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快穿)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137)

作者: 童梦同 阅读记录

无奈之下,为了息事宁人,康晓华只得道歉了。可是心里毕竟委屈,她就回屋去了。过了一会儿,丈夫进来说她,“我妈是长辈,才住几天,你忍忍不就完了吗?怎么那么娇气啊!而且,才说你几句,又没打你,又没骂你,你就赌气不做饭了?赶紧做饭去,你不做,难道让我妈做?”

忍着一肚子委屈,还要去做饭,而且,婆婆在的时候,丈夫就不帮自己做家务,康晓华觉得,新婚的甜蜜好像是假的似的。

晚饭的时候,婆婆跟新媳妇说,“你把工资卡交给德仁。”

这口气不是商量,是命令。

康晓华拿着饭碗,呆滞中。

婆婆继续板着脸说,“你这年轻姑娘,花钱大手大脚,人又虚荣,跟人攀比。你娘家要是千万富翁,你要买什么,我也不管!可你娘家也不富裕啊!你这样乱买,几千几千就买了衣服,日子怎么过?!别跟我说,那是你的钱,结了婚了,那是夫妻共同财产!德仁比你节俭,而且,他还要还房贷,付生活费,钱让他管着,花钱找他要。就这么定了!”

丈夫也说,“妈这是为我们好,你就顺从就完了。我是那乱花钱的人吗?我管着钱,也是为了家里。以后我还房贷,我付水电煤气费,买菜也我来,这样你也轻松些。”

康晓华想着,钱在自己手里,和在丈夫手里,也不差什么。而且,丈夫还承担了买菜的活儿,这样也好。他手紧,或许工资在他那里,能多攒点钱,早日还钱房贷。

这时候的康晓华,还是新娘子,一来面皮薄,二来对丈夫充满信任,就当着婆婆面,把工资卡交给丈夫管了。多年后,她才明白,虽然是夫妻共同财产,钱在谁手里,那可不一样。只是,那时候,悔之晚矣。

婆婆在指导了媳妇几天家务后,带着不满离开了。

康晓华终于能在自己家里呼吸上自由空气了,她感到很庆幸,幸好有婚房,不用跟老人一起住。只是,婚房的房产证一直没办好,丈夫跟她说,“办房产证很慢的,不急,房子又跑不了。”

那之后,康晓华就过上了伸手要钱的日子。

每个月所有开支不用她操心,是省了她不少心,可是,所有自己个人的开销都要跟丈夫要。而且,丈夫还给她定了“家庭财务制度”,让她遵守。

康晓华看着两页纸的“制度”,当时还有些佩服丈夫细心懂规划,后来她才知道,那“制度”,是她那财务出身的婆婆定的。

比如,话费每月不能超过多少,交通费不能超过多少,零花钱不能超过多少。禁止花钱的项目包括,买零食、打车、网购……还有不必要消费。

至于“不必要消费”具体指什么,解释权在丈夫那里。

最终的结果是,除了不可少的话费、交通费外,每月零花钱实际只有一百块。

一开始,康晓华还觉得,丈夫很会理财,这样家里确实能攒更多的钱,好像比自己管钱要好些。

可是,后来,她就有点吃不消,比如哪个月工作上忙,业务联系得多,话费就用得快,丈夫给的“额度”就不够用,这就耽误工作了!

可是,她跟丈夫说的时候,丈夫却回答,“联系业务用公家电话啊,怎么工作还贴钱呢?”

康晓华解释,“难免有下班回家后,还有事情的时候。而且,如果我在客户那里给领导打电话,就得用自己的手机啊!”

“那你跟你领导要话费补贴。”

“我们公司没有……”

“那我不管,财务制度的执行,需要铁的纪律,不能总是破例,你想办法减少通话时间不就行了。比如你每天给你娘家打电话,就很没必要。你每周都要回去看他们的,天天打电话真没必要。”丈夫的回答,非常公事公办。

她没办法,只好尽量减少非工作电话。后来,连每天给父母的问候电话都越来越少了,主动打给朋友、同学的电话也几乎没了。

虽然,丈夫说了,需要钱,找他要,可是,这个要钱的过程,实在是太尴尬了。比如袜子破了,要买新的,丈夫就说,“补补好了。”

要回家看父母,想买点苹果,丈夫给她十块钱,“这两天苹果贵,你买应季水果吧,这几天橘子便宜,十块钱三斤,又便宜,看着又多。我这个礼拜天加班,不能陪你去了。”

不得已,康晓华买了十块钱橘子拎回家,当时她身上是真没钱了,就只有公交卡里有点交通费。康妈妈还责怪女儿,“回自己家,别买东西。你们要还房贷,负担重,回妈家,你还客气什么!”

在娘家终于吃了一顿好饭后,康晓华开始跟亲妈诉苦,可是,她亲妈听了,却批评她,“年轻男人里面,德仁算好的了。不抽烟、不喝酒、不花心,他就算节俭了些,那也是为了还房贷,那节省下的,不是给你们俩攒起来了嘛。他不容易,你要多体谅。再说,他不是还帮你买菜嘛,可不是每一个年轻男人都拉得下脸面,愿意去菜市场买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