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广城食事(125)+番外

作者: 一卷薄饼 阅读记录

小蛮腰的顶层意外的不显空旷,只是也不挤,刚刚好。

两人找了个角落,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气氛已经很好了,聊什么都能让人满足。

唐知远将周宥西半圈在怀中,看了眼手表,嘀咕了句什么周宥西没听清楚。

“怎么了?”

周宥西转过头问他。

唐知远手指向三点钟的方向,“看那边。”

绚烂夺目的烟花在半空绽放,一朵接着一朵,将整个夜空照亮。所有人都抬头仰望,静静享受这美好的一刻。

周宥西眼中有这世界美好的一切,她的双眸是永不会熄灭的明灯。唐知远早已沉溺在其中。

第83章 叹早茶

快乐的日子总是如此短暂,而放假的日子更是稍纵即逝。

周妈还没有腾出空来,大家伙就要上班了。

周宥西教的是小学四年级,正是皮到不行的年纪。她其实是喜欢跟这些没有城府的孩子们一块玩耍的,两三天一瓶凉茶,防止被气上火。

年后南彧也成功应聘了杨平的工作室,现在在一个剧组当现场导演。

众人都开始了新生活,但还没忘记纪录片的事。唐知之隔三差五半夜三更在群里哭嚎,让大家等等啊!再过一星期她就放假了啊!

好不容易凑齐了一个大家都有空的周末,一大清早就开工了。

事前周宥西已经跟要拍摄的几家老板商讨过了,也有交代好了注意事项。没有一家店铺拒绝周宥西的请求,这种有出演费用还能免费宣传的只赚不亏的事,怕是没人会拒绝。

整部纪录片就是以周宥西的生活轨迹为主线,串联起广城的美食和文化。所以今天拍的就是周宥西周末的一个生活状态。

第一站是来了广城就一定不能错过的广城早茶。

成珠楼。

相传成珠楼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朝末年就是广城数一数二的酒楼。后来经历了战争等一些列不可抗力的因素,成珠楼也的确没落过一段时间。

后来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创始人的子孙嗅到了商机,重振旗鼓。物美价廉是他们给予顾客的承诺。没想到几十年下来了,成珠楼已经开了几家分店了。

一行人到的时候不过六点出头,成珠楼还没有营业,但酒楼的经理,也就是成珠楼的继承人,已经在门口等候了。

大伙儿一下车,王业成就迎了上来。

“周老师早啊。”

“你好。这位是我们的导演,唐导;这是摄影师南彧,这是录音师唐知之。”

跟王业成商量所有拍摄的故事和流程都是周宥西一个人完成的,所以王业成只认得她一个人。

“唐导好,唐老师好,南老师好。来来来,里面请。”王业成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中等身材,所幸没有啤酒肚。文化水平一般,但凭借着成珠楼的百年名声以及这几年战战兢兢的营业,倒也不负老祖宗的心血。

“都没有吃饭吧?厨房的糕点都刚出炉,等会各位老师先尝尝地道的广城早茶。”

唐知远:“已经采购完回来了吗?”

“早回来了,我们的采购一般是凌晨四五点就采购完的,不然根本来不及做。”

唐知远点点头,这些信息周宥西已经跟他讲过了,只不过他作为统筹全局的总导演,还是喜欢所有事情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

“饿吗?”

唐知远着重问唐知之。

周宥西大清早就起来做了几分简易的早餐,来的路上已经吃过了,怕就怕正在发育的唐知之饿得快。

“不饿。”唐知之打了个哈欠,“就是有点困。”

“那我们直接进厨房开拍可以吗?”

“可以可以,来这边请。”

成珠楼的后厨很大,几十号人穿着制服,头发全部藏进帽子里,大大的口罩包裹了半张脸,每个人的动作迅速而不显慌乱。

趁着还没到营业时间,唐知远把整个后厨的状况记录了下来,从食材的清洗、码好放进蒸笼、再热腾腾出锅。

七点半一过,就陆陆续续有顾客光临。

听王业成介绍,工作日这点钟最多的是退休的老人家。老人家们一般五六点就出门运动,到七点多钟刚好进来吃一顿早茶,然后再慢慢踱回家。

一个美好的清晨从早茶开始。

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珠楼这么多年的物价一直没怎么变,提价也是因为整个市场物价上涨,不适当提价只能亏本。现在成珠楼的小点是四元一碟,中点六元一碟,大点八元一碟,特点十元一碟,顶点十二元一碟。一般如果是一个像周宥西这般食量的女生,二三十元就可以撑着走出酒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