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回90之留学生(93)

作者: 小鱼叉 阅读记录

林易的两只手紧紧攥着洁白的被单,牙齿咬得紧紧的,他脑海里浮现马县长那浮夸而激情蓬勃的未来畅想,浮现困在山石底下时,小王那轻轻的“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还有那个司机,虽然林易对他没有太多的印象,好像是一个皮肤黝黑的淳朴中年男子,但是庄城说过,他在找林易的时候,听到了一声汽车的汽笛声,也是因此才顺利看到了林易留在山壁上的记号。

也就是说,这位司机,也算是间接救了林易一回了。

这两条人命,就这样没了?

林易面色白得可怕,庄城发现了林易的异状,立刻抓住了林易的手,他将林易的手指一点点掰开,用自己的手掌贴住林易的手掌。

“阿易,不是你的错。”

林易倒不是一个钻牛角尖的人,把什么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但是,两条人命啊,还有马县长,他看得出这是一个有想法肯干事的人,只是今天过后,他的未来畅想注定只能是畅想了,这对于有些人来说,活着可能比死了还难受。

张有道一直看着庄城和林易的互动,心里暗暗心惊,作为庄老的警卫员,他是经历过那次庄恪事件的,如果不是庄父拦着,庄老爷子真的会给自己小儿子一颗枪子,他今天仿佛在庄城身上,又看到了那个人的影子。

灾区时不顾余波危险奋不顾身闯进去,张有道没有忘记他找到庄城时那孩子的模样,身上很狼狈,但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笑容,张有道说不出那是怎样一种感觉,但是这真的只是朋友、兄弟?

看着周秘书对林易客客气气的模样,他又觉得自己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林研究员可不是当年那个穷学生,人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成就是华国上层都要重视的,特别是经过总统发布会一事,华国那些个领导层哪个不高看他一眼。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跟着庄城胡闹,而且,庄城又不是庄恪,那个混世魔王是被老爷子从小宠坏的,但是庄城从小可都是十分乖巧的,庄家人对他也格外严格,他怎么也不可能走他二叔的老路。

在林易陷入情绪低落状态的同时,这外界已然炸了锅。

有了赵总理发话,西山省的媒体自然不再压着新闻稿,景山山石崩塌事件的事情在报纸、电视的报道下,一下子传遍了全国。

“受灾人数四十二人,其中二十七人遇难,九人重伤,其余轻微伤。救援任务已经全部结束,遇难人员家属陆续到达,此次遇难人中,有一位景山县副县长秘书当场死亡,景山县县长马在东重伤昏迷,国际顶尖实验室新能源中心负责人林易研究员失血过多被送往医院,情况未知,这里是忻州市电视台在现场为您播报!”

四十几人的灾难在华国人民看来,不算是大灾难,平日里在电视新闻里听到哪哪台风,哪哪泥石流,他们也就是听一听,心里为同胞祝愿一样,然后就换台。

但是这一次,他们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人总队自己熟悉的事物格外关心,举个例子,南海市发生了风暴造成十人伤亡和南海市发生风暴造成十人伤亡其中包括某当红明星某某某,你是对前者更有兴趣还是对后者更有兴趣?明显是后者。

九十年代还不是一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林易因为总统发布会和太阳能项目在国内广受赞誉,前一阵国内主流新闻台和报纸都对他吹捧了一番,虽然他那张脸人们可能不认识,但是他的头衔和名字却是大部分人都叫得出来的。

林易出事了?

华国人民对这场灾难的关注度一下子就提高了。

第七十八章

追悼会的气氛显得十分肃穆, 大大厅堂里,黑白绢花装饰, 各式各样的花篮一直从大门摆到马路上。

今天的忻州市好像格外安静, 过往的车辆没有鸣笛, 市民们面色悲戚,还有远道而来的吊唁者,带来来自远方的问候。

这次山石崩塌事件的关注度非常高,人为造成的灾难总比天灾更令人扼腕, 全国人民纷纷自发发起悼念,心形的白蜡烛,抑或低头哀思的照片, 一时间出现在各大报纸版面与电视新闻里。

因为林易的原因, 国际媒体对于此次事件也有一定的关注度。他们本想着重报道辛普森实验室新能源中心负责人因华国破坏性开发险些丧命的消息,但看到全国各地的华国人民自发组织悼念的场景, 不由悄悄改了报道重点。

美国洛杉矶时报头版头条, 围着星形的白蜡烛和一群为白蜡烛打伞的大学生, 在雨幕中闪烁的蜡烛光辉与全身被雨水打湿的大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标题,“灾难, 来自华国的力量。”

“不进去吗?”庄城轻声问道。

林易摇摇头, “不了,里面有不少媒体人士, 我进去只会多生事端。”

林易在国内呆了小半个月,期间不停有三大姑八大姨来访,林易都不知道他哪来的这么多亲戚, 林父林母每天乐呵呵地招待着,顺便每次都会不经意地拿起林易床头的相框,展示一下自己与赵总理的合影。

没错,林父在赵总理看望林易的时候,在妻子鼓励的目光下硬着头皮提出了合照的请求,赵铎欣然应允,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听着三大姑八大姨惊呼声,林妈妈觉得她这辈子的人生价值就这么实现了!

林易站追悼会门口站了半个多小时,安静地听着会场里面的人念完追悼词,随即抬起头来,“走吧。”

踏下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他的余光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怎么了?”庄城侧过头来看他。

“走,跟你介绍个人。”他拉着庄城向花篮堆积的拐角处走去。

“马县长。”不过几日的功夫,马在东就犹如脱了水的海绵,人还是那人,就眼里完全没有了那时的精气神。

马在东声音转过头来,看到林易和庄城,面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色,“林研究员啊。”

帮马在东推轮椅的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是马在东的女儿,林易在马在东的皮夹里看过这个小姑娘的照片,马在东那时候还非常自豪地跟他们说他女儿考上了东海大学。

“现在不要叫我马县长了,我调到政协了。”马在东豁达得笑笑,“就算提前享受退休生活了吧。”

“那我托大叫您一声马老哥吧。”林易不喜欢居高临下和人讲话,他一屁股坐在台阶上,加上他今天随意的打扮,就像个普通大学生,“马老哥你比我想象中的豁达。”

庄城犹豫了一下,也跟着坐在了林易的旁边。

“刚醒来的时候也恨过、怨过,听到小王的消息后,我就没力气怨了,那个孩子还那么年轻,他去年刚交了个小女朋友,听说婚礼都订好了。”

在场几人都有一瞬间的沉默。

最后还是林易打破僵局,“老哥,还记得我在三寨村和老书记提到的那个基金吗,如果你在体制里呆的烦了,可以试试换一个工作环境。”

马在东有人脉有工作能力,经过这次意外,更是褪去了他身上所有的浮夸,这样的人会适合从事慈善行业的。

林易起身拍拍马在东的肩膀,将林老爹的名片塞到了他的手上。

从三寨村回来后,他就跟林父提了捐建小学的事情,林父十分赞成,当天晚上就联系了施工队,想必三寨村的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上学了。

这种基金助学的模式,林易打算推广起来,不管是他自己还是林家都不缺钱,但这件事,他打算让老林出面去做,慈善慈善,有能力回馈社会帮助他们本就是一件积德的事,更何况这也是为花钱为自己买一道护身符。

在这个社会,一个正面的形象有时候比什么都管用,更不用说老林从事的是那么个行业。

走在回去的路上,庄城突然开口道:“林易,我突然觉得,比我你,我好像落后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