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多少楼台烟雨中(118)

作者: 尼可拉斯 阅读记录

下面一片没有没有,不妨事不妨事。

为缓和气氛,凤子樟坐下,命人点香,然后说文武大赛的时候自己不在建康,不大认识在座的各位,“人和名字对不上,不如各位一个一个自我介绍一下?就说说姓甚名谁,家乡何处,有什么爱好就是了。”于是众人按照座次顺序做自我介绍,凤子樟不时插话问,何处何处之风土人情,我听闻是如何、不知是否真的如何。这么一说,就说了许久,气氛渐渐缓和。

可是众人缓和,不代表凤子樟就不觉得紧张。实际上她一直在想自己往下到底要他们干什么。虽然安排了聚会活动,但她就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引入,她怕尴尬,尤其怕这尴尬是来源于自己的话语……

眼看这介绍就要到头了,她感觉自己手心都要冒汗了——想起来也是可笑——却看见谢琰坐到最下面对自己的位置上,在众人发言结束的时候,主动把话题引到山川景色的描述上。先说著名画家之画作,果然有人应和,参与讨论;又说起文武大赛时做得那些赋,气氛煞时热烈起来,大部分人都开始参与了讨论。谢琰也就不再说话,看着这些不再拘谨、放开手脚表达自己的人,以示尊重:凤子樟望着她,而她起初不觉,等到她发现时,立刻对凤子樟笑着挑眉。

凤子樟差点儿就要脸红。

参与者们说的开心,继续说天下河山,不久就有北方流民出身的人参与进来说北方河山,众人先是哀叹一阵,又被谢琰带着去说西域神秘去了。话题变成各自根据自己从哪本哪本书上看来的是如何如何,自己从何时何地的哪位神人那里听来的又是如何,凤子樟和谢琰都不时插嘴,阻止话题走向考据的方向,只是谈论而不比较,免得落入世族聚会攀比的窠臼。

此中有位汉中人士,姓李名缯,说起自己曾与一位西域来的客商相处的故事。这人看来十分善于讲故事,叙述节奏适当,不时加入补叙,不显得赘余,还十分吊人胃口。说那客商如何仗义,自己如何遭难,对方如何相救;过了数年,客商如何遭难,自己如何尽力相救,又如何得谁家谁家的相助……故事讲到末尾,众人无不感叹,世间虽然经常听到不义之人作恶,可是义人还是有的!皆为这侠义之人鼓掌。

这位李缯起身表示自己说了这么多,霸占谈话,冒犯殿下和众位了。凤子樟道故事如此精彩,怎么能说是冒犯呢。但在座已有人带头笑问他要如何报偿殿下和众位的宽宏。李缯便说,不才小人还会吹一点点胡笛,不知道可不可以献丑以报。

这一说不要紧,在座不少半吊子的都要求一起演奏,以报偿殿下的招待——至少报偿他们吃掉的茶食。凤子樟只觉哭笑不得。不让他们演奏一番是肯定不行的,可是让吧,她又怕实在难听。放在平时,难听她肯定选择不听,但是现在……

抬眼看着那边的谢琰,谢琰对她微笑,点头。

于是先问了都会什么乐器,接着去找乐器;结果把王府里的都抬来不够——自然凤子樟本人用的和谢琰的都不能动——又赶紧跑到外面街上找别家借了点,分发众人,便奏了起来。一时你,一时我,一时他,一时合奏,有人击掌为节,有人歌唱为和。家乡小调,有些变样的西域歌曲,拉拉杂杂,倒也能成个不错的样子。凤子樟心道我给你们上的是茶啊,这还能醉啊?

越是演奏,气氛越发热烈,最后一曲,天色已经渐晚,为首的是从北方逃来的沈黎,唱着什么红尘纷扰可笑、我自放浪逍遥,不才心比天高,谁管命数几何云云。这一群刚刚入仕的人却都配合起胸怀坦荡的歌词,在调上不在调上的都跟着唱起来。热闹至极,谢琰想外面街上估计都能听到。

凤子樟本见天色晚了,还想留饭,没想到这些人都说谢殿下美意,畅谈歌咏半日,太快乐根本不觉得饿,于是纷纷告辞而去。一下子,人都走了,忽然十分安静。谢琰到门口送了众人,这才回来和凤子樟一道吃饭。

“哎呀,真不错!”谢琰道。

“你喜欢这热闹?”

“热闹嘛不一定喜欢,不过刚才沈黎唱的歌真好。我去送他的时候问他了,可否容我将他唱的歌写成一篇赋,到时候署名为我二人一起做的。他说可以,不过…”…

“不过?”

“不过我又转了主意,我说不如等下次再聚会的时候,大家一起做,署名为所有人,岂不是更加好。他也说好。”

凤子樟笑笑,“风雅之事,想做就做,不用都为了姐姐的目的行事。”

“我也没这么想,我只是觉得,这样一群人,可亲可爱,为何不一起呢?一起才更风雅舒服嘛。”谢琰留心看了看凤子樟的神色,而凤子樟对她报以一个略显疲倦的微笑。她叹一口气说:“辛苦你了。”

上一篇:斑斓 下一篇:国士成双gl