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六零养娃日常(109)

作者: 贰姑凉 阅读记录

她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应承什么。

马春燕见宁静这样,也不着闹,笑眯眯的拉着傅红民离开了。

“你二堂嫂这笑面虎的模样,看着真是瘆人。”

王桂花忍不住对宁静咬耳朵。

她原本是准备5块钱的,在看到宁静掏了30块钱出来,这才又追加了5块,凑了10块钱。

这10块钱一拿出来,接下来的几个月,家里几个人,都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了。

不过,有宁静那养蚯蚓的法子,王桂花很坚信,分红利,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等这边散会后,第二天谭定国就喊了那些想参加又没钱的人,出力来盖鸡鸭的窝棚。

因为是给鸡鸭用,所以,这棚子很是简易。

泥砖打好后,晒干,然后垒上去就成。

那梁都不用正经的粗木,而是找了一些细长的绑在上面,另外用竹子对半剖开后,中间节打掉,然后先是朝天钉了一排,然后再把另外一半盖在两片朝天的竹子上。

这样一来,就算下雨,也不怕了。

只需要在边缘和最顶上的地方,各拿一些稻草来铺在上面,再用泥土糊在上面就算是完工了。

人多力量大,这养殖场很快就给整理出了一大块出来。

然后,果然不出傅红星所料。

当招人养鸡鸭时,谭定国直接指定让宁静来负责饲料这一块儿。

专门教新进来的几个妇女怎么样堆肥,养蚯蚓。

王桂花为此,很是不高兴。

宁静却是笑着说道:“原本村子是让我负责管理整个养殖场,后来我想想,家里可还有那么多孩子在呢!

哪里有这么多的心思,放在这养殖场上。

正好,这养蚯蚓的事情我懂,铁蛋和秀花也明白。

所以,负责饲料这一块,正好。”

就算她有什么事情,也能走的开。

只是,这些话她没跟王桂花说。

即便宁静这么解释了,王桂花还是为她可惜。

听说管理养殖场,可以拿12分一天的工分呢!

别看多这2工分,一天天下来,一年的话700多工分啊,这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对农家人来见,这就是一笔巨款呀!

谭定国见宁静坚决不做管理,只能先挂在了自己的名头上。

跟大家伙说是,只要等把人选出来,他就退位让贤。

话是这么说,可大家伙都知道,既然定下来的事情,基本是不会有变动了。

宁静这边,除了王桂花外,谭定国还另外派了两个妇女来给她做帮手。

第268章 工分换糠皮

一个,正是上次怼刘幺妹乌鸦嘴的那个桃红娘,她娘家姓苏,叫苏美兰,今年将将36岁。

嫁的是西山村林胜利,给林家生了三个女娃,分别叫林桃红17岁,林桃露11岁,林桃霞7岁。

另外一个是傅明强他娘伍婶,她家就住在王老五家隔壁。

苏美兰虽然泼辣,却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伍婶更是包子性格,基本你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所以,当宁静吩咐她们要做的事情时,虽然两个人眼中都有疑惑,可是伍婶却早已经转身出去,挖那些腐土和干草。

而苏美兰也仅仅是在店旁边愣了一会儿,就跟着伍婶一起去干活了。

因为鸡崽和鸭崽还没有弄来,所以,只有她们四个人在这养殖场里。

四个人埋头苦干,不一会儿功夫,就在宁静指定的地方,弄了大概十几个坑来。

这时候,铁蛋从远处跑来。

大声的喊道:“嫂子,我把蚯蚓带过来了。”

只见他拿了一堆的蚯蚓出来,每条都很粗壮。

苏美兰原本还在挑腐土,见了,惊呼道:“铁蛋,你这是从哪弄来的?”

铁蛋得意的说道:“这是我和我嫂子大姐在家养的,我家里的鸡崽,现在都吃这个。”

宁静上前,接过那盆子,把里面的蚯蚓每堆土里倒了一些下去。

要是她没估算错的话,过一个星期的样子,每堆土里,就会有许多的蚯蚓了。

“宁静,光靠这蚯蚓,也不行吧?”

王桂花见那蚯蚓撒进土堆后,有些担忧的说道。

“当然,所以,得弄些糠皮来,每天给鸡鸭吃一顿,其他就用这蚯蚓,再放出去,让它们自己找写食物。”

宁静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说道。

苏美兰有些惊讶,说道:“这糠皮谁家愿意拿出来呀?”

要知道,有些家里粮食少的,少不得就煮点糠皮抗一天饿的人。

若是连糠皮都没得吃,那就只能吃观音土了。

那观音土吃下去,几乎就等着被涨死的命了。

“让许主任去做工作,由村里出面用工分来收这些糠皮,告诉那些愿意出糠皮的人,等到了年底,那些工分换成钱兑给他们。”

这样一来,其实也就等于是花钱跟村民们买,只是,钱先赊欠着。

整个西山村,一共是一百八十四户人家,其中有一百四十户愿意出钱,其他还有十几户是出力,另外剩下几乎不愿意出钱也不愿意出力的。

只是,出钱的大部分人家就出个1块2块的,象宁静和王桂花这种出那么大金额的实在是少。

谭定国也只出了15块钱,许长久10块钱,林志财拿了5块钱。

等于能买鸡崽鸭崽的钱,总共就305块7毛。

这看着是一大笔钱,其实并不算多。

这鸡崽鸭崽因为要的多,所以给的价格也便宜,直接都按每只8分钱来算的,一共买了3000只鸡鸭。

其中鸡鸭各1500只,剩下的钱,谭定国去跟县里定了糠皮和一些小米。

毕竟,鸡崽鸭崽小的时候,不吃点小米,恐怕不容易养大。

第269章 挖番薯

可剩下的60几块钱,能买多少糠皮和小米回来?

这些账,宁静早在家里算过了。

所以,她想着,先让许长久出面和村子里其他人用工分换糠皮,只要那些人家不傻,就知道到了年底就能换成钱的。

只是,宁静想的很好,奈何村民们并不买账。

因为,工分换糠皮,虽然很是心动,可是,有些人觉得,那换的工分实在太少,不划算。

所以,有些人就想着,先等等,看别人是怎么弄的,他们到时再说。

个个人都这么想,自然一下子就僵持了下来。

谭定国带着鸡崽鸭崽还有那些糠皮和小米回来后,村里的人一下子就沸腾了起来。

这么多鸡鸭呢,要真成了,那可能分多少红利啊?

想到这,原本还想藏着掖着的村民,有好些人,都把糠皮给贡献了出来。

当然,工分还是要换的。

宁静把家里能脱壳出来的稻谷全都给脱壳了,甚至还在商城里买了一些小麦,弄了两袋子的面粉放家里。

跟家里的孩子们说是花钱买的,直把秀花给心疼的。

之前黑面她都舍不得,更别说这雪白雪白的白面了。

也就弄来的第一天,给家里每人做了一碗面条,还给隔壁赵家送了一碗去,剩下的白面,就被秀花扎紧了口袋给藏起来了。

这举动,让宁静正是哭笑不得。

暂时买来的包括换来的糠皮,应该够鸡崽鸭崽后续吃上很长一段时间。

而这段时间,就弄点泡发了的小米,喂给鸡崽鸭崽吃。

只给吃一餐,平时就会赶到坡上,让它们自己找吃的。

等回来后,再喂点切碎了的蚯蚓。

因为这些鸡崽鸭崽还小,这些东西加起来,其实已经吃的够饱。

可以说,这些鸡崽鸭崽就跟她家里那十几只小鸡一样,以肉眼看的见的程度,大了起来。

而这个时候,差不多过去了快一个月时间了。

傅红星刚离开的那几天,宁静还常常想着他。

等后来事情忙起来,基本是回到家,吃完饭检查好铁蛋他们的功课后,就洗漱一下倒头呼呼大睡,根本没那时间和精力去想傅红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