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被未婚夫射杀之后(70)+番外

作者: 风储黛 阅读记录

*

逛了许久,卫绾走得脚背都疼痛了,安静地沐浴,活络筋骨之后,她换了干净的白裳,独自坐在寝屋里翻看起了医书。

忽传来敲门声,她有几分惊讶,命常百草过去开门,只见卫皎袅袅婷婷地立在门槛之外,脸色微微发白,咬着嘴唇望着自己。

卫绾起身相迎,“二姐,夜色已深,你来寻我是有事相告么?”

卫皎入门来,常百草被递了眼色,便出去了,将寝屋门替二位姑娘阖上。

卫皎咬唇望着卫绾,“阿绾,你今日同母亲说了,李翦回朝来求娶我,是殿下授意之事?”

卫绾请她入座,替她奉了茶水,便挨着她朝紫檀木椅入座,眼波如雾流眄,“虽无直接授意,但与他亲自做的媒差不离了,不过二姐不必担忧,此事目前为止也只是私下谈论过,绝没有流传出去,只要你不点头,旁人连李翦朝父亲开过口都不会知道。”

见卫皎垂着眸一言不发,卫绾也觉着尴尬起来,高胪曾说李翦两辈子对卫皎倾心,只是却没有机会开口,他这才言语相激。

私心里卫绾并不觉得卫皎需要为一个始乱终弃的贱男人耽误一生幸福,但卫皎心中之结恐怕却远不止崔九。

“阿绾以为,李翦其人如何?”

卫绾没有想到二姐会拿此事来问自己,惊讶之后,她皱眉想了想,前世里似乎并无李翦这号人物,他这一世声名鹊起,太子殿下功不可没,真若论了解,殿下才能说得最公道,也不知殿下是如何慧眼识珠。卫绾道:“传闻里是不错的,耿直忠义,爱兵如子。”

“传闻,你们都是如此说的。”卫皎心思愈来愈乱,嗓音愈来愈低。

前几日,她忽然收到一封来自西北居延关的书信,信是陇头人捎来,上附有梅香,信上寥寥几句,说无意之中得了一张琴谱,听闻卫二擅琴,便命人为她送了来。琴谱是失传已久的古谱,且为真迹,珍稀异常,如连城之宝。

自那之后,卫皎心事重重。

窗外起了一阵风,芭蕉曳晃,发出窸窣的响动。

卫绾尴尬得不知当说什么,心思莫名其妙地晃到了别处。

卫家有一座阁楼,她年幼时惹了祸事,主母罚她到阁楼下跪抄写经书,往往一抄便是一整日,写得手背酸疼,第二日清早,她的侍女便会机灵地跑下阁楼去。那阁楼外临着西门,西门以外是一条深巷。

春雨之后,能听到深巷之中传来的叫卖杏花的声音。侍女推门出去,铜锁上总扣着一把嫣粉的杏花。

四时不同,花也不同。

卫绾还道是哪个仰慕她二姐的送错了花来,可直至卫皎嫁去幽州后,那花还是风雨无阻地送来。

她忽然想起了将胸口的伤弄得溃烂不能愈合的殿下……心神轻轻地晃了晃。

“阿绾?”

卫绾如梦初醒,握住了卫皎之手,“其实二姐尚且年轻,总要为日后做打算,如李翦心诚,二姐不妨试着再赌一回,上天对你不至于苛待至如此地步。我虽未曾见过李将军,但我信殿下的眼光,他绝不会看错人。”

作者有话要说:

绾绾:结婚之后,才知道某人闷骚地对我表示过爱意,托腮,他能不能光明正大地说一句爱我?

第34章

卫皎翌日大早又收到了两张琴谱,被函于密封之中,经由卫不器之手送来的。

看不出李翦武将出身,却粗中有细,知晓让驿使先将信送给卫不器,再辗转相赠于她。只是这样,敦厚仁善的兄长没有放过询问,“阿皎,信我可以给你,只是你要同我说,这信是何人送来的。”

李翦未在信笺上署名,仅仅写在里头附有冷梅香气的信纸上,卫不器是君子,既是送予卫皎的,他便没有启封过。

只是如今卫皎到底尚在家中,始终与男子私相授受,一旦败露,于她名声有碍。

卫皎垂下了螓首,“阿兄勿怪,想必只是琴谱而已,张掖李翦所赠。”

“李翦?”

卫不器思及卫绾昨日于家宴上所说,蹙起了眉。事关卫皎,李翦曾向父亲提过娶亲之意,此事父母私下合计,却未曾告知他,若不是卫绾道出,卫不器至今仍被蒙在鼓中。

他还不知卫皎心意,但当初为她上幽州退婚,亲眼见了那崔氏嘴脸,对二妹妹的再婚之事也放在心中着紧了不少时日。

卫不器直言相询:“李翦赠来琴谱,也不是一次了,阿皎你收下了,可是因着心中也偏爱李翦?”

“我……”卫皎既困惑,又无奈,不知当如何说。

卫不器道:“抛开旁事不谈,你和离在家,当初上门求亲的如今个个对咱们避之不及,唯李翦上赶着献殷勤,阿兄直言,他若不是存了别的心思,那便是真心喜爱你。阿皎若是想考察李翦心意,阿兄愿意在中间为你二人传信,只道是我在居延关的一位故交,有些书信往来,依着母亲对我的信任,必不会仔细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