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七零锦鲤富贵命(46)

支书老山叔和大队长大明伯两个人很快就写了分家单子,做了见证人,大家都在分家单上签下了名字。

这个家算是分成了。

最高兴的莫过于二房了,终于分家了,能够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苏老爹说:“咱们就再合在一起吃一顿饭,明天一早开始,你们各自搭伙吃饭。”又跟支书和大队长说,“老山大明哥,你们今天就在家里吃,劳你们在分家上做了见证。”

支书和大队长倒也没有推辞,这样分家后在家里吃饭的情况,在下河村也算是一个惯例了。

陆家和刘家的亲家,也都留了下来,这顿自然是少不了的。

这顿饭,掌勺的人自然是陆思华和刘招娣这两个妯娌,自然也少不了苏老太。苏老太那一双眼睛可是刁着,可不许媳妇儿多用油,用油的时候,那是盯着的。

真正掌勺的人,其实是陆思华,她做的菜好吃,苏家谁都知道,以前家里的家务几乎都是她包的了。刘招娣很少在厨房忙,每次轮到她做饭的时候,总是会以各种理由推掉,最后都会落在陆思华的身上。

这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

反正是最后一餐了,陆思华倒也不在乎应该是谁做的,多干得活身上也不会少块肉,干活就干活吧。

刘招娣最后以苏雨婷哭了要抱为理由,跑出了厨房,烧火的活最后落在了苏建民的身上。

建民已经四岁,虽然个子小了点,身子弱了点,但是烧火这种活他自然是能够干的。

这一顿饭倒是也吃得愉快,可能是要散伙了,在饭桌上苏老太破天荒的没有找陆思华的茬,不过也没有多给她一个眼神,就好像不当她存在一样。

陆思华却只是笑笑,从来没有去细想太多。苏老太不喜欢她,同样的,她也不怎么喜欢老太太。自从苏老太把晚晚扔了之后,她就已经不喜欢她了,现在只不过是碍于情面而已。

这最后一天的散伙饭而已,不欢迎又如何?以后合在一起吃饭的机会少之又少,自己就当睁只眼闭只眼吧,不给予理睬就行了。

饭后,陆姥姥拉着陆思华去了房间,从怀里掏出一块手帕,手帕里包着的是一叠钱,有散的也有整的,她说:“你公婆就只给了你们一百块钱,一百斤粮食而已,你爹说了,这点东西不好过日子。娘这有两百块钱,你拿回去过日子,等到秋收后,就能够分下粮食了,年底工分也能够下来了,日子省着花,日子能过得很好。”

陆思华却推开,“娘,这钱你拿回去,我和当家的有一百块,省着花能够顶到年底。”虽然有不少东西要买,但是省着点应该够了。

“家里有,这两百你拿去,你们过的好,我和你爹才放心。”陆姥姥将钱又推了回去。

同一时间,陆姥爷也找了苏勤,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翁婿两人聊了起来。

“你姐夫已经给他的老领导打了招呼,让你去运输队,暂时办不下来正式工。”

运输队,那是武装部门下的,能够进去的那都是需要关系,能够给他安排上这个工作,实在不容易了。

苏勤说:“爹,我不会开车。”

“不会可以学,那边有专门教开车的。记得好好干,这份工作来得不容易,工资能有三十二块,等到你正式工办下来,就能有五十四块了。”好好干,正式名额办下来也不难。

三十二块的临时工的工资,都能比得上翻砂厂的高级职工的工资了。

苏勤感动,岳父和姐夫那边,为了他的事情,欠了人家多少人情,他如果再不好好干,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在外,可不像在家里,老实肯干是好事,但过分老实容易吃亏。在外面,记得机灵点,明白吗?有什么事情,就写信给你姐夫。”

直到有人过来,翁婿两人才结束了谈话,但该谈的也差不多都谈完了。

苏成才看到陆姥爷的时候,礼貌的上前喊了一声,脸上的笑容让人感觉到了像阳光般的温暖。

那边的苏老爹也把支书和大队长送出了院门,见到苏成才正和陆姥爷说着话,脸上也堆起了笑,笑得跟菊花似的,满是皱子。

却也没有上前去打扰三儿子和陆姥爷的对话,而是叫过来二儿子,对苏勤说:“你去一趟邻村水雾老赵家的老铁头,让他过来给你们打灶。你和老三房间都打一个灶,免得厨房那边灶忙的时候,不至于耽搁开饭。”

苏勤心里有些喜悦,他本来也想自己去找老铁头过来开灶,厨房那边的灶头用得肯定不方便。这会老爷子提了出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听老爷子的意思,这个打灶,由公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