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胡善围(670)

毛骧为高祖皇帝奉献一生,最后被当做祭品去平息民愤,纪纲从头到尾都看在眼里,毛骧不会为了一己私欲而杀人,全是皇帝的命令,他为皇帝背负了天下人的骂名和仇恨,却无怨无悔。

纪纲明白,那些如雪片般飞到皇帝案头弹劾毛骧的奏折只是毛骧之死的从犯,若没有皇帝的暗示,谁敢弹劾毛骧?

所以皇帝才是毛骧之死的主犯。

而如今,永乐帝为了震慑群臣,压制太子,任凭诏狱里那些臣子们“病死”。

如果永乐帝没有暗示,纪纲怎么敢克扣犯人的饮食,还不给他们请大夫,放任自流,任凭他们咽气

呢?

永乐帝一日不给他们定罪,他们就是死于疾病,并非死于永乐帝之手。

到头来,谁为他们的死亡负责?

当然是他锦衣卫指挥使纪纲。

尤其是解缙之死,轰动朝野,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骂他是杀人魔鬼,骂他蒙蔽了皇帝,使得这些臣子冤死诏狱。

纪纲明白,目前皇帝还需要用他的手,向东宫施压,东宫要么选择在沉默从爆发,孤注一掷逼宫——当然会失败;或者受不了压力,在沉默中灭亡,东宫太子以身体衰落,不良于行的理由,自请废除储位,皇太孙顺理成章成为第一继承人。

当任务完成,朝野怒火累积到要爆发的时候,就是把他推出去安抚民愤之时,到时候他和毛骧的下场一模一样。

对此,纪纲深信不疑。

纪纲不是毛骧,毛骧要以生命成全这一世的君臣之谊,纪纲要反抗,他已经习惯了借刀杀人,还有什么比朱家人更适合对付朱家人呢。

解缙死后,汉王心中大快,当年父皇在选谁当储君时,就是听信了解缙这个太子党的话,封了大哥为太子。如今太子危机重重,最大的支持者解缙又死了,汉王恨不得放鞭炮庆祝。

淡定,要淡定。汉王只能在心中直乐,秘密设宴,款待解缙之死的大功臣纪纲,感谢他除掉了这个心腹大患。

纪纲是永乐帝的刀,纪纲又把汉王当成他对付朱明王朝的刀,假意于汉王交好,两人把酒言欢,共同庆祝。

纪纲痛诉解缙之错,”……是汉王殿下和皇上打进京城的,可是解缙一句‘好圣孙’,就让皇上决定立从未上过战场的世子为太子,唉,我都替殿下不值啊,就因他一句话,就否认了殿下靖难之役四年的付出。”

汉王听了,如获知己,“唉,可惜我杀敌无数,英勇善战,居然比不过一个瘸子。”

“殿下何出此言?”纪纲似笑非笑,“殿下以前在皇上心中的确不如太子,但是现在,殿下掌握着京城防务,太子的人几乎全军覆没,要么关在诏狱,死的死,熬的熬,要么被贬斥出京,可见殿下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已经超过太子了。”

汉王大喜,“果真如此?”

“我们是什么关系?微臣能骗汉王殿下?不过——”纪纲话题一转,“殿下现在虽然已经逆袭了太子,但依然在某人之下,离殿下的目标,还有一步之遥。”

汉王笑容凝滞,“谁?”

纪纲:“皇太孙。只要有皇太孙在,无论太子是被废还是自废、退位让贤,都轮不到殿下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殿下辛苦隐忍多年,多少算计,结果被皇太孙摘了果子。”

“是他啊。”汉王表情立刻轻松起来,“我还以为你说的是——”

汉王顿住了,没有往下说。

汉王以为纪纲说的是三弟赵王朱高燧。三个兄弟,父皇最欣赏汉王,但是最喜欢老三。毕竟老三最

小,父母喜欢小儿子的居多。

赵王去年休了原配,娶了黔国公沐晟之女为继室。赵王妃沐氏腊月时生了一个儿子,已经三十而立的赵王快要高兴疯了,派人来京城报喜。

听到这个好消息,永乐帝难得露出了笑容,厚赐了赵王府以及亲家黔国公沐府。

赵王一直镇守在北京,而大明迟早要迁都到北京,赵王在北京根基深厚,汉王自愧不如。

而赵王本来有圣眷在身,现在又有了黔国公沐晟这个实力强大的边疆大臣当岳父大人,汉王对三弟不禁心生忌惮。

汉王没有把皇太孙朱瞻基当回事,说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朱瞻基因是东宫嫡长子才封的皇太孙,东宫没有了,皇太孙宫自然也没了,他才多大,毛都没长全呢,东宫太子好歹监国两次,有实力有威信,皇太孙宫就像过家家似的,他有什么本事和我抗衡,他若识相,就和他爹一样自请废去储位,他若不识相……呵呵,就别怪我欺负大侄子,使出手段了。”

就像当年还是藩王的永乐帝不理解高祖皇帝为何立大孙子朱允炆为储君一样,现在的汉王也不会明白永乐帝其实偏向大孙子朱瞻基。

上一篇:魔音少女 下一篇:一品茶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