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夜里又出门了(21)+番外

作者: 因风絮 阅读记录

跨出将军府的大门,夏清舒带着几名侍从往五军都督府走去。今日她带些官员去探望昨日受伤的百姓,统计伤情。

五军都督府的虽是兵事衙门,里头当官的却不独是武官,还有许多文官。自夏清舒上任以来,这些文官倒是没惹得她不快,二者相处也算得融洽。

故而昨日夏清舒传了命令之后,这些职官也积极响应,午后提早聚集在五军都督府,等待着夏清舒的号令。

一行人集结完毕,往着南京城内一家名为“济世堂”的医馆去,那日受伤之人皆被夏清舒安置于此。

济世堂后院的一间厢房内,里头家具全无,地上铺着许多整齐排列的席子,席子上又铺着厚被褥,这便是伤民歇息养伤之地。

两排床位之间摆着一个火炉,里头烧着低等的炭火,正朝上散着烟气。炭火炉周围围坐着两圈的百姓,有伤民,有陪护的家人。

偌大一间厢房,只有一个炭火炉,炭火的火力也不足,夏清舒走进,仍觉得有一股子凉意往裤脚处钻。

夏清舒朝着流烟使了一个眼色,继而对着身旁济世堂的老板说道:“当家的,再给这些伤民加两个炉子,费用由将军府先垫上,你要做好账簿记录,等开堂审理的那一天我会派人来取。”

“好的,我稍后就让堂内人下人去购置。至于账簿之事,将军放心,这些伤民的药费食补每一项都有记录,都是如实记的,您可以随时检查。”济世堂的当家回道。

“嗯,你速去去安排吧。”夏清舒道。

流烟上前将一包银两递给了当家的。接过银两,济世堂当家随即去安排事宜,唤了两名药师陪着夏清舒巡视了解伤情。

夏清舒走在一行人的前端,走至厢房中央时,围坐在火炉边上,正对着她的百姓认出她了,随即惊声呼道:“夏将军,夏将军来了!”

旋即,房内所有人的视线齐刷刷地投了过来,紧接着便有几个老实巴交的要起身行礼。夏清舒忙用自己的猪蹄做了个手势,示意大家坐下:“好了,不用行礼,大家坐着吧,我今日来只是来看看你们,了解一些情况而已。”

夏清舒靠近火炉,当即有人朝旁边挪了挪,腾出了一个位置。这个动作很奇怪,依照夏清舒的身份地位,自然不能同他们这些庶民同坐,但见她靠近,人竟会不由自主的做出这个反应。夏清舒给他们的感觉与那些高高在上、傲睨视人的大臣们是不一样的。

百姓们望向夏清舒的目光之中掺了些期待。

夏清舒落落大方地走到那个为她空出来的位置前,神态自若地盘腿坐下,同衣衫简朴的百姓围成一个圈,并无半点不适。

那些随她来的文官见状也纷纷席地而坐,围在圈子的外层。

“大家在这里住得还习惯吗?”夏清舒笑得很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神色,口吻语气也亲切近人,百姓都慢慢消抹了心中因身份地位悬殊而产生的惧怕。

“很好。”

“这里很舒服。”

“比我们家好太多了。”

......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回道,脸上也是欢笑一片。

“那伤势呢?”夏清舒又问道。

说到具体伤势大家的情况就不同了,不知该从何说起,厢房内突然陷入寂静之中,无人开口。夏清舒点了一个人:“从你开始,一个一个说,如实说,到时候是要作为呈堂证供的。”

接着,伤民开始将自己的伤势如实说出,不便言语的便由陪护家人代劳。围坐在后方的官员用纸笔快速记录着。

火炉前的百姓都说完一通后,夏清舒点了下人数,发现还少了一些人,“还有人呢?”

一人答道:“回禀夏将军,还有些伤势重的在其他房间呢,好像有一个现在还昏迷不醒。一些伤得较轻的,已经回家干活了。”

“原来如此,那我去那边看看,待会儿再过来。”

言闭,夏清舒便起身离去。伤势较重的百姓被安置在走廊尽头的那间房里,药师带在前方带路。

靠近这个房间,还未推门而入,便有一股浓郁刺鼻的药味扑来,这也是为何要将他们安置在最里头的原因。

走得越近,药味越浓,越发呛人,夏清舒身后的官员纷纷以手捂鼻。夏清舒倒没他们反应大,吸了吸鼻子便大步跨入。

这间房里住着三个伤势较重的百姓,一个是卖爆竹的王老伯,一个是王老伯隔壁摊子的杨大娘,另一个是过路的孩童。

杨大娘是卖刺绣帕子的,丈夫去世得早,她前些年摔了一跤,伤了脚,行走不便。她幼时读过些书,心气颇高,不愿在家里当个吃白饭的人,执意要出门做生意填补家用。她儿子早晨将她送至摊点后,午前会来接她归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