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如此多娇(11)+番外

毕安年坐在一边垂着头,失魂落魄得像一条丢了骨头的野狗,口中不解地问道:“明明该轮到咱们了,上次就没让咱们出战,这一次总该轮到了,这事儿不应该啊!”

林菁站在后面,紧握着拳头。

如果可以,她真的想找裴元德问上一问,到底有什么仇,是她林家灭门都还不清的,让他至今耿耿于怀,公报私仇,不惜连累他人。

林菁冷冷地看着中军主帐的方向,心中百转,几次身形微动,最后还是迈不了一步。

她承受不起犯上作乱的罪名,根基太浅,现在还不是时候。

不能心急,不能心急……她一边默念,一边摸到挂在胸前的木头小鸟上。

“阿兄……你要等我。”

作者有话要说:

咱们菁菁的性子是外刚内也刚,所以会辛苦点儿,大家也别着急。

第6章 赭衣

这是林菁来到幽州大营的第五天,又轮过一次值夜后,今天照例是休息。

等找到突厥王帐,战事结束,班师回朝的那一刻,幽州大营都不存在了,当然不必继续挖沟布防。林菁呆不住帐篷,她第一次来军营,很多事情都需要熟悉。

绕着营地走了一圈后,她对幽州大营有了一个初步认知。

在这次与东突厥的交锋里,幽州大营被围后,又调兵支援长安,如今只剩下两万人。好在草原的兵力压在长安,牙帐方面,算上阿史那家族的五百户奴和护卫,充其量只有几千人,不深入腹地,仅仅用来守幽州和攻克牙帐的话,两万人绰绰有余。

但这里的兵不精。

大昭精锐尽在十六卫,即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有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只接纳府兵不说,因为贵族弟子云集,平时的待遇也比其他军府好。

幽州大营的兵,府兵和募兵各占一半,良莠不齐,也就是裴元德这样的老将,才能将军队整备起来。

不过,林菁越看越是纳闷。

这座幽州大营就像她在家看过无数遍的沙盘,处处都带着林家的痕迹。

如果裴元德真的跟林远靖有仇,那么……这比兄长靠记忆临摹出的林氏兵书还标准的驻营排阵方式,是怎么回事?

林菁最后来到了马厩。

在军营里,马匹统一由专人打理,伺候得比人精贵。

其中也分等级,骑兵的马是最优先级,无论是草料还是马厩,都享受最好、最便宜行事的上风上水位,弓兵、弩兵、步兵的马相对差一些,折冲府也不会强制他们准备战马,但火里至少要有六匹驮马或驴,在这里可以找到每一火的编号。

军营里对马匹的管理异常严格,每一匹马都关系到军队战力,所以林菁并不担心马匹被苛待。她只是有些想家了,在这陌生的军营里,从家里带来的东西,更显得弥足珍贵,尤其是跟了她三年的战马火炼。

核对了名字和军帖后,一名后勤兵带她进了中军马厩。

马厩一般位于营地的后方,紧邻营帐,食水分开,避免传染疾病。最靠近外围的是骑兵的马,因为使用频繁,方便进出,最里面则是步兵带来的马。

后勤兵将她领到地方后,喝了一声:“赭衣奴何在!”

在大昭,穿赭衣的大多是罪人,幽州又是流放之地,军营里征集这些人当奴隶再平常不过。

那人声音刚落,就听见有人低低应了一声:“小人在。”

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一个有些佝偻的身影从马厩里钻了出来,半长的卷发脏兮兮地披散着,嘴边是浓密的胡须,眼皮恭谨地耷拉下去,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一道粗长的伤疤从眉间划过,除了能看出鼻梁挺直高耸外,基本看不清头脸。

“带她去找马,一会把草料拌了,再去挑水。”来人呼喝完毕,不客气地转身便走,留下林菁站在马厩边。

赭衣奴的背更弯了一些,低声说道:“三团七队的马都在这里了。”

林菁点点头,叫道:“火炼!”

“咴!”马厩里立刻响起了马的嘶鸣声。

林菁听到声音,眼中闪过喜色,立刻冲了过去。

当她经过那名赭衣奴的时候,不经意间注意到,尽管对方弓着背,却依然比她高出一个头。

林菁的身高不算矮,她比寻常女子高挑,在长安甚至高过许多男人。

就凭这卷发和鹤立鸡群般的身高,可以确定,这赭衣奴不是胡人,便是有胡人血统。

这念头在心头一闪而过,她已经看到火炼不甘寂寞甩着头,狂喜般咧着嘴的样子了。

火炼是一匹强壮的枣红马,它来到林菁身边的时候,只有六个月大。

对平民来说,马是奢侈品,尤其是战马的要求更高,一匹年龄合适的战马至少要三万钱。林菁那时候快八岁了,练习马术刻不容缓,她那不甚靠谱的师父装模作样地揣着钱去东市赚了一圈,只带了酒回来。在姑姑林妙真凌厉的注视下,他最后出了城,不知从哪里拐回来一匹刚断奶的小马驹,美其名曰“感情要从小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