直响,这还是第一次有女生送给他东西。

“你是林研究员的助理,听说研究员们都是日夜颠倒,饮食不规范的,你可要看着点他。”

何群……

一众女同胞……

“你还真狡猾。”

“我到美国这么久,除了专业知识,就学到了一点,机会是要靠自己主动去抓的,而不是傻傻在原地等。”

面对同伴们的“指责”女孩骄傲得扬了扬头,大步向食堂外走去,当然,她还没忘带上她的大骨汤,这可是她熬了一个晚上的,可不能便宜了这些不识货的。

托尼和林易并肩走在伯克利的林荫道下。

“啧啧啧。林,幸亏你不是美国人。”他突然开口道。

林易好笑地看向他,“为什么?”

“如果美国女孩对你投怀送抱,我可是会吃醋的。”托尼一本正经地说道。

“你不是听不懂华文。”

“但是我看得懂女孩的表情啊!”他回答得理直气壮,“即便是肤色不同,全天下女孩的心都是一样的。”

林易诡异沉默了两秒,“很有道理,自然界里的材料就算是物质形态不同,但总是有共通之处的,且往往这些共通之处,会是我们深入认识并成功使用它们的契机。”

托尼……

球磨机在自动工作,何群就好像一只等着小鸡孵出来的母鸡,手里揣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在球磨机旁一动不动盯着上面的倒数计时。

林易和托尼几乎占了小半个航天航空部的走廊,上面密密麻麻铺着写满方程式的白纸,托尼盘腿背靠在两个装满资料的大箱子旁,一边快速翻阅,一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林,温度该怎么确定,我觉得应该在1200-1800之间,再高的话,对机器的负担会比较大。”

“所以才要看球磨后的衍射图结果,我想烧结点不会太高。”

六个小时很快过去,何群兴冲冲地把第一组球磨后的h-BN粉末彭过来。

“去做XRD物相分析。”

“好……好的!”何群闻言立刻止住脚步,人拐了个弯就向一旁设备房跑去。

托尼抬眸看了这个蹦得欢快的助理一眼,突然开口道:“虽然笨了点,但看起来挺好用的。”

林易一边将八组烧结参数设定好,一边回答道:“我也这么觉得。”对于一个强势的研究员来说,何群这种不会问,只会乖乖听指令的研究员助理是再好不过了。

一项实验一旦做起来,就不是一两日的事,二十四小时后,四组球磨后粉末的衍射对比图出来了,未经过球磨的h-BN粉末衍射峰明显,而球磨时间达到18小时后,衍射峰几乎就小时了,且随着时间增长,粉体的衍射花样不再发生明显变化。

“球磨时间正式确定为24小时,记录正式实验报告。”

“好的!”托尼点头,手指立刻在电脑上飞舞起来。

“我们正式开始制备h-BN陶瓷,这次实验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你们都没问题吧。”林易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在实验中占了绝对主导的位置。

对于这一点,托尼没有任何意见,在与林易合作的过程中,他第一次发现,原来做实验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好像已经有人帮他铺好了路,他只要顺着那条路往前走,就可以到达自己的目的地。

这种酣畅淋漓,几乎没有阻塞的感觉,真的会令人上瘾的。

“没问题!”何群挺直了胸膛作严肃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